您的位置:首页 > 学科 > 物理 > 正文

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个人范文十二篇

【www.baozhen-education.com--物理】

【篇一】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个人

一、关于教学计划的说明:

本学期继续使用教科版《必修二》,共五章,分别为第一章《抛体运动》、第二章《匀速圆周运动》、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和第五章《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

二、教学目标:本学期完成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以平抛运动和匀速圆周运动为例,研究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和规律;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及其在天体运动中的应用;功和能的概念,以及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2。方法目标:学会运动合成和分解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体会万有引力定律发现过程中的思路和方法。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从能量的观点和守恒的观点来处理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抛体运动》可分为两个单元:

第一单元第一节,讲述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和曲线运动的特点.

第二单元第二节、第三节,讲述研究曲线运动的基本方法──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并用这个方法具体研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这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内容.

第二章匀速圆周运动可分为两个单元:

第一单元第一节、第二节,讲述匀速圆周运动的描述方法和基本规律.

分析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以及离心现象.

第二单元第三节、第四节,讲述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章可分为三个单元:

第一单元第一节,学习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描述的有关知识.

第二单元第二节和第三节,学习万有引力定律的知识.

第三单元第四节,学习万有引力定律在天体运动中的有关知识.

第四章《机械能》可分为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第一节和第二节,讲述功和功率。

第二单元第三、四、五节,讲述动能和动能定理、重力势能。

第三单元第六、七节,讲述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第五章《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只有一个单元,即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

四、教学进度表:

教学进度周计划安排表

周次日期

12.21—2.27曲线运动及习题课

22.28—3.06运动的合成及分解、平抛运动

33.07—3.13平抛运动及习题课

43.14—3.20第一章测试及讲解

53.21—3.27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

63.28—4.03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及习题课

74.04—4.10圆周运动部分练习及单元测试

84.11—4.17天体运动及万有引力定律

94.18—4.24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及习题课期中复习

104.25—5.01期中考试

115.02—5.08功、功率及习题课

125.09—5.15势能、动能、动能定理

135.16—5.22动能定理习题课

145.23—5.29机械能守恒定律、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155.30—6.05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

166.06—6.12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

176.13—6.19电场、电场强度和电场线、电势差及习题课

186.20—6.26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电容器和电容

196.27—7.03静电的利用及危害及静电场单元检测

207.04—7.09期末复习及期末考试

【篇二】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个人

物理学科是一门实验科学,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打好知识基础、发展思维、挖掘潜力、培养能力,是映学校办学特色的一课题。所以,高一物理教学计划的制定必不可少。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物理教学计划意义非同一般。本学期将从以下几方面来完成教学计划:

一、做好初、高中物理知识的衔接,稳扎稳打上台阶。

学生对高中物理的学习感到较难,上课能听懂,作业却不会做的现象比比皆是。是什么原因导致初中物理学得很好的学生到了高一却束手无策呢?首先,从教材上看,初中物理以观察、实验入手,内容形象直观。高中物理则要求能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抽象出理想化模型,特别要求学生能分析出具体的物理过程,内容比初中更深更广更抽象,进度也较快,而且课堂上复练习的时间少,使学生学习感到困难。其次,从要求看,初中要求学生面积及格,教学难度基本控制在教学纲范围内,对物理问题的解决停留在模仿、套用公式上。而高中很程度上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等。

二、教学过程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的动态思维能力、发散性和辐射性思维的能力。

具体做法是讲解习题要注意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指导,有计划地逐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习题讲解时,要把重点放在物理过程的`分析上,并把物理过程图形化,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过程。画示意图是将抽象的情景形象化,把抽象的物理过程具体到有形,建立物理模型的重要手段,注重培养学生审题时一边读题一边画图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在讲解物理习题时,一定要培养学生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的能力,助学生从多角度对习题进行分析,从而找到的解题途径,这点在做作业时同样适用。另外,例题选取时,尽量用典型、常见的题,特别能同时温习旧知识的例题。我相信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掌握是需要多次强化的。

