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古诗文 > 正文

关于古诗文广播稿【三篇】

【www.baozhen-education.com--古诗文】

广播稿就是为了广播需要而准备的草稿,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广播稿的特点为口语化,内容生动,结构简洁、主题集中。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古诗文广播稿【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古诗文广播稿1

甲:  刘雅文乙:史雯琦

乙:今天我们来赏析李清照的两首古诗,都为《如梦令》

甲:学习李清照的诗,当然要了解李清照了。

李清照是北宋礼部员外郎李格非之女,早年的李清照是活泼的、幸福的,聪颖高雅

乙:中年的李清照是忧伤的、离愁的、多情的。李清照45岁那一年,是人生的转折,金兵已入侵北宋两年,她和赵明诚住了20年的山东青州府已失陷,家藏十余屋的书画古器被焚,徽、钦二帝被俘,高宗在南京即位。赵明诚南下江宁任职,李清照南迁。第二年赵明诚病故,李清照带着丈夫的遗物在战乱中奔逃。下面大家请听我们为大家朗读一遍。

甲: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乙: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

“昨夜雨疏风骤”指的是昨宵雨狂风猛。疏,正写疏放疏狂,而非通常的稀疏义。当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酒吃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结果一觉醒来,天已大亮。但昨夜之心情,却已然如隔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询问意中悬悬之事。于是,她急问收拾房屋,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女主人听了,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是红的见少,绿的见多了吗!?

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 甲:作者以“浓睡”、“残酒”搭桥,写出了白夜至晨的时间变化和心理演变。然后一个“卷帘”,点破日曙天明,巧妙得当。然而,问卷帘之人,却一字不提所问何事,只于答话中透露出谜底。

乙:真是绝妙工巧,不着痕迹。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下面我们再来一起赏析第二首

乙: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甲:现存李清照《如梦令》词有两首,都是记游赏之作,都写了酒醉、花美,清新别致。这首《如梦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

“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溪亭”,时间是“日暮”,作者饮宴以后,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留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果然,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末,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

乙: 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

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然低上,呼之欲出。

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至此,词嘎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甲: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乙:今天的广播就到这里了。同学们我们下期再见!

合:再见

关于古诗文广播稿2

读千古美文,同经典相伴。诵中华诗词,与圣贤同行。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欢迎收听“邀你读诗”栏目,我是今天的带读蔡老师。我是五年二班的柳怡婧,我是五年二班的林思嘉

在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面上,一位诗人站在画舫上,看着日出江花红胜火的美景,完全陶醉在春日江南的婀娜当中。这位诗人便是白居易。  

林:俗话说的好“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往”。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春天,白居易来到江南。太阳惺惺忪忪地爬上山头,白居易徒步来到山涧。一条唱着歌儿跳着舞的小溪映入眼帘,仿佛正在展示它清澈飘逸的衣裳和动听悦耳的歌声。两边的观众探出小手似的嫩芽,悄悄地鼓掌,似乎怕惊动人家的观赏。诗仙陶醉着便说:“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偷偷地看着一对游玩鸳鸯,忽然仰望天空。他迷茫着抬起头,一群燕子刚好掠过山谷。感悟地说:“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他略弯腰慢步在小山丘上,此时漫山遍野的花,有红的、有紫的、有黄的……感叹地说“万紫千红总是春呀”!接二连三的美景,不惊赞叹地说:“祖国的山河实在是太美丽了”。他静静地坐在石桥上,吸收着春天的气息,这时候,花儿更红了,草儿更绿了,山更清了……到了此刻诗性大发,挥笔写下了《忆江南》:忆江南(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柳:白居易他出身贫寒,自幼聪慧,十六岁来到京都长安。为了提高写诗的水平,曾亲自去拜访享有盛誉的老诗人顾况。顾况是位性情开朗的人,初见白居易其貌不扬,再一看他送来的诗稿上的落款:居易,便开玩笑说:你叫居易,长安这地方米贵,居住起来可不易呀!老先生边笑边翻白居易的诗稿看,当看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不禁心中一动,赞叹道:“好诗里好诗!”又对白居易说:“能写出这般好诗,在长安居下去,也不难了。”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师: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被称为一生著诗词文章七十五卷,计三千八百四十余篇,数量位居唐代诗人之首位。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领袖,白居易的诗除了朴实平易的语言、高超的表达技巧、非凡的艺术魅力之外,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贴近人民,能传达出百姓的心声.

《卖炭翁》唐代: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歇息。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却说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无可奈何。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炭的价钱了。

白居易虽然是朝廷命官,但爱憎分明,敢于直抒己见,利用诗歌直抒胸臆,讽刺和鞭挞贪官污吏,揭露朝廷的黑暗统治。虽为掌权者所不容,一次次被贬,但他不忘初心,用手中的笔写下民生疾苦,这便是诗魔的痴。

关于古诗文广播稿3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五(1)班的播音员黄鹭洋。今天,我随着翁老师一起走进了《古诗欣赏驿站》。人间四月天,清丽典雅,让你尽展笑颜。春风清拂盈盈的心事,流水静听心灵的声音,四月的天空韵染了芳菲的故事。下面请欣赏:

大林寺桃花

唐代(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谢谢黄鹭洋同学带来的这首《大林寺桃花》。我是五(1)班的翁柳娣老师。

赏析: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两句,是写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正属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 —— 一片始盛的桃花。从紧跟后面的“长恨春归无觅处”一句可以得知,诗人在登临之前,就曾为春光的匆匆不驻而怨恨,而恼怒,而失望。因此当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冲入眼帘时,该是使人感到多么的惊异和欣喜。诗中第一句的“芳菲尽”,与第二句的“始盛开” ,是在对比中遥相呼应的。它们字面上是纪事写景,实际上也是在写感情和思绪上的跳跃 —— 由一种愁绪满怀的叹逝之情,突变到惊异、欣喜,以至

心花怒放。而且在首句开头,诗人着意用了“人间” 二字,这意味着这一奇遇、这一胜景,给诗人带来一种特殊的感受,即仿佛从人间的现实世界,突然步入到一个什么仙境,置身于非人间的另一世界。

正是在这一感受的触发下,诗人想象的翅膀飞腾起来了。“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诗人想到,自己曾因为惜春、恋春,以至怨恨春去的无情,但谁知却是错怪了春,原来春并未归去,只不过像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样,偷偷地躲到这块地方来罢了。

在这首短诗中,自然界的春光被描写得是如此的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如果没有对春的无限留恋、热爱,没有诗人的一片童心,是写不出来的。这首小诗的佳处,正在立意新颖,构思灵巧,而戏语雅趣,又复启人神思,惹人喜

爱,可谓唐人绝句小诗中的又一珍品。

谢谢翁老师!下面请同学们跟着我们把这首古诗朗诵一遍吧!

大林寺桃花

唐代(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老师们,同学们,《古诗欣赏驿站》明天再跟大家见面了!谢谢收听

诗文小故事广播稿怎么写 诗文小故事广播稿范文

本文来源:https://www.baozhen-education.com/gushiwen/60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