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baozhen-education.com--初中】
【篇1】初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一、教学课型:
新教学和听说课
二、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新目标初中英语7Unit1MynameisGinapage1-2
教材处理:本单位的重点是如何在新的场合介绍自己和认识他人。让刚入学的初中新生用英语搭建友谊的桥梁。学会用“What’syourname?/What’shername?/What’shisname?”以及复习StarterU1-3所学的一些commonEnglishGreetings结交朋友。这门课的学生词汇量不大,重点是熟悉学生的口语练习和常人名。
三、教学过程:
Step1:课前热身:欣赏一个flash“Thefarmerhasadog,hisnameisbingo!通过节奏的拍手和说唱来刺激学生进入课堂,并引入课堂主题somethingaboutname”.(但是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不能很快熟悉这情况chant,为了抓紧时间进入课程,我匆匆结束,没有达到预期的进入课堂的氛围。)
Step2:介绍并复习前面提到的名词和句型;
1、Today,wewilllearnUnit1.MynameisGina.WeknowGinaisagirl’sname.First,let’sseesomethingaboutGina.
T:Look,thisisGina’sroom,bigandnice.Whatthingscanyouseeinherroom?
S:Icanseea/anclock,jacket,quilt,plant,ruler,lamp,trashbin…
T:Spellit,please.
(通过这一步,一是复习前面学到的名词和前单位的句型。二是介绍课文SectionA1a部分)
2、ThisisGina’sclassro
m.
WhatthingscanyouseeinGina’sclassroom?Pleasewritedown.
Exceptforthethings,wealsocanseemanystudentsintheclassroom.Theyaretalkingwitheachother.(让学生熟悉第一单元的生词,并引导进入Step3)
Step3:介绍人名以及对话操练:
1、Gina’sclassmates:Jim,Mary,Alan,Jenny.Theyaremakingfriendswitheachother.
Now,let’slistenhowtheyaremakingfriends.
2、listening,让学生看课本,并对所听到的对话排序。
3、Pairwork:Makingfriendswithyourpartner.
让学生操练(What’syourname?I’m/Mynameis…)
Step4:Meetsomenewfriends.
(导入“What’shername?/What’shisname?)
1、Alice,Cindy,Grace,Helen,Eric,Frank,Bob,Dale;
(通过复习starterU1所学的男名和女名,向学生介绍如何询问第三方的姓名)
What’shername?/What’shisname?
2、巩固“What’shername?/What’shisname?“的句型,
呈现一些明星的图片,询问他们的姓名。
3、Groupwork:Knowthestudents’namesinyourgroupandmakefriendswiththem.
Step5:Listening:课本sectionA,2a,2b
listening
引导学生操练对话
Game:Quicklyreaction.
Game2:Let’sguess!通过文字的描述,让学生猜“What’shername?/What’shisname?”猜的过程中,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不断地开口说“Her/Hisnameis…?”然后逐渐的增加信息量,直至学生猜出真实得姓名。
Step6:Groupworkandreport
1、教师演示:Thesefamouspeoplewereferredaremygoodfriends.Hisnameis…Hernameis…So,whereareyourfriends?