三、实施成课堂教学模式,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课堂教学与创新,在我校已开展多日,在高一物理教学中实施“成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这一精神,关注学生长远发展,教学计划的制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组建物理学习小组,分组讨论。现有的物理教学,其信息的传播主要是采取了两种模式,即教师、学生和教师、学生,限于教师和学生群体之间的彼此影响,忽视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教学中信息的合理传播应该采取这种模式,即:教师、学生和学生、学生,实现生生互动,这样处理学生在课堂上留下的疑问快捷方便。在物理教学中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开发和利用学生资源,缓解教师辅导资源的相对不足。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讨论,培养和训练了学生的表达、求助、协调、思等技能。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也是以小组作为整体来评价的,无论是平时课堂内外小组合作学习的及时评价,还是阶段单元测验评价都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以标准参照评价。避开了只对个人的评价给学生带来的忧虑。

在高中物理课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对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自己愿意去学、能够学、会学、培养学习兴趣以及改善人际关系、缓解心理压力、合理利用学生资源、提升学生学业成绩等都有好处。小组学习方式与其它学习方式一起互为补充,丰富了高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篇三】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个人

一、学生情况分析

刚接触这些新生,并没有深入地了解,虽然大家都说这届高一 年学生的基础相对说比较差,但是目前从整体上课的情 况来看,学生普遍听得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高,课堂气氛活 跃,遇到不懂的就会问,作业也按时有效完成。这比想像中要好得 多,至少他们肯学。

二、教材与教辅分析

本学期高一物理的教学任务是完成人教版必修 1 的教材。 必修 1 这本书是新教材,突出了新课程的四个特点:注重基础。1、 强调从生活走进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 注重保护探索兴趣, 学习欲望; 2、强调知识的构建过程,注重培养物理实验、科学探究能力; 3、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注重物理学核心概念的建立。 必修 1 是整个高中物理的基础,有很多重难点都是高考、会考 中的重难点,比如匀变速直线运动、摩擦力、力的平衡、牛顿三大 运动定律等可以说是整个高中物理的重中之重。而质点、位移、加 速度等概念又是同学们进入高中新接触到的, 理解起来又比较费劲, 但是这些概念是学习运动学部分的关键, 因此务必要引起学生重视。

三、本学期应达到的教学目标

本学期的主要任务是带领学生在高一打下良好基础, 为进一步学好高 二和高考作好辅垫。 学生能够在活跃的教学气氛下, 积极主动地学习, 能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把握好重点。并在学好基础之上,有意识让学 生接触到往年的高考题,拓展他们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并 在平时注重养成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规范解题的格式和步骤。坚持 小测并保证质量,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巩固。为此,具体要求 如下:单元考、期中、期末考试中力争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相对 别的平行班级稳步提高。

四、改进教学的措施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因材施教,精讲精练,及时巩固,改进不足,争取每位学生 都有所突破。

2、加强实验课的教学和探索,特别是分组实验,要保证学生都 能独立地完成,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用实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 力,努力渗透物理研究问题方法的培养。

3、重视课外活动,进行物理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指导,进行研 究性学习,给学生以充分的课外研究探索的舞台,使学生的课外物理 活动丰富多彩,真正成为培养兴趣、发展能力的阵地。

4、 在教学中可以理论联系生活, 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物理的有用, 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五、教学研究的计划

1、加强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本校的校本课程,课题研究,提 高本人的教科研水平。

2、每上完一节课后进行教案的整理以及进行教学反思,重新备 课,同时对一些典型的习题、例子、素材加以搜集和整理,为本校有 自己的完整的物理资料做出应该做的工作。

3、坚持每周与备课组成员进行一到两次的集体备课,针对教学 中的重难点进行探讨,寻找更好的教学模式。

4、坚持每周听一节同行的课,课后及时与上课老师探讨交流, 研究教学中的长处与不足,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努力提高自身的教 学水平。

