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学科 > 历史 > 正文

认识新时代历史跨越感悟新思想实践伟力心得体会范文(精选四篇)

【www.baozhen-education.com--历史】

第一篇: 认识新时代历史跨越感悟新思想实践伟力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深刻理解这一重要论断,对于进一步激励全党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增强使命意识、担当精神,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谁能够承担起这个历史使命,谁就能赢得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成为中华民族的主心骨,使中国人民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

  中华民族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民族。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以爱国相砥砺,以救亡为己任”,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一次次抗争,但又一次次失败。孙中山先生鉴于“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的状况,虽然提出“振兴中华”口号,领导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对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但也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历史呼唤着真正合格的使命担当者。在近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剧烈运动中,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河山的壮丽史诗。

  为实现这一历史使命,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侵略者,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扫清了根本障碍。

  为实现这一历史使命,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实现这一历史使命,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避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迎来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光明前景。

  96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逆境还是顺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敢于克服任何艰险,甘于付出任何牺牲,勇于修正任何错误,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战胜的敌人,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全党同志一定要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第二篇: 认识新时代历史跨越感悟新思想实践伟力心得体会

  十九大报告关于新时代意义的论述涉及许多方面。从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意义看,新时代给中国共产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需要更好地担当对中华民族、社会主义、人类贡献的责任。

  作为中国共产党首先要办好中国的事情

  从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再到实施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再到我们现在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事业的过程,也是一个个重要的里程碑。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实现自己的主张,做好中国自己的事情就是一个巨大的平台。如果我们在这样的大国,在自己的土地上能取得一个又一个成绩,能给中国绝大多数人民带来利益,就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和追求。几十年来,党坚持自身建设,加强党的领导,秉持理想信念,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投身于振兴中华民族的事业,使中华民族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历经艰难险阻,走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共产党从一个非执政的政党组织,历经千锤百炼,成长为一个领导13亿人口大国的执政党。在近七十年的执政实践中,我们犯过错误甚至较大的错误,但是每每都自我纠正,并使党和国家一直不断发展壮大,人民的幸福感逐渐向好,特别是这几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发展、全面改革、全面法治、全面治党方面的成绩,让中国在原来发展的基础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因此,这个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这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进入新时代,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有良好的发展前提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得益于中国共产党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戴和信任;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积极弘扬和传承中国民族的优秀文化,把党的思想、主张、文化与民族优秀的文化相融合,拓宽治国理政共识,团结和带领群众,万众一心,振兴中华;特别是这几年注重讲政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政治纪律,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在开展党的建设的同时管党治党,抓住“关键少数”,坚持“三严三实”,坚持民主集中制,强化党内监督。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性质的政党,面对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业,我们要牢牢抓住这百年迎来的机遇,绝不能大事来临,不知所措,错失良机。要按照党长期执政和先进性、纯洁性的要求,确保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充分体现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抓住主要矛盾,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进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中,忠诚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做到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到心无旁鹜,集中时间和精力,干好这件大事,兑现庄重承诺。

