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档 > 正文

驻村扶贫故事

【www.baozhen-education.com--文档】

  扶贫是保障贫困户的合法权益,取消贫困负担。政府帮助贫困地区加大人才开发、完善农民工人才市场。建立发展工农业企业、促进生产摆脱贫困的一种社会工作,对贫困农村实施规划,旨在帮扶改善贫困户生活生存条件和扶助贫困地区发展生产,改变穷困面貌。保真教育网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驻村扶贫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驻村扶贫故事

  区委常委分工“三进三同”对口定点帮扶,分配给我的是一个市级贫困村。调研几次后,发现不少新鲜事。下面是三则故事——

  牛羊故事。永兴村地处高山,平均海拔约一千米,山高林密,草青水秀,是个养牛羊能致富的好地方。于是政府扶贫便从扶持贫困户养殖波尔多羊和肉牛入手。有这么一个穷困户,两年前用扶贫款给他解决一头牛十头波尔多羊,可是不出一年,那牛羊就没啦。问他这牛羊哪儿去了,他说病了难养活,给杀掉喝酒了。第二年扶贫,工作队将之批评教育了一阵子后,再扶持他几头牛羊,满以为他这回要好生照料好生放养,谁料又是故态复萌,牛呀羊呀又杀个精光。

  水管故事。全村近一百来户村民世世代代喝的是不干净的山溪水,扶贫工作队来了后给打了井安装了水管,村里人于是用上了自来水。谁知一阵子过去后,自来水管和水龙头给拧坏了,七歪八斜地躺在那里长了锈,自来水也就喝不上了。镇里知道了,责成村里派人从扶贫物资库里领出一批新水管新水龙头。谁知一年后,那新水管新水龙头居然成了一堆废铁,静悄悄地躺在村委服务中心里。村民们依然在喝着那世世代代都在喝的不干净的小溪水。

  核桃树苗故事。区里决定把种植核桃作为这个村重点发展的主要经济作物。可村民穷得叮咣响,领救济款可以,可要他投资种核桃,没门!于是得给解决资金、种苗、肥料和技术。组织人把核桃树坑挖好了,底肥杂肥也下足了,让村民去种,可村民说我哪有钱买种苗!于是又得想法子。后来弄来了种苗,每株十元,区、镇出九元,贫困户出一元,谁知这贫困户说,免费可以,要出一元,没钱!两年过去了,那大片大片的核桃树坑还静悄悄地躺在地上等待着核桃苗。

  讲完故事后,忽然想起了一个更加古老的故事。传说“八仙过海”中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下凡,在一位勤劳创业的人家里受到热情接待。吕仙人用手指头将一块石头变成了金灿灿的金子,当礼物以表谢意。可主人坚辞不受。吕问其故,主人答道,我实在不想要什么金子,只希望能得到你吕仙人那手指头的功夫——“点石成金”的本领。

  写到这里,我在想,我们的政府是不是也应该从另一种思维来审视和反思我们的这种扶贫方式,这样的帮扶是不是陷入了某种误区?不注重对贫困户的教育引导,不注重转变其观念和提高其文化素质,而只满足于给了钱给了物就完事,这样的“扶贫”,实际上变成了一种“扶懒”、“养懒”。你一个劲“不让人贫困饿死”,他却饿着肚子躺着一个劲等着你来“扶”,等着你来“济”。现在是市场经济,知识经济。劳动是金,志气是金,文化、科技是翅膀。引导贫困户穷则思变,志在富康,学习文化科技,奋发图强,艰苦创业当是首要的任务。扶贫的重点,不在于给贫困户送去多少扶贫款,多少头牛羊,多少根水管,多少株核桃树苗,而在于治“愚”,扶“志”和启“智”。

  其实,人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志短、意怠、心死。

  驻村扶贫故事

  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按照县委县政府"万人帮万户"的政策,我被分配到黑池镇申庄村,孙家是我的帮扶对象。说实话,作为一名教师,我对扶贫工作没有实践,更没有经验,甚至不知所措!2017年2月28日,我带着纠结与无奈踏上了申庄村的帮扶之路。在村里,我和同事们一起寻路问门找到帮扶户,谁知第一次就碰了“锁”!

  转眼间走过了三年的帮扶历程,三年来我像走亲戚一样,无数次的走进申庄,看望老人,与他们拉家常,了解他们生活中的困难,并想方设法给予帮助!

  帮扶工作中,我积极宣传扶贫政策,核实危房补贴,落实合疗报销,落实产业补贴,解决广电网络纠纷,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和措施。

  贤惠能干的婶婶,家里活样样行!孙叔忠厚勤劳,迟早去他手里都有活干!

  三年间,孙叔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安全饮水,安全用电,安全住房无忧化。在党的扶贫政策支持和他们全家的努力下,完成危房改造100多平米,并且装修到位,全家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

  老人住进新房的喜悦,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两年的冬天,同样的火炉,确是不一样的心情。

  在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孙叔家及时调整单一的农业产业结构,根据自己家的实际情况种植花椒、核桃、黄花菜等共4亩,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初见成效,使老人一家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孙叔的孙子原来是黑池中学学生(现第二高级中学学生),也是我的帮扶对象。由于父母离异,长期缺少母爱,父亲长期在外打工,他性格内向略有自卑感,刚开始见他时,他总是满脸忧愁,不愿说话,我想尽办法接近他,了解他,开导他,改变他。在长期交流和引导下,我发现他慢慢变的开朗,眉头展开,脸上常常带着微笑!