2、学生操练对话并做一个report
3、上台展示
Step:Homework:
四:教学反思
1、新课程的主旨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的角色定位于示范者、引导者、合作者,而不是教师一言堂”本人根据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路,设计了大量问答、叙述、表演、讨论等形式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但是在课堂中,并没有完全的做到很客观的去判断学生的实际操练过程。带着教师的主观想法:What’syourname?Mynameis…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句型,可以一笔带过的想法。所以忽略了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个体差异,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是这节课设计的最根本宗旨。
2、机智教学,灵活过渡是每个优秀的英语教师所应该具备的个人素质。在本堂课上,我在引入本课的Step1部分,受到课堂用语的牵制,使得开头的介绍引入部分与前部分的铺垫脱节,过渡过于牵强,不够流畅自然。同时,我也根据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实施趣味教学,激发、保持、巩固学生的兴趣,轻松愉快的开始、轻松愉快的过程、轻松愉快的结尾,使得整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充满情趣。但是在处理听力部分的过渡中,过于牵强,似乎又把主角从学生那里抢了回来,把他们当成了完成我这个听力任务的工具。
3、教学内容“大众化”。不同的学生,对每一课的内容都会体现出不同的兴趣。所以,针对学习者构建知识结构,每一堂课都要求教师问题的设计也要根据难易,再由不同的学生基础来选择适合他们的合理问题。在本堂课中,教师的主旨就是围绕“What’syourname?What’shername?What’shername?”。教学任务设计虽然多元化,具体化。但是缺乏梯度化。忽略了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让学生能多方思考练习、多方提高。
4、忽视了黑板教学的应用。自从有了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教学,英语课堂增加了不少乐趣,而传统的黑板却因此被忽视了。在本堂课中,多媒体教学能多方位呈现教学的步骤,学生也能清晰地感受课堂线索,应该说对于基础比较扎实或者懂得合理记笔记的同学来说是可以一步到位的,但对于基础差的同学或是记性不好的同学多媒体像是电影一闪而过,课中停留了一定的印象,课后却什么都想不起来了。
通过这一堂公开课,在各位教师的精心点评下,让我受益匪浅。我不禁思考:在一节英语课中,怎样体现一节课的重点,怎样在某一特定的环节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怎样让不同的学生能有不同的所得,都是值得我去细细思量的……
【篇2】初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Whales Are Not Fish现场观察与分析
一、 背景?
1、上课时间:2001年2月15日
2、 上课地点:奉贤县钱桥中学初一(2)班
3、 学生情况:30位来自远郊农村,5位外地借读生,1位三峡移民。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接受能力较差。
4、 知识背景:学生在第一课The Moon 中已学会了单音节和双音节形容词比较级的用法,并在教授 Drill 1 时讲明了比较级与最高级的构成法规则相同,掌握了good, much , many,
bad, little等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
5、教学内容: Whales Are Not Fish 七年级第二学期Lesson Two 第一教时?
6、教学目标:能掌握单音节和双音节形容词的最高级的用法;能归纳总结形容词原级、比较级、最高级的用法并能理解运用。?
7、预期目的:传统的语法教学中,教师往往给出语法规则,然后让学生操练、套用规则以达到巩固目的。这对学生来说,属于接受性学习方式。这样的教学,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课堂气氛较沉闷,学生较易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我想将探究性学习方式渗透在课堂语法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发现语法规则,巩固规则,运用规则,从中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精神。?
二、设计意图、教学片段及诊断分析
“探究性学习”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中心,研究为手段,实践为途径,过程体验重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目的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本课设计时,我力求将上述特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我发现,研究性学习实施时三个相互交叉推进的阶段-进入问题情景、实践体验 、表达和交流与外语教学“3P模式(Presentation -Practice-Production)”是相通的。因此,我在Presentation这一阶段中,从身边的事物出发,创设情境,引出最高级,激发学生探求最高级使用规则的欲望并归纳总结(即发现、探究问题)。在Practice这一阶段中,我让学生前后联系,形成形容词三种形式用法的知识网络,并探求相应的记忆策略,然后操练(即探究、实践问题)。研究性学习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交际)。找到了两者的结合点,我就在Production这一阶段中,让学生展开联想,实际运用。本课较大的探究活动都安排了“小组合作”这一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研究性学习以过程体验为重点,因此,我着重实录了学生探究活动中的三个片段,以期发现这种学习方式对教师和学生产生的影响,从中提炼出值得探讨的问题。?
案例(片段)? (一) 引入中“发现规则”的探究活动
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我先通过实物比较(三个球,三个高矮不一的学生,三本大小不一的书)、和学生问答,引出本课的结构、功能。?
T: This is a basketball. This is a football. Which
is bigger, the basketball or the football? S1: The
basketball is bigger (than the football.) ......
T: Right. So the table tennis ball is the smallest
of the three. T: What about the basketball? It"s
the biggest of the three.
