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学段 > 小学 > 正文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科学教学】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传值观

【www.baozhen-education.com--小学】

 【摘 要】从现代教育哲学的角度对“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价值观念”进行探讨,以求得对新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价值观比较清楚的认识。面对着国际环境我们的信息技术教育更是肩负着历史的重任,科学的教育价值观才符合我们今天新时代的需要,才能展开和形成新型的信息技术教育实践,不断创造价值,不断寻求人的现代化和个体发展的和谐统一,使人的整体发展水平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达到新的历史高度。
      关键词:信息文化     教育总体整合    立体综合文化    多元价值取向    体验    固化
      一、背景
      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在全民信息化的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对小学生的社会适应和未来发展起什么作用?信息技术教育价值观又如何更新?怎样的观念才符合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需要?这是我们小学基础教育阶段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价值,作为一种关系范畴,它的出现几乎与人类社会有着同样长远的历史。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实践活动,从它产生的时候起,便具有了价值,并且,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自身形式的不断完善,其价值也愈来愈大。教育价值的客观存在使人类的教育实践活动朝着人们理想的目标发展,使教育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不断满足日益发展着的社会和人自身的需要。纵观古今中外,从古希腊雅典的专制主义教育,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再到当代的人本主义教育;从苏格拉底到杜威,再到马克思;从孔子的“有教无类”、孟子的“英才教育”、庄子的“自由无为”、墨子的“功利主义”和荀子的“自然主义”等的“百家争鸣”,到董仲舒的“独尊儒术”再到今天社会主义时期的“素质教育”。人类社会的教育价值观经历了漫长的不断的更新与变革。  
      同样我国信息技术教育价值观念在社会历史发展中也发生着不断的更新与变革。90年代开始,中国决定从小学 3 年级起将信息技术作为必修课,有条件的地区或学校更是从小学1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在目前的中国,信息技术培训已经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信息化”教育也正在快速形成。信息技术已经不再是一门技术,而是迅速地成为一种近似于普遍适用的基本技能的基本功。我们的信息技术教育出现了信息素养与技术能力培养"断裂"的现状,这就涉及到信息技术教育的价值取向问题。在全民信息化的今天,信息技术教育对信息技术学习者的社会适应和未来发展又有何意义?我们的信息技术教育价值观又应如何更新?怎样的教育价值观才符合我们今天的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需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新课程标准的颁行,近年来信息技术教育价值的研究也越来越引起学科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特别是基础教育中的小学信息教育价值观的更新与变革更是摆在我们信息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项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二、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价值观的重新认识
      在当今新课程标准下,我们的小学信息教育价值观面临着新的挑战与选择。
      所谓教育价值,是指作为客体的教育现象的属性与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的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对这种关系的不同认识和评价就构成了人们的教育价值观。我们探讨信息技术教育价值理论,旨在澄清教育工作者的价值认识,并帮助他们在教育活动中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因此,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对指导信息技术教育实践具有深远的意义,能引导我们实现从传统教育价值观向现代教育价值观的转变,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发挥主体的能动性,进行不断的价值超越和价值创造,使信息技术教育在我国的改革得到深化  。