  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干好社会主义事业

  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开辟的伟大事业,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诞生到现在,攀登高峰有过辉煌,历经艰险有过苦难,经历过苏联、中国、东欧、亚洲社会主义的热潮,经验丰富;也遭遇了苏联东欧社会主义的失败,教训深刻。在高潮叠加、曲折低回的社会主义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冷静,没有改旗易帜,认真汲取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毅然决然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符合自己国情和特点的社会主义新路。在毛泽东同志领导党和国家探索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基础上,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着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怎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了一个新时代,总结提炼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些年一扫过去社会主义低潮的灰色境遇,许多国家和地区都从中国发展的成功实践中,认识中国的制度优势。习近平总书记说,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因此,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这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进入新时代,我们深深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光辉灿烂,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和正确的领导。近几年的变化和发展更明显地体现到党的领导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面临新时代,我们既要担负起对中华民族复兴的责任,又要担当起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责任,将两者统一起来。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在新时代的实践中,我们应该继续探讨和进一步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强大的成功途径,探讨和证明在苏联社会主义失败后,马克思主义政党能不断地在自我革新中保持先进和纯洁,从而不断地将科学社会主义推向光辉的未来。在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事业上,我们不能教条主义、经验主义,不能书生气十足,去套用西方政党制度,也不能拿西方的行政理论对我们的国家和政府制度品头论足,要在实践中探索科学规律,要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式去创新,寻找管用有效的方法,比如近年来提出的党内政治文化,就关注到党同中华民族的感情纽带,拓展了人民群众对党的政治认同。比如通过社会主义途径,去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就能让人真切体会到社会主义更加实际,就能得到更多人理解和支持,就能最大程度地把中华民族的力量团结起来,就能把全国人民凝聚起来,这是凝聚民心最大的公约数,进而同心同德,万众一心,积极改变中国、积极影响世界。

  作为具有崇高理想的中国共产党应对人类作出较大贡献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在参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同推进社会主义事业,援助处于落后的亚非拉等国家和地区,促进各地人民的解放事业。由于当时的共产国际推行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在处理各国政党关系上存在一些分歧,出现了一些曲折,中国共产党汲取共产国际的经验教训,提出了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发展中国同各国共产党和其他政党的关系。中国是个发展中的大国,人口多,办好中国的事情就是对人类的贡献。作为执政党,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积极发展对外关系,在努力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的同时,在国际事务中,坚持正确义利观,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倡议“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目前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虽然奉行资本主义道路的占绝大多数,但处于发达和较发达水平的仍是二三十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其他很多发展中国家追随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到头来不但没有解决发展问题,反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有的甚至战乱不断。中国模式给这些国家提供了新的榜样和启迪。因此,这个新时代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这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进入新时代,我们深深体会到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党向世界宣告,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中国共产党不“输入”外国模式,也不“输出”中国模式。希望通过互学互鉴与各国政党分享经验,走出符合各自国情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中国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作为拥有8900万党员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面对国际社会和人类发展,我们应在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的基础上,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要认识美国等西方国家不断出现状况,从金融危机、占领华尔街行动、英国脱欧、内部选战频频,特别是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背离他们建国初先贤的立国主张,为了选举成功有时甚至放弃真理,几乎撕裂了美利坚民族和国家,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推行全球化,也可以逆全球化,这些都暴露出西方危机重重和政党制度缺陷。也反衬了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和作用。但是资本主义在遇到危机时,通常的解决办法是捣乱和战争,把矛盾转嫁出去。与过去不同的是互联网、全球化时期,各国各地区加强了相互了解和联系,不会被少数国家原来那种舆论的垄断而上当受骗,会根据对真相的认识作出自己的判断。大家从国际社会发展中看到中国的定力、正义和担当,特别是经历了几十年发展后,中国正处于向上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更加认同中国。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一边在制定规则,一边又不按规矩办,或者双重标准,甚至破坏规则的情况下,维护、调整或者重建世界秩序,极需要中国这样有力量、负责任的国家来更多参与和更多发挥影响和作用,以抑制各种挑战、可能发动的战争对人类的威胁。因此,党要在加强自身建设中,要有世界眼光,战略胸怀,在领导伟大事业中,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建立新型国际关系,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要把握主要矛盾并确定正确路线引领社会