六、继续教育的计划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多听讲座,多学习现代教 育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深入钻研高中新课 程理念,以先进理念推进高中新课程实施,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和教学水平。

【篇四】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个人

一、加强理论学习,学习先进教学理念

本学期中,我们高一备课组的全体教师,通过集中学习和自学的方式,学习新课改的教学理论,力求强的理论为指导,把高效课堂的理念应用到教学工作中,进行课堂有效教学,稳步提高教学质量。

第一、全体学习,集中讨论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积极参加学校和教研组开展了的讲座和教研活动,我们高一物理组的全体教师,要求能认真学习,利用教研活动和备课时间,进行讨论。并且能够根据学习的内容,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力求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第二、以理论为导向,进行教学实践

在这学期,我们备课组的全体教师,在一起讨论了并解决了很多问题。总结收益的有:教师怎么样指导,立足于课堂教学,克服“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习惯方式?怎样突破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以问题来引发学生的动机和行为?怎样合理恰当地确定教学目标?怎么样合理设计课堂提问?怎样处理导与学的关系?通过这学期的学习讨论,很多教师都注意改变课堂,不做无效提问,精心设计每一堂课,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高效课堂的理念指导,进行有效教学。通过理论学习,使老师们进一步明确了高效课堂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我们每一位高一物理教师,还自已量阅读教育书籍,切实改变教育观念,以此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力求把每一项工作都做得更好。

二、积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和互助互学,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前提。对于我们备课组来说,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发挥集体的力量,必须加强学习,互相交流,通过搞好集体备课、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才能更好地把握好新高考要求,正确了解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我们备课组坚持每周三第7节课在物理组办公室开展集体备课。

第一、每名教师都养成进行教学思的习惯

教学思包括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实际上我们也是针对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进行思。因此,每次周三的集体备课,主备课教师的备课内容包括两部分:对上周教学内容的总结和下周的课程内容如何教学。通过集体讨论,我们每一位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工作的自主性和目的性,克服被动性、盲目性。

第二、积极开展集体备课集体听课和集体评价

集体备课、集体听课和集体评价是我们这学期高一年级物理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的主要方式之一。其长处在于,教师有了互相切磋教学问题的伙伴,教师之间可以分享备课资料和课堂教学技巧,可以共同分析教学情况,共同磋商教学改进策略,以加强教师对自我教学的关注和改进,同时也可以学习同伴的教学经验。与此同时,通过组内互相听课,包括同一年级,取长补短;跨年级,学习经验;也组织听其它学科的,取道于他们的新方法,新理念。然后通过教研活动或集体备课时间进行讨论。家互相查缺补漏,信息交换,经验共享。要求每周至少听一节课。

第三、积极开展新老教师结对子活动

本学期,为了让新教师快速成长,壮物理组的力量,本组积极开展新老教师结对子。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通过“老带青”、“结对子”,发挥传、、带的作用,指导新任教师或教学能力需要提升的教师,使其尽快适应角色和环境的要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求。防止和克服教师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现象。通过老教师的公开课示范课,新教师的汇报课等方式,促使新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了很的提升,带动了整个高一物理教学的发展。

三、坚持听评课

每周至少听一节课,并认真评课。

四、坚持业务学习。

业务学习笔记至少1万字左右。

五、加强校本研修

学期末应撰写解题报告。

【篇五】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个人

一、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

1.指导思想

按照新课标新高考的要求和教学大纲的安排,以及本届学生的情况,本学期将加强物理基础知识的教学,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为高考物理的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目标

通过新课教学,使学生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对于物理概念,使学生理解它的含义,了解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对于物理规律,在讲解时注意通过实例、实验和分析推理过程引出,使学生掌握物理定律的表达形式和适用范围。使学生更深层次地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情况分析:

学生方面,今年担任(理科班)1班、8班的物理教学,1班的同学学习成绩一般,学习的兴趣不浓,所以今后将通过个别辅导和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逐步喜欢学习物理,提高成绩。8班同学成绩较好,成都七中老师上课,我做好课后的辅导和知识的细化。