      在我们今天的信息技术教育中,有许多已被证明是落后的、陈腐的教育价值观却仍然被教师视为金科玉律。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的教学方式的束缚。信息技术教育常常被认为是学会编程才是高手或者能通过信息技术的水平或等级考试等等。这使得国内的信息技术考试将我们的学生逼得都成了信息考试高手,我们的学生往往会炫耀自己考出了美国人、英国人都考不出来的高分,但他们的信息处理能力却远远比不上人家的小孩子。我们的教育很少会想办法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是乐趣,只会让他们感到这个东西是个负担而且是个很功利的东西。这些现状都表明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他们的主体意识缺乏,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价值定向能力幼稚。由此,我们应当体察到我们的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价值观念更新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从新课标来看教学的实际需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并不仅仅发生在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之间,也发生在其它学科之间。这不能简单地说是课程整合,而应该更进一步说是信息技术教育统领了教育总体整合。这种整合,从建构主义的观点来分析,是完整给出了文化大旗下的多元化的背景,让学生能从认识背景、思索背景、选择背景、分析背景和表达背景中,不脱离这一社会文化背景,以自己的方式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自主地、研究性地、协作地把握显性和隐性知识的学习。早在70年代,就有人列出了计算机的6000多种应用类别,而今天恐怕已经没有人能说清现代计算机到底有多少种应用了。计算机与互联网将人类带到了信息时代,已经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法律、教育、哲学和心理等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这种渗透性的整合,使我们无论从以促进社会发展为根本来看,还是从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根本来看,都显得积极而有意义,可以最大限度地对资源进行重组,最大限度地利用而不是浪费资源。既为群体发展又为个体发展服务。而信息技术向多元文化的渗透中最终所体现出的多元价值取向,使我们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之争变得毫无意义。
      三、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价值取向
      通过信息技术教育促进学生在心智、道德、社会伦理和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发展真正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任务吗?传统学科在传统教学中除了一些直接与学科有关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外,其他更基本的做人和处世态度相对地显的不重要。即使是《品德》课上讲友谊、讲助人;讲法律,讲爱国。但我们清楚的知道没能靠它习得成为一种自觉的习惯。传统学科对心智、道德、社会伦理和文化背景知识方面在培育学生成为人才的作用不太关心,就算是生活在这社会背景中的教师对它的力量也似乎是无动于衷。更何况是被传统教育封闭在学校这个小圈子里的学生。我们还真找不出在基础教育中有什么学科能承担这项任务的。所以才有了教师面对社会对学生的影响强于学校教育对学生影响的无奈。之所以这样的任务会落实到信息技术教育上来,无非是唯有信息技术教育对传统教育的冲击和渗透,才使得解决之道浮出水面。
      信息技术教育只有上升到文化层次才可能与社会影响对等。这里所讲的信息文化涵盖了我们通常意义上的计算机文化,且其外延远远大于计算机文化。只有信息技术教育和教育整合才能把文化层次上复杂、交织和非良构领域的外界刺激与认识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多维表征的方式完成对知识意义、情感意义和人生意义的建构,才能够达到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并成为自觉的思想。
      我们的软件人员总是能在印度公司制作的软件中找出不够合理和先进的代码。但这些优秀的技术人材所写出的代码迟迟不能形成软件产品。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文化问题。我们的教育对此不甚了了的原因,是我们对信息文化的理解根本还不能达到信息革命的高度。较之工业革命对我们生活方式的影响,信息文化还没能触动我们长久以来根深蒂固的东西。但这种影响只是迟早的事情。把打印稿传来传去,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纸办公;把教学过程简报化,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整合。在理解信息文化上有个由量到质的过程。电脑打字甚少有文化影响,而电子笔、电子日报、电子书的普及,手写稿、报社、图书馆的消失才会撼动我们的生活方式,才能同时消亡与之相应的心理、情感、需求、兴趣等等具文化特质的东西。而这类东西确实只能是在文化背景下学习,并通过多维表征所建构起来的“知识”。产生一种文化的同时也在消亡一种文化。
      传统教学不能确立的或者说主导课程文化价值不能固化的部分,甚至是全部,将随着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教育整合和学习方式的变革而得到落实。往浅显点说,让我们小学的孩子明了圆的概念。只画个圆形给他(她)认?通过简单图画或者动画联系一下实物?圆形是抽象的,这种简化的倾向,会导致学习者对概念产生片面的认识,并阻碍学习者在新情景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当我们通过信息技术把开动的汽车、骑行中的自行车、正在游戏中的球、吹动的电风扇等展示给孩子,并用动画的形式抽象出圆的概念;让孩子去拿来抱不下的球、搬不动的球、不同大小不同颜色不同重量的球;让孩子在游泳中套上游泳圈、抱着浮动的球;让孩子去斜面上推动多面的柱体和圆柱体或是抛下石子和玻璃弹;让孩子去坐下软体球和硬体球;让孩子去滚不同大小的铁环比赛;让孩子用各种小的图形块、多个近似扇形的三角形和多个扇形去嵌拚大圆;让孩子在一根绳子围成的三角形、四方形、六边形、圆形的范围内比哪个站得小朋友多;让孩子坐着木板、坐着下面垒放了圆柱的木板、坐着下面有滚轴的板车下滑;让孩子在转动的大小齿轮上画画…… “多大的孩子”会问我们为什么游泳赛道要用一个个圆球来做呢?