  1956年党的八大判断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后,党提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党和国家全局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引,为工作重心的转移提供了依据。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自2010年开始稳居世界第2位,220多种主要工农业产品生产能力稳居世界第1位。中国长期所处的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状况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但是改革开放和富起来之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许多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党的十九大在深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把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修改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仍然是主要矛盾,仍然是硬道理,这个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这个社会矛盾是前进中的矛盾,与过去的发展和矛盾不能同日而语。当初讲的物质和文化的需求,其文化可能也不是狭隘的,应该包括非物质的各方面要求,新时代我们可以把这些非物质的东西细化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因此,这个新时代需要我们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进入新时代,我们仍然要围绕党的基本路线来建设党,通过党的建设的基础作用,提高党的领导力,发挥党的领导的关键作用,抓住主要矛盾,并自觉围绕主要矛盾部署党和国家全局工作,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升质量和效益,更好地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面临新的有利条件和环境氛围,也存在许多不足,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包括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的问题,社会文明水平还不高、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依然复杂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既需要落实已经部署了的各项改革和重大政策举措,更需要通过持续从严治党,进而解决党自身建设薄弱的问题,加强党的领导力,提供坚强的组织和政治保障,坚定信心、奋发有为,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第三篇: 认识新时代历史跨越感悟新思想实践伟力心得体会

  “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形成和确立,离不开对管党治党理念及实践的历史继承,体现了管党治党面临新形势新任务下的时代要求。探究“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历史溯源,把握贯穿治党思想中的历史联系,结合当代需要,准确理解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时代意义,进而把握蕴含其中的科学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革命时期的治党文化是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历史基础

  马克思曾指出:“必须绝对保持党的纪律,否则将一事无成。”中国共产党最初是作为马克思主义“革命党”成立和发展的,其治党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现实观念的结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正是将马列主义的建党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联系起来,形成了一系列革命时期的治党思想,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提供了保障。

  首先,在党的纲领性文件中对管党治党提出明确要求。中共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明确规定,要“在全党建立统一的组织和严格的纪律,地方组织必须接受中央的监督和指导”,对党员严格要求“在入党前必须与企图反对本纲领的党派和集团断绝一切联系”,“在党处于秘密状态时,党的重要主张和党员身份应当保守秘密”;中共二大党章专设“纪律”一章,制定了具体的党员纪律处分规定,细化了政党治理的具体规则;党的五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议》,将民主集中制确立为党部的指导原则,为政党治理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其次,在党的领导人的论述中进一步细化管党治党的思想内容。针对党内出现的负面问题,毛泽东同志先后发表《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报告,指导开展多次整风整党运动,加强党的教育,严肃党的纪律,明确了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多方位推进政党治理的思路。以内部治理为基本模式,以思想组织作风多方位治理为基本内容,以严格治理为核心要求的政党治理文化基本形成。这种治党文化确保了党在革命时期完成了特定历史使命,实现了革命胜利,同时也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治党思想的基础。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执政思维是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重要经验

  新中国成立后,如何在执政条件下管党治党,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在对“内部治理、多位治理和严格治理”基本经验的遵循下,管党治党实践不断推进。新中国成立仅仅一个月,中共中央就宣布成立中央及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党内专门负责对党员干部进行监督检查和对违纪党员进行处理;上世纪50年代,在全党范围内开始进行整风运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三反”“五反”运动,直击党内存在的现实问题,肃清党内负面问题,积极保持党组织的纯洁性;党的八大开始从加强思想建设、健全制度、加强监督等方面明确提出要求。但这一时期的治党思想出现了革命思维和执政思维交织的特征,治党实践更多是革命思维指导下“运动式”的而非制度化的。在历史的曲折中,执政党逐步认识到,革命思维主导下的治党思想并不能适应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的现实需要。

  以改革开放为标志,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启了新的探索。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了第一部具体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党内法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为指导和规范执政党的思想、政治、组织等建设提供了制度依据。过去政治运动式的整党模式逐渐转变为重视制度治党、要求党纪和法制相衔接的模式。在对政党治理规律逐步深化认识的基础上,治党思想完成了对执政思维的确认,与执政党角色实现了契合。

  三、社会主义发展中提出的“从严治党”是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框架性共识

  随着社会主义的纵深发展,在对国家发展和社会改革需要的准确认识中,对国内政治形势及同时期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局势动荡的深刻研究中,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从严治党”原则,建立起管党治党的框架性共识。