三.课程分析和教学内容

新一轮教材改革中,一方面继承了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对力学、电学、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的认识过程,精选了每一领域内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内容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另一方面,教学内容的选择注意面向新时代,要求教学内容随着时代而有所更新,介绍与基础知识有密切联系的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强调知识和方法获得的过程。

本学期教学中我将理解大纲要求,注意因材施教,满足不同程度的学生;注意循序渐进,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领会方法、提高能力和接受熏陶的过程;

注意讲清思路,渗透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的逻辑性;

注意加强实验,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和学习积极性,还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注意安排练习和习题,这是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必要手段。

四、主要措施及方法:

1、加强研究,学习新课程的各项要求,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分析新课程的变化,全面把握教材,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起点,让所有学生都能跟得上,吃得饱。

2、认真做好集体备课,分工合作,多听课、评课,互相学习,全面提高课堂效率;全面落实各项教学常规。做到不备课不上课,上课态度认真,教学方法灵活,认真了解学情,认真辅导和批改作业。

3、课堂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精心选题,加强学生对薄弱环节和重点内容的训练;上课注意讲清思路,渗透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的逻辑性;

4、注意循序渐进,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领会方法、提高能力和接受熏陶的过程;

5、在教学中配合班主任做好培优辅差工作的落实。

五、教学进度和计划

【篇六】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个人

一、关于教学计划的说明:

本学期继续使用教科版《必修二》,共五章,分别为第一章《抛体运动》、第二章《匀速圆周运动》、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和第五章《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

二、教学目标:

本学期完成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以平抛运动和匀速圆周运动为例,研究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和规律;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及其在天体运动中的应用;功和能的概念,以及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2.方法目标:学会运动合成和分解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体会万有引力定律发现过程中的思路和方法。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从能量的观点和守恒的观点来处理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抛体运动》可分为两个单元:

第一单元第一节,讲述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和曲线运动的特点.

第二单元第二节、第三节,讲述研究曲线运动的基本方法──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并用这个方法具体研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这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内容.

第二章匀速圆周运动可分为两个单元:

第一单元第一节、第二节,讲述匀速圆周运动的描述方法和基本规律.

分析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以及离心现象.

第二单元第三节、第四节,讲述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章可分为三个单元:

第一单元第一节,学习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描述的有关知识.

第二单元第二节和第三节,学习万有引力定律的知识.

第三单元第四节,学习万有引力定律在天体运动中的有关知识.

第四章《机械能》可分为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第一节和第二节,讲述功和功率。

第二单元第三、四、五节,讲述动能和动能定理、重力势能。

第三单元第六、七节,讲述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第五章《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只有一个单元,即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

四、教学进度表:

教学进度周计划安排表

周次日期

12.21—2.27曲线运动及习题课

22.28—3.06运动的合成及分解、平抛运动

33.07—3.13平抛运动及习题课

43.14—3.20第一章测试及讲解

53.21—3.27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

63.28—4.03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及习题课

74.04—4.10圆周运动部分练习及单元测试

84.11—4.17天体运动及万有引力定律

94.18—4.24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及习题课期中复习

104.25—5.01期中考试

115.02—5.08功、功率及习题课

125.09—5.15势能、动能、动能定理

135.16—5.22动能定理习题课

145.23—5.29机械能守恒定律、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155.30—6.05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

166.06—6.12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

176.13—6.19电场、电场强度和电场线、电势差及习题课

186.20—6.26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电容器和电容

196.27—7.03静电的利用及危害及静电场单元检测

207.04—7.09期末复习及期末考试

【篇七】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个人

一、指导思想

根据必修模块Ⅰ的知识属于力学部分的内容,知识难点多,而本学期课时较紧,学生功课又较多等实际情况,高一物理教学目标总体定位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科学探究的教学方法,培养正确的物理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形成较为完整的牛顿力学体系等,而不强调挖掘知识难度,符合会考必修要求。