(边说边板书上述划线的两句,重要部分划线后,让学生齐读一遍)然后让学生以pair work 形式操练Drill 2 Model 1 A: Is "Micky Mouse and Donald Duck" the best of all these cartoons? B: Yes, itis. Model 2 A: Are whales the biggest animals in the world? B: Yes, it is . 2、布置任务,激励学生发现规则。
T: Now, can you tell me how to use the superlative
degree of adjectives? You may have a discussion
with your group members.
听到指令后,有的学生立刻开始讨论,有的盯着黑板上的例句思索......。我在几个小组间巡视,听见有一部分学生说“最高级表示三者间的比较”。我想他们可能受到我引入时举的例子都是三个的影响了。于是我叫这几位同学看操练过的句型2,并很夸张地把例句中的ofall these cartoons, in the world读出来。反应快的学生马上兴奋地叫起来,“对,不光是三者,三者以上也可以的!”见别人仍茫然不解,便迫不及待地替他解释,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我转身到旁边的小组。他们被我刚才夸张的朗读吸引了,伸长脖子朝我瞧,看我望他们,马上缩回脖子讨论起来。一个说:“最高级和of 的介词短语连用。”另一个补充道:“还有in的短语呢!刚才老师大声读的!”我猜测他们原本只认为“最高级常与of 短语连用”。看来,学生更易受我所举例子、所写例句的影响,而忽略了对句型2的观察。故我又把“of all these cartoons, in theworld"大声读了三遍。有些同学理解了我的用意,有些则迷惑不解,有些充耳不闻。有几个则发现了新问题,互相询问:“为什么有的用of,有的用in短语?”这个问题我备课时没考虑进去,想不到学生提出来了!虽始料不及,但我却大受鼓舞原本以为这些学生连接受能力都较差,更别提发现问题的能力了!我快乐地鼓励和提示:“有同学问‘为什么在句型2中有的用of ,有的用in短语?’这问题有价值!大家能解答吗?”学生们来劲了,思考一会儿后开始各抒己见,有的能自圆其说,有的则经不起大家的反驳 ……。? (分析: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受我引入时例句…… of the
three的影响,造成了一些同学归纳规则时的误解。这说明教师呈现规则例证时一定要注意材料的全面性、典型性;同时也说明这些同学还不能恰当地选择信息、处理信息,而学会这些恰是研究性学习目的之一。发现学生探究中的错误后,教师提醒的“度”很重要。上文中如我把用法直接告诉他们,他们也就没有了发现规则后的喜悦、自信的情感体验,更不会出现那个有价值的问题,这可是宝贵的质疑能力啊!)
(二)操练中“巩固规则”的探究活动? 这一块中,我先安排学生操练Drill 3,做Homework
5。替代性的机械操练和有图片提示的练习学生都会做。但如把有关形容词原级、比较级、最高级各种形式的题目混在一起,知识一多,好多接受能力较差、不大肯记肯背的学生就会记了新的,忘了旧的,或前后混淆。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我设计了让学生回顾形容词三种形式的用法和区别,举出例句,形成知识网络;并考虑用相应的记忆策略把这些知识点简化记忆,最后比比哪组的方法是最好的活动。?