  首先,“从严治党”共识有效达成。十三届四中全会之后,党中央提出了党的建设的新思想,将“从严治党”明确为政党治理的基本原则,并提出“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新命题,拓展了管党治党的重大意义。1992年,党的十四大将“从严治党”写入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党的十五大明确要求:“将党的治理贯穿于党所涉及的各项建设工作当中去,使现阶段党内所具有的纪律不明、管理松散等问题得到彻底的改变”,并通过文本的形式更加清晰、更加明确地对“从严治党”思想加以阐述。这一时期治党思想的发展,不仅源于国家发展和社会改革的需要,也源于对国内政治形势以及同时期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局势动荡的历史教训的深刻研究,党内形成了对“从严治党”必要性和重要性的普遍共识。

  其次,管党治党“制度化”稳态发展。进入新世纪后,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要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体制”,通过修订党章,在“从严治党”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以中央全会的形式对执政党的能力建设作出决定,清醒认识到“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通过总结执政经验,明确政党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提出党的建设“科学化”的总要求,而贯彻“科学化”的主要途径就是制度化和规范化。这一时期如《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办法》等诸多党内法规得以出台,管党治党逐渐具备制度化、系统化、稳态化的特征,为“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提出提供了重要条件。

  四、“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实现了新时代治党思想“质”的提升

  一个时代的需求往往最先以问题发声。中共十三大提出的“从严治党”是针对彼时党内存在的问题,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从严治党”也是针对新形势下的党内问题而言,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更是坚持问题导向下的精准判断。从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全面从严治党”到2017年党的十九大庄严宣告“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并将其写入党章,全面从严治党思想逐步确立起清晰目标、统领原则、完整内涵、关键环节和明确路径,以其战略定位、系统布局、突出特征和治党模式,实现了新时代管党治党思想的“质”的提升。

  首先,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确立起社会主义重大战略的定位。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形成和确立使中国共产党的治党思想和实践完成了从战术到战略的转变。党认识到了长期执政所需要的,不仅是国家治理能力的不断提升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幸福需要,同时必须强化政党治理的效能,以及时纠正偏差,不断革除弊病。这是内外两个方面,但须臾不能割裂,对于执政和发展而言,一定程度上政党治理这样的内部措施甚至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党形成的关键认识。全面从严治党思想被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战略的地位,这既是自我革命之政治勇气的彰显,也是对政党治理之战略定位的肯定。

  其次,全面从严治党思想融入了政党执政的整体系统。党的十八大后,政党执政呈现出鲜明的系统性特点,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从严治党思想不再囿于政党自我建设的范畴,而是从修复、创造、保障三个维度被纳入政党执政的整体系统。具体来说,就是为直面解决党内问题指明根本出路以发挥“修复”的功能,也为政党面临“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多重考验和解决“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多种危险提供指导以发挥“创造”的功能,最终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建立起内在深刻联系,成为协调推进政党执政战略布局的关键一环以发挥“保障”的功能,从本质上适应了新时代政党执政的复杂要求,也顺应了党和国家伟大事业不断前进的步伐。

  第三,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明确了政党治理的核心要义。在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指导下,党内陆续出台或修订《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等党内法规数十余部,党内法规建设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得到显著提升,涵盖了党的领导执政、党的自身建设、党的机关运行、党的政治生活、党员行为准则等各个领域。党的十九大更是将全面从严治党写入党章这一党的根本大法,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法理依据和制度基础。制度化路径成为全面从严治党思想为政党治理明确的长远之策、根本之策,这种“制度治党”的典型特征,抓住了政党治理的关键所在,体现了政党治理的核心要义。

  第四,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形成了完整的治党模式。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所蕴含的治党模式,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得到精准的概括和总结:“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根本目标;“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是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完整内涵,“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明确路径,“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是全面从严治党思想须臾不能放松的关键环节。这是一种对管党治党模式的全新安排,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政党建设之重点内容、内在逻辑、系统构建的时代考量。