二、教学计划

本学期高一物理每周安排2课时,完成必修模块Ⅰ教学任务。另各校可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开设如物理学史、生活中的物理学等校本课程。

三、知识内容及说明

一、运动的描述

知识内容

说明

1、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它是一种科学抽象,是一个理想化模型,通过具体事例弄懂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看作质点。知道参考系概念,知道对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时,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在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必须选择同一物体作参考系才有意义。用数学上的坐标轴与实际的物理情景结合起来建立坐标系。(1课时)

2、时间和位移

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和联系,能用数轴表示时刻和时间;理解位移的概念,了解路程和位移的区别;能用直线坐标系表示位置和转移;知道位移是矢量,时间和路程是标量;知道时刻与位置,时间与位移的对应关系

会用直线运动的位置坐标计算位移。(1课时)

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理解物体运动的速度,知道速度的意义、公式、符号、单位、矢量性;

理解平均的意义,会用公式计算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认识各种仪表中的速度;理解瞬时的意义,能区别质点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1课时)

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了解打点计时器的计时原理和构造,理解纸带中的点所表示的物体运动的信息(时间、位移);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理解根据纸带测量速度的原理,并测量出瞬时速度;明确速度一时间图象的物理意义,会用描点法描绘物体的速度一时间图象,获得相关信息。(1课时)

5、速度改变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理解加速度的意义,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公式、定义、符号和单位;能用公式进行定量计算;知道加速度与速度的区别和联系,会根据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判断物体是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知道平均加速度与瞬时加速度及其区别;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含义,能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理解加速度的意义。(2课时)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知识内容

说明

6、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了解“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器材及操作;会运用列表法、图象法(描点法)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小车运动的特点。

理解“速度-时间”图象(2课时)

7、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知道什么是“速度-时间”图象以及如何用图象直接读出某一时刻的速度,也可求出位移;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会应用速度公式对简单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的计算;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的特点及其物理意义,掌握由“速度-时间”图象判断物体运动性质、运动方向、加速度方向及求解加速度的方法;明确“速度-时间”图象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知道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和非匀变速运动。(2课时)

8、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理解匀速运动,变速运动的概念;知道什么是位移-时间图象,以及如何用图象来表示位移和时间的关系;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的意义;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了解位移公式的推导方法,掌握公式x= V0+_at2,V0-V =2ax.(1_时)

9、自由落体运动

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知道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理解自由落体运动是在理想条件下的运动;知道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知道什么是重力加速度及其方向;知道在地球上的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大小不同(2课时)

10、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了解落体运动研究的史实;理解任何猜想和假说都需要有实验验证的重要性(1课时)

三、相互作用

知识内容

说明

1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知道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在具体问题中找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了解自然界中的四种力、力的作用范围、数量级等知识;能从力的物质性、相互性、矢量性、作用效果四个方面深刻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能在具体问题中画出力的图示或力的示意图;知道重力是因为地球吸引而产生的;掌握重力的大小和方向,知道重力大小的测量方法

掌握重心的概念、知道重心的位置与哪些因素有关,会确定质量均匀分布且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的位置(1课时)

12、弹力

了解弹力是接触力,弹力的本质是电磁力;物体形变的概念和形变种类及特点;了解弹力产生的条件,会判断弹力的有无及弹力的方向;知道胡克定律的内容、适用条件、弹簧劲度系数的物理意义、单位(2课时)

13、摩擦力

静摩擦力的定义,产生条件、方向的确定;知道最大静摩擦力,知道静摩擦力的大小、方向由物体所受外力的大小、方向决定;知道滑动摩擦力及其产生条件、会确定其方向;会用F=μFN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动摩擦因数μ由接触面的材料、粗糙程度决定;知道滚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知道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2课时)

14、力的合成

能从力的作用效果上理解合力与分力的概念,理解共点力的概念;掌握矢量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会用作图法求共点力的合力,会用直角三角形知识计算合力。(1课时)