“多大的孩子”能组合出四面都有轮子的车在圆管内跑呢?“多大的孩子”能同我们讨论飞碟为什么都是圆的,它来的地方也会有磨擦吗?是为了有最大体积又省材料还是为了它只有一条棱才让飞碟成了这个样子?……我们会在回答孩子月亮为什么时圆时缺时举着抹了水的镜子照着小玻璃弹吗?……我们会用数码摄相机拍下这些分组活动,用投影平台再现,在教学交互过程中,不断给出反馈。或者会让不同地方的孩子同时活动并通过互联网实时交互反馈。孩子们只是知道了圆吗?我们能从中体味到立体的、综合的且具有文化性的东西吗?只知其有但说不得,唯有其“说不得”就具有文化意味了。我们在不缺失情感的条件下,提供了选择、分析、理解教学内容的最佳学习心理条件。从最短距离原则、类似原则、涉已性、简洁性、新奇性出发,完成了具象——抽象——具象——抽象的过程。其中包括了态度、需要、兴趣、爱好等等内部心理过程的体验,原有的认知结构即过去的知识和经验以及新建构的反复重组。且顾及到了复杂和非良构领域存在概念的复杂性、实例的不规则性、情景的变化性、多种表征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在对知识的理解会因背景的不同而存在差异的情况下,教学不止一次地涵盖内容,从而达成了全面的理解。这在传统教学模式的课时时段内是无法接近的目标。
      信息技术深化后的学习模式会有许多,近来我们常提的研究性学习、协作学习的过程中,只要不是简单的单纯技术性的任务驱动,而是要能在多个学科综合和迁移性的(教育整合后的)概念中给予具体验过程的、具情景变化、具不规则性和有清晰目标的任务,这样的任务必须是社会文化的缩影和可映射体。让学生在心理上自觉、自主、自发的与学习内容相融,去个体探索,进而择群合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荣誉、鼓励、紧张、焦虑、责任、认同、敏捷、反应、效率、失败、成就、友谊、合作精神、利益均衡等等。使其个体的文化性感觉最自由、最真切、最具体地碰撞、膨胀、迸发出来。唯有这种学习方式的变革,才使这种体验过程如此频繁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因而固化人文价值观念的任务落实到信息技术教育上来。
      就信息技术教育本身来说,信息技术教育每一项课程目标的制定都是基于人们对信息素养涵义的理解。如何在多种文化比较分析中为信息文化做出充分的解释和论证,就像解说“胡同文化”、“客家土楼文化”、“酒文化”、“茶文化”等一样难以为计。
      我们教学中是只去换算二进制,还是告诉学生64位的机器、24位真彩,还是让学生“DIY”128M的内存;是在讲述“窗口”的时候告诉学生“开始按钮”是有专利的,还是告诉学生微软为能给“菜单”改个好名的悬赏百万美元?还是让学生知道我们是在讲述一种“标准”;我们是教会学生Vx.x版本的软件产品“使用方式”,还是告诉学生“WORD”与“WPS”之争,还是找出隐藏其中的普遍原则,使学生能面对并适应软件产品不断改进和更新的现状?
      对于细节我们不难考虑该怎样去做。这像是在玩拼图游戏,我们要去想象缺少的那一块可能是什么样的。好在我们的教学“模块化”了。国外也有分成基本信息技术教育课程(Basic IT Course);信息技术定向课程(IT Orientation Course);信息技术最新动态介绍课程(IT Refresher Course)大的三段的。等等,还有一个问题,我们讲病毒和黑客,不会讲病毒和黑客技术。这好比找到了形状符合的拼图块,却发现上面是白板一块,没有与周边对应的图案。而在严格受限的环境内研究和试验病毒和黑客技术,无论从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逻辑看,还是从提高我国信息战整体水平的战略角度看,都是绝对必要的。这就又有了一种价值取向的不确定性。唉,一切都是文化搞得鬼!?
      信息技术教育是最考究教师和学生的综合素养的。信息技术所涉及到的面太广,教师应有最新教育理论,经济领域中的主要理论基础,具有技术、算法、操作计算机和程序设计的能力及专业知识,还需要文学、艺术、法律和其它门类的修养,不仅要教授技能,教授学科知识,还要去固化体验过程中人文性的东西。不但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让他们知其所以然。教师要具有适应最新教学内容、能开发新型教学模式的能力。这种趋势和压力,能说不是信息文化的作用?虽然风尚是自上而下的,但如何从现代社会发展的高度,从我国实际出发,使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从技术的学习深层次地转化成为研究性和探讨性的工具与手段,并注重文化意义上的概念。最关键问题是要在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工具性与价值理性之间把握好合理的“度”。完成这种转化仍旧需要我们教师在大的文化背景下,在实际教学中体验完善。
      四、新课程标准下,坚持“五观”,实现信息技术教育价值最大化
      任何一门课程的理论或实践都必定载负着某种价值,某种文化。信息技术课程一方面要进行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训练,另一方面,信息技术课程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视野。新课程标准下,我们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应该更新传统教育价值观,坚持“五观”,即:注重信息技术教育的多元观;倡导信息技术教育的主体观;发扬信息技术教育的民主观;挖掘信息技术教育的人文观;坚持信息技术教育个性发展观的和谐统一发展,实现信息技术教育价值最大化。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音乐老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数学的探究式教学

本文来源:https://www.baozhen-education.com/xueduan/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