  总之,全面从严治党思想体现了贯穿于中国政党政治发展和政党建设的历史思维,集中了政党治理的关键经验和对规律洞见的准确把握。在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指导下,新时代的政党建设必然是强有力和富有成效的,将不断契合时代要求,为管党治党不断纵深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第四篇: 认识新时代历史跨越感悟新思想实践伟力心得体会

  井冈山时期,从1927年10月到1930年2月,时间虽然不长,但在我们党的百年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形成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学习弘扬井冈山精神,就是要做到回眸历史、不忘初心、弘扬真理、指导实践,在今天的党课上,我们一起来谈谈三个方面。

  一、井冈山精神辉映历史,绽放着真理的光芒

  井冈山精神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培育形成的。可以说,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离不开井冈山;讲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离不开井冈山;讲中国近代思想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史,离不开井冈山;讲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同样离不开井冈山。

  (一)井冈山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源头”。中国共产党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成立的。最初的重要理念之一,就是各国共产党互相支持,共同推进世界革命。所以,一大通过的《党纲》规定:“不分性别、国籍,均可接收为党员,成为我们的同志。”党的第一个决议规定:“党中央委员会应每月向第三国际报告工作。”二大的《宣言》进一步宣布,“中国共产党是国际共产党的一个支部”,为此还专门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决议案》。从党的一大到六大,基本上都有共产国际的代表参加并给予指导。党的六大则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与共产国际的这种关系,既有益也有弊。益在得到了共产国际的支持和指导;弊在不能独立自主地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路线方针政策,致使中国革命一度遭受严重挫折。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卢德铭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依旧机械地照搬照抄苏联社会主义革命的办法,采取在城X革命暴动的方法,进攻目标依旧是中心城X长沙,在起义部队一再失利并面临全军覆灭的危急情况下,毛泽东冷静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命令各部队暂停进攻,到浏阳文家X集会,讨论部队的去向问题。会议通过了关于部队放弃攻打城X,去农村开展游击战争的意见,在井冈山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实践摸索中走出了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步”,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也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源头”,也是我们党今天理论自信的“源头”。

  (二)井冈山精神是党领导中国革命进行独立斗争的“起点”。井冈山斗争时间虽然不长,但对中共革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这一时期,我们党进行了三湾改编,召开了古田会议,成立了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取得了新城战斗、五斗江战斗、龙源口大捷、黄洋界保卫战等著名战斗的胜利,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运动,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红色政权理论,打造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建立根据地三者相互结合的实践样板。正是由于毛泽东等同志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井冈山实践,1928年6月,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六大上,党中央明确了“必须努力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和发展红军,实行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等举措,促使党对中国革命形势的判断发生了深刻变化,为中国革命完成从城X到农村的伟大战略转移,走上农村包围城X,武装夺取政权,开辟了新的道路,将中国人民的命运掌握在了中国人民的手中,开始了党领导中国革命进行独立斗争的正确道路,迈出了我们党道路自信的第一步。

  (三)井冈山精神是指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灯塔”。中共党史上有个说法,叫“山沟里的马克思主义”,指的是毛泽东思想的产生。这个“山沟”,无疑就是井冈山。井冈山斗争经验的理论概括,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奠基石。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二是提出了人民军队的建设与游击战术思想,创立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和党代表制度,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规定了人民军队的“三大任务”和“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创造了“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等一套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三是提出了土地革命的思想和政策,制定了《井冈山土地法》,为党的土地革命路线和政策的形成作出了重大贡献。四是提出了根据地建设的思想,明确了军队的党帮助地方党的发展,军队的武装帮助地方武装的发展,依靠群众、自力更生,发展合作社经济、保护私人经济等措施。五是提出了农村环境下党的建设的思想,明确了思想建党的原则。这些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大发展,对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如何解决军事问题、土地问题、政权问题、组织问题、革命性质问题等提供了科学理论,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得到不断实践和发展,成为党领导人民取得全国政权的思想“灯塔”和行动指南。