15、力的分解

理解力的分解和分力的概念;知道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能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进行力的分解;会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用作图法求分力,用平面几何的相关知识计算分力(1课时)

四、牛顿运动定律

知识内容

说明

16、牛顿第一定律

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主要推理过程和推论,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意义;知道什么是惯性,会正确地解释有关惯性的现象(1课时)

17、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理解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快慢,即加速度大小与力有关,也与质量有关;了解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定量关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2课时)

18、牛顿第二定律

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文字内容和数学公式;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及相互关系;会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计算(2课时)

19、力学单位制

了解什么是单位制,知道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认识单位制在物理计算中的作用;指导学生在计算中采用国际单位,从而使运算过程的书写简化(1课时)

20、牛顿第三定律

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确切含义,会用它解决有关问题(1课时)

21、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

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能结合物体的运动情况对物体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能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推导物体的运动情况;会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2课时)

22、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

理解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状态的概念,能推导出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会用共点力平衡条件解决有关力的平衡问题;理解产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和实质(2课时)

【篇八】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个人

教学目标

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时间和速度的基本单位

2、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和长度

3、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4、能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5、知道测量存在误差,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如何减小误差。

6、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7、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重点、难点

重点:1、理解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2、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并运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难点:速度公式及其变形的应用

教具

多媒体资料:复习用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学生根据导纲上面结构图回顾本章知识点,然后展示答案。

二、导学互动

学生先自己分析完成学案第1、2题,完成后让展示自己的答案,然后让学生相互交流,充分发挥自己的看法,尽可能多提问一些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言。

1、路程、时间、速度计算

对于路程、速度、时间的计算这一知识点,近几年的试题多数取材于生活实际和当今社会科技热点问题(如磁悬浮列车、神舟飞船等)题目提供信息的途径、方式涉及到交通标志牌,汽车(或摩托车)上的速度计、列车时刻表、频闪摄影照片等,重点考察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生活和科技的《课程标准》新理念,拉近了物理与生活、科技的距离。平时同学们要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多角度、多方位地思考问题,同时感悟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体会物理学实用性。

例:近年来,临沂市区与周边城镇的道路相继改建成一、二级公路,大大地促讲了经济发展,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方便。遗憾的是在某些岔路口,人车相撞的交通事故有所增加。有人猜想事故的出现与行人横过公路时的错误判断有关。

(1)如图所示,某同学准备横过公路时,正好有一辆汽车从距岔路口1O0m处以72km/h的速度驶过来,如果公路宽12m,问该同学以1。2m/s的正常步行速度能否在汽车到达岔路口前完全通过公路?

(2)为了减少在岔路口发生人车相撞事故,请你分别向交警部门(或公路建设部门)、汽车司机和过路的行人,各提一项合理的建议。

【解析】(1)已知v车=72km/h=20m/s,汽车距岔路口距离s=100m,汽车到达岔路口的时间:t车=s/v车=5s。该同学完全通过公路所需时间:t人=10s,因为t人t车,所以该同学不能完全通过公路,有人车相撞的.危险。

2、两种重要的解题方法控制变量法和公式法

控制变量法: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要由路程和时间两个物理量共同决定,为了比较物体运动得快慢即速度的大小,我们可以控制路程相等,比时间。完成同样的路程,所需时间短的物体运动得快,即速度大;我们也可以控制时间相等,比路程。即在同样的时间内,完成的路程越多,就越快,即速度大。这种方法对于研究一些较复杂的物理现象也是很有用的,今后我们还会反复用到。

例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1)比较相同时间通过路程的多少;

(2)比较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的多少;

(3)比较单位时间通过路程的多少。我们在观看百米赛跑时,认为跑在前面的运动员运动得快,这是采用上述第

种方法;而裁判员则认定,到达终点计时少的运动员运动得快,这是采用上述第种方法。

【解析】观众分析运动员跑的快慢时,是比较了相同时间内,谁跑的路程长,谁运动得就快;而裁判员是根据运动员跑相同路程后,谁用的时间短,谁跑得就快的方法来决定运动的快慢。