  三年的时间里,我坚持对孩子进行“三扶教育”:帮他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不定期检查他的作业,了解他的学习,走近他的生活,掌握他的第一动态,并给予他教育和帮助,让他感到社会的关心和温暖,长期以来我成为他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记得有一段时间,孩子学习不在状态,各科成绩都有所下滑,我一次又一次的和他交流谈心,找出存在的问题,给予他正确的引导和鼓励!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他慢慢找回了自信!

  因为孩子成绩不是很好,在老师和家长感到纠结的是他该走单招考试还是参加高考的时候,他毅然选择了参加高考,看见他拼尽全力,备战高考,我除了关心更多的是感动。终于,功夫不忘初心人,浩帆以405分的成绩冲进了二本!他战胜了自己!收获了喜悦!

  因为赶上好时代,因为孩子踏实努力,积极向上,我相信,他的人生道路会越走越宽;

  因为国家政策好,因为孙家人不等不靠,勤劳致富,我相信,孙家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驻村扶贫故事

  依稀记得我到xx村的第一天,干旱了几个月的草籽地就迎来了一场大雨,我觉得这是一个好兆头,兴许预示着xx村将通过两委干部和我共同的努力,变得越来越好。

  刚来到岗位上,确实有很多不习惯。因为农村的特殊性,“两委”会、村民代表会都得放在晚上开,而距离城镇二十公里的xx村不要说夜晚,就连白天都没有直达的交通工具,我也就自然而然开始了我的“住村”工作。到岗之前,我怀着满腔热情,我说我要回来建设家乡,我想真真切切的看到自己为家乡的人民做了些什么;到岗之后,我发现事情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平日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做材料与录系统上,枯燥繁杂的工作渐渐让我迷失了初心,我甚至没有多余的时间安静下来思考,在践行初心这条道路上我究竟走了多远?偶尔闲下来的时候我就会想到和我一起毕业的勇敢追寻自己梦想的小伙伴们在践行他们初心的道路上现在已经越走越远了,而我在践行初心的道路上似乎仍然止步不前。

  值得庆幸的是,我是一个擅长自我安慰的人。成年人总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我经常会在手机备忘录里记录一些当下需要发泄的情绪,记录一些当下切身的感受,记录一些催我奋进的话语,每当我遭遇挫折或者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我总是默默的告诉自己“这是党组织在考验我”——自己对自己委以重任,靠着这种自己给的“使命感”,我越发的热爱这份工作。心态决定工作的方向,快乐决定工作的价值。为了让村里给我安排的稍微有点“简陋”的宿舍住起来舒服一点、温馨一点,我对它稍加装扮——贴了墙纸,“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快乐”大概也就是这个意思了。在心中种一片绿洲,就永远都是绿意盎然。

  在村里工作中,我经常会跟着xx村两个书记、“两委”干部、报账员走街串巷,了解村情民意,慰问贫困户、为老党员“送学上门”等都让我切身感受到“为人民服务”这份工作的快乐;参与人居环境整治、跟着“两委”干部们查看各项工程施工情况、进展,让我看遍了xx村的山山水水,我时常会拿起手机对着蓝天白云拍摄,对着绿水青山拍摄,感叹工作的xx村环境的美好。

  从一开始村民们议论纷纷“这个女孩子是谁?”,到现在路上遇到村民会和我打招呼“今天来的还是昨天来的啊?”“吃饭了吗?”,记得有一次一位还不知道我的老奶奶询问身旁的大姐:“这个女孩子是谁啊?我好像见过她好几次了”,大姐笑呵呵的对她说:“你不知道啊?这是我们村的村官小李,每周都会来村里工作,帮村里做了很多事呢。”我听了心里暖暖的,这种努力能够被大家认可的喜悦难以言表,我却铭记于心,这大概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意义。

  我时常会在做材料之余,在村里走走逛逛,拍一些照片,写一篇简报,放在我们的“水美xx”微信公众号上,记录xx村发展的点滴事迹。从“水美xx”微信公众号开通至今,累计发布了27篇推文,阅读次数累计达到22160次,阅读人数累计达到11111人次,分享次数累计达到550次...... 看着xx村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村容村貌的日新月异,听着群众越来越多的点赞、好评,我觉得大家的努力都是值得的,我为自己是其中一员而感到开心与骄傲。那些重复整理材料感受到的倦怠,那些加班到深夜袭来的困意,在我践行初心的道路上已经不算什么了。

  因为我在那个位置上,那里有我应尽的职责,我必须认真对待,不管喜欢与否。面对这样一份热爱的工作,我更应该要尽心尽力,那是对工作的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本文来源:https://www.baozhen-education.com/wendang/37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