  二、井冈山精神内涵深邃,孕育了党的组织路线

  井冈山斗争时期,党的组织工作始终与党的生存、发展、壮大紧密联系、息息相通,始终伴随着党的生存、发展、壮大,筚路蓝缕、玉汝于成,孕育了党的组织路线。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提出了思想建党的伟大创举。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由于井冈山根据地地处湘赣边界,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家族主义、宗派主义、地方主义等封建思想盛行,以农民为主体的党组织不可避免地烙上了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印迹,严重地影响了党组织的纯洁性、先进性和战斗力。鉴于这些实际,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思想建党原则。特别是在1929年12月召开的古田会议上作出了注重从思想上建设党、建设军队,保持党和军队的先进性、纯洁性等《决议》。重点是加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理想信念教育,坚持用党的纲领教育党员;注重“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强调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坚持“革命成功、尽在民众”的观点,要求党员“真心真意地为群众谋利益”;倡导“为主义而牺牲”的精神,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坚持思想建党,这是我们党在百年历史中的伟大创举,不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还使广大党员牢固树立了坚定的革命信念,增强了党性观念,为党的生存、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这一思想成为我们党组织路线的重要原则。

  (二)创造了组织强党的生动实践。1927年9月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同志领导的起义部队由5000余人减少到900人。9月29日,毛泽东同志在江西永新三湾主持召开了前委扩大会议,史称“三湾改编”。“三湾改编”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提出在军队建立党的各级组织、“支部建在连上”原则,使军队党的建设形成了“连支部、营委、团委、军委”四级党的领导机关,使党在军队中的组织设置更加健全、更加完善、更加科学,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创举,至今仍是全党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原则,在党的建设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历久弥新的科学性。“支部建在连上”,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和实践创新,是最佳组织形式和工作机制。“支部建在连上”,第一次提出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原则,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有了不可替代的制度架构,也为基层党支部在基层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联系群众和党员的桥梁纽带作用奠定了坚实基础,是我们党组织建设的实践创新。

  (三)作出了干部兴党的有效探索。在井冈山时期,我们党就十分注重在实践中培养锻炼干部,创造性的提出了“任人唯贤、团结爱护、党管干部、妇女参政”等干部原则与方针。同时,还通过举办党团训练班、集中整训、召开会议、谈心活动等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提出了政治观念没有错误、忠实、有牺牲精神、能积极工作、没有发洋财的观念、不吃鸦片和不赌博的党员发展路线,并要求干部在战斗中一定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勇敢杀敌、不怕牺牲,着力提高各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和工作能力。正是由于采取了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在井冈山血与火的艰苦斗争中培养造就了伟大领袖毛泽东,10大元帅中有9位是从井冈山走出来的,还培养了粟裕、谭政、杨得志等开国将领,贺子珍、康克清、曾志等巾帼女杰,这些干部在残酷的革命斗争环境中历经磨难,反复锤炼,经受锻炼,有着丰富的斗争经验,与群众有着密切的联系。正是依靠这些干部,我们党才实现了对革命的坚强领导,开创了井冈山根据地建设和党的建设的新局面,为中国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干部保障。

  (四)形成了作风立党的坚强保障。在井冈山时期,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纪律作风建设。毛泽东同志在总结秋收起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了“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个红薯、打土豪要归公”三大纪律和“上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六项注意。同时,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奋斗作为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把动员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作为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折不扣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无论是理论联系实际、批评与自我批评,还是艰苦奋斗、求真务实、清正廉洁、发扬民主等一系列党的优良作风在这一时期都有鲜明的体现。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加强作风建设,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才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从而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和扩大,为红色政权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纪律作风保障。