公式法:物理公式把物理现象中,各物理量之间在变化过程中的相互关系,用最简明的物理语言揭示出来,这对于我们定量地研究这样的变化有了简明的办法。速度公式v=s/t就表示了s、v、t这三个物理量的相互关系。利用这个公式可求速度,由它的变形式s=vt和t=s/v可用来求路程或时间。这是物理学中解决问题的一种主要方法。例一次爆破中,用一根1m长的导火线引爆炸药,导火线以0。5cm/s的速度燃烧,点火者点着导火线以后,以4m/s的速度跑开,他能不能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地点600m的安全地区?(此题主要讲解一种方法,其他方法可给学生提示,让其课下解决)

【解析】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导火线和点火者相对于地面的速度和前进的距离都是已知的,要求点火者点燃导火线跑到安全地点后,炸药才能爆炸,求时间是解此题的关键。此题有多种解法。

解法1:把导火线烧完所需的时间和点火者跑到安全区所需的时间加以比较。

因为v1=s1/t1,所以t1=s1/v1=

设点火者跑到安全区所需时间为t2。

因为v2=s2/t2,所以t2=s2/t2=

因为150s200s,所以点火者在爆炸前能跑到安全区。

三、拓展提升

完成学案重点难点突破第3、4题。

1、火车过隧道、队伍过桥等问题

例:一列队伍长50m,以2。5m/s的速度通过一座全长lOOm的桥,要多长时间?

【解析】队伍过桥是以队首上桥开始计时,队尾下桥结束计时。所以通过的路程为桥长加队伍长,同类迁移有火车过桥问题。

【方法总结】解答这类问题时,首要问题是找路程,路程应为车长加隧道长或队伍长加桥长;其次是时间要找准,车头(队首)走进隧道(走上桥头)为计时起点,车尾(队尾)走出隧道(走下桥头)为计时终点。

2、探究性学习

例:小红身边有一把米尺和一辆自行车,她想测出自己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大,你能帮助她吗?还需什么器材?

【解析】这是一道很典型的探究性问题。探究目的已明确,测平均速度。根据公式v=s/t猜想:只要测出路程和相应的时间,问题便得到解决。测路程可用米尺,测时间需秒表,所以缺少的器材是秒表。根据猜想合理设计实验,得出结论。

【总结】探究问题的一般过程是:提出问题—进行猜想—明确探究目的—设计方案—选用器材—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现象或数据—得出结论。

四、体验成功

独立完成单元检测题,见导纲中第二单元检测题。

【篇九】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个人

一、学生情况分析

根据上学期的期未成绩分析,学生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对必修1内容掌握比较好的学生不多。学生基本知识点落实不够好,学习效果不明显。学生学习方法欠缺。故需在必修2教学中注重基础知识回顾。加强基础教学及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不高,普遍认为物理难学,部分学生开始有排斥感。需引导学生改变思想认识,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本学期教材分析

必修2是共同必修模块的第二部分,大部分内容是必修1模块的综合或运用,也是会考要求的教学内容之一。故对学生的基础要求比较高,在教学过程中不宜太难,要以新课程的理念转换教学的难度与重点。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本学年的教学重点为在巩固必修1知识点的基础上进行必修2的教学。通过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与物理规律,并能在解题中有所运用。在平时的练习,注重以会考的要求来进行教学。

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客观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和复习手段;

2.认真备课,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把握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3.多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困惑;

4.认真积极批发作业、试卷等,及时反馈得到学生的学习信息,以便适时调节教学;

5.尽量多做实验,多让学生做实验,激发学生兴趣,增加其感性认识,加深理解;

6.认真做好教学分析归纳总结工作,教师间经常互相交流,共同促进。

【篇十】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个人

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和互助互学,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前提。对于我们备课组来说,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发挥集体的力量,必须加强学习,互相交流,通过搞好集体备课、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才能更好地把握好新高考要求,正确了解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我们备课组坚持每周三第7节课在物理组办公室开展集体备课。

第一、每名教师都养成进行教学反思的习惯

教学反思包括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实际上我们也是针对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因此,每次周三的集体备课,主备课教师的备课内容包括两部分:对上周教学内容的总结和下周的课程内容如何教学。通过集体讨论,我们每一位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工作的自主性和目的性,克服被动性、盲目性。

第二、积极开展集体备课集体听课和集体评价

集体备课、集体听课和集体评价是我们这学期高一年级物理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的主要方式之一。其长处在于,教师有了互相切磋教学问题的伙伴,教师之间可以分享备课资料和课堂教学技巧,可以共同分析教学情况,共同磋商教学改进策略,以加强教师对自我教学的关注和改进,同时也可以学习同伴的教学经验。与此同时,通过组内互相听课,包括同一年级,取长补短;跨年级,学习经验;也组织听其它学科的,取道于他们的.新方法,新理念。然后通过教研活动或集体备课时间进行讨论。大家互相查缺补漏,信息交换,经验共享。要求每周至少听一节课。

第三、积极开展新老教师结对子活动

本学期,为了让新教师快速成长,壮大物理组的力量,本组积极开展新老教师结对子。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通过“老带青”、“结对子”,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指导新任教师或教学能力需要提升的教师,使其尽快适应角色和环境的要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求。防止和克服教师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现象。通过老教师的公开课示范课,新教师的汇报课等方式,促使新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带动了整个高一物理教学的发展。本组结对学习分组如下:

李军政——刘惠利史军录——冯少辉刘君侠王金会——赵洪斌董亚珍

【篇十一】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个人

1.指导思想

交流教学经验、传承教学智慧、提升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成长

2.工作原则:实效性、共享性、研讨性、互补性、创造性

3.工作要点:

a、制定学期教学计划

b、开展推门听课,相互听课制度,相互取长补短;

c、落实教学常规要求;并进行每2周1次单元考试;

d、每学期八次集体备课,把握集体备课基本流程:(1)确定主备人——个人研讨;(2)集体商讨——说课、切磋、完善、确定最佳方案;(3)达成共识,确定教案;(4)个人反思——根据个人执教情况,认真思考,深刻反思、交流、再完善。

e、有效开展公开课、示范课,指定主评,并每人评课交流;

f、积极学习新课程理论知识,适应新课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篇十二】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个人

一、关于教学计划的说明:

上学期由于复习初中内容,将继续学习牛顿运动定律及本学期继续使用人教版《必修二》,共三章,分别为第一章《曲线运动》、第二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第三章《机械能守恒定律》,总共四章内容。

二、教学目标:本学期完成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以平抛运动和匀速圆周运动为例,研究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和规律;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及其在天体运动中的应用;功和能的概念,以及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2. 方法目标:学会运动合成和分解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体会万有引力定律发现过程中的思路和方法。

3.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从能量的观点和守恒的观点来处理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曲线运动》可分为三个单元:

第一单元第一节,讲述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和曲线运动的特点.

第二单元第二节、第三节,讲述研究曲线运动的基本方法──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并用这个方法具体研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这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内容.

第三单元匀速圆周运动讲述匀速圆周运动的描述方法和基本规律.分析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以及离心现象.讲述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第二章《万有引力与航天》可分为三个单元:

第一单元第一节,学习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描述的有关知识. 第二单元第二节和第三节,学习万有引力定律的知识. 第三单元第四节,学习万有引力定律在天体运动中的有关知识. 第三章《机械能》可分为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第一节和第二节,讲述功和功率。

第二单元第三、四、五节,讲述动能和动能定理、重力势能。 第三单元第六、七节,讲述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高一物理教学工作总结个人 物理教学工作计划2023

本文来源:https://www.baozhen-education.com/xueke/10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