  三、弘扬新时代井冈山精神,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上井冈山时强调:“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学习弘扬井冈山精神,不仅要震撼一瞬间、激动一阵子,更要铭记一辈子、遵从一辈子,最为重要的是要指导实践、融入工作。下一步,我们将从四个方面努力弘扬井冈山精神。

  (一)加强政治建设,坚定理想信念。井冈山斗争时期,在白色恐怖的包围之中,一支仅有700多人的队伍没有被艰难困苦的环境压倒,没有被敌人的枪林弹雨击溃,没有被“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摧垮,而是在战与火的洗礼中更加坚定,靠的就是“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的坚定信念。学习弘扬井冈山精神,就是要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断提高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当前,就是要围绕党史学习教育,精心设计课程,讲好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抗疫精神等,组织好对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专题培训,感悟思想伟力,汲取奋进力量。今年我们将组织部分厅级干部和县(X、区)、园区、X直部门的“一把手”到井冈山干部学院进行学习培训,传承弘扬井冈山精神,锤炼政治品格,提高政治能力。用好干部教育在线学习、智慧党建“充电站”“党课开讲啦”等平台,深化全X党员、干部对党的历史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的学习,在学思践悟中深入了解我们党成立、成长、发展、壮大的历程,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编写《新时代XX先进基层党组织》《新时代XX优秀共产党员》等案例教材,精心摄制一批党史教育片,着力营造学习党史、崇尚先进、争做先进的浓厚氛围。用好XX红色资源,深化革命传统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参观XX故居、XXX精神教育基地、XXX纪念馆等,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先进典型的故事,让党员干部在学习过程中持续受教育,不断激发奋进新时代的力量。

  (二)加强队伍建设,敢闯发展新路。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同志立足于中国革命现实,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紧密结合,提出了“以农村为中心”的革命道路思想,创造性地制定了党领导军队的一系列制度和纪律,闯出了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井冈山革命道路。学习弘扬井冈山精神,就是要立足实际、实事求是,紧盯X委发展目标,通过换届选优配强干部队伍,选出敢于担当的干部队伍,着力解决全X干部队伍中作风不实,不愿、不想、不敢、不会、不善担当的问题。同时,进一步改进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增强干部“想担当”的自觉,激发干部“愿担当”的动力,保护干部“敢担当”的闯劲,营造干部“乐担当”的氛围,确保干部队伍在解放思想中跟上时代,在担当作为中赢得发展机遇。

  (三)加强组织建设,夯实发展基础。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我们党着力建设和紧紧依靠红军及地方基层党组织,以强大的政治组织力和思想引领力,开展艰苦卓绝的斗争,展现了我们党强大的组织力和领导力。学习弘扬井冈山精神,就要更加重视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不断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抓实各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强边固防、文明城市创建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最大限度地把各方力量组织起来、动员起来,投身中心工作。创新智慧党建思维,推动将“支部建在网上”,将“党员连在线上”,让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成为“最大正能量”。同时,按照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大力弘扬敢于吃苦的奋斗精神、善于吃苦的担当精神、乐于吃苦的奉献精神、同甘共苦的拼搏精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强本领、提素质,在工作中形成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四)加强作风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在井冈山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奋斗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把动员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作为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学习弘扬井冈山精神,就是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重要论述,在党史学习教育期间,深入开展调研,充分听取群众意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现实问题,开列民生实施计划和为民服务清单,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要形成密切联系群众的机制,建立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基层联系点,重点联系基础薄弱、发展滞后的地区或单位,领导干部每年深入联系点至少1次,帮助建强基层组织、谋划发展思路、解决发展难题。要推动各级领导干部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关怀帮扶下基层,真心实意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落实在职党员到工作地或居住地社区党组织报到为群众服务制度,推行党员志愿服务,组织党员结合实际,每年至少参加1次党组织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为身边群众至少办1件实事好事,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感悟伟大历程奋进新时代心得体会 全面认识新时代历史征程心得体会

本文来源:https://www.baozhen-education.com/xueke/108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