听懂任务后,各小组马上行动了。我照例巡视观察。一开始,教室里很热闹,人人都在回忆归纳,并边说边在纸上写例句,写好后教室里声音静了许多,我适时提醒:“Don"t forget to find a good way to make them easy!"我知道这是个较难的任务,好几个人眉头紧皱,嘴里嘟囔着:“想什么方法呢?”我点拨:"Such as a rhyme, a table and so on. If you can"t, you may also use your own words."大家有所启发,打算编小诗的开始七拼八凑起来,大家你一句我一句,有说七个字一句的,有说八个字一句的,不合要求的便修改,有认为这样改好的,有认为那样改好的,争的脸红耳赤,最后少数服从多数。打算编表格的在纸上划了格子,讨论着怎么填。有2个小组怎么编也凑不成一首小诗,泄气了。我赶紧打气:“你可以用自己的话,你觉得怎么记得牢就怎么记,反正这方法只要适合你就行!”有2个小组各编了一点,最后两组合作了。有了眉目后,教室里气氛重新热烈起来,每组都有人执笔写讨论的结果,连一些平时最不爱讲话的同学也受了感染。不时爆发一阵欢快的笑声,朗读声。交流结果,下列两组被判为冠亚军。
⑴没有比较用原级,两者相比比较级, 三者以上最高级。Very 词后用原级,Than句子比较级,The字在前最高级碰上of 和in短语,千万别忘最高级。
⑵ 名称 范围 标志词
原级 =1 Very,so
比较级 =2 Than
最高级 》=3 In,of短语
这两组同学高兴得拍起手来,有一个还拥抱了同桌。当我带着佩服的神情夸奖他们,说要将他们的作品介绍给其他老师、班级时,他们脸上充满自豪。大家在评判时已品味了两个作品,再齐读一遍,基本都能背了。我再出示几道练习题,有几位中差生做得比往常快,做好后显出“我会做”的得意神情。我观察到班中最懒、英语最差的王某也做对了多数题目。
(分析:研究性学习目的之一是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认知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习得的关键是理解,而理解的实质是学生弄清新旧知识的关系,形成认知结构。上述“归纳用法、写例句、形成知识网络”的活动促进了理解,巩固了知识,是一有效的学习策略;而“简化复杂的知识点巧妙记忆所学内容”的活动是一种认知策略的学习,学会这种策略对学生今后的各科学习影响巨大,终生受用。从效果来看,两种记忆方法虽略显粗糙,但已是学生积极思维的结晶,迸射着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火花。为学习后面单音节副词及多音节形容词、副词三种形式的用法铺平了道路。且学生讨论的气氛、笑声、表情、拍手拥抱等动作无不体现出探究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促使其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三)运用中“使用规则”的探究活动 在这块中,我让学生先联想生活中哪些时候会用比较级、最高级,并让学生根据其用法,编对话或说一段话进行free talk。?受刚才快乐、自信的感染,大家积极性很高。我规定每位组员须向组长汇报,组长向组员汇报。挑组中最好的在班内汇报。一开始,很多人自顾自说,有些则两人商讨。不一会儿,有人汇报了。我发现有照着我引入的例子说的;有“投机取巧”照前一课Drill
3改几个字,增个最高级说的;有偷懒的只说:“I"m tall, you"re taller, he"s the tallest."我不太满意,提醒大家尽量说得内容多一点,可参照先前回答的在borrow sth.,
buy sth. in a shop ,have a contest, visit a museum等情境中较多运用形容词的三种形式的回答,很多同学已在这些方面开动脑筋。班中最调皮的男生徐某在拿同组女生开玩笑:“胡某is taller than王某,王某is fatter than 张某,王某 is the fattest pig in our class."惹得那女生很生气。我忽然灵机一动,何不让他根据班中实际编个谜语让大家猜“这是谁”,便去点拨……最后交流时,徐某的谜语竟然最受欢迎,谜语如下“She is sitting in the first line in our class. She is very tall and nice. She is taller than 王某,but is shorter than 李某。She is thinner than 陆某,but she isn"t the thinnest one in her line. Who is she?"大家扭头看着第一排,七嘴八舌猜,掀起了本课的又一高潮。徐某自豪无比,我则趁热打铁,让大家回去各编一个有比较级、最高级的谜语作为家作,明日课上大家猜谜。?
(分析 :课堂上难免会有偶发事件发生。如处理不当,会影响教学。因此,把徐某的“调皮”用在正道上,我觉得很开心。他的谜语不仅创造性地发挥了所学知识,使他大获成功体验,而且带动了课堂气氛,这对他今后的英语学习定会带来积极影响。另外,我发现探究活动只有与语言学习的规律:“大量输入后才有输出”结合,才会产生良好效果。效果显示:学生的运用较大程度地受前面输入的影响,模仿的成分居多,能创造性地运用的较少。他们都会运用,但质量有高低。看来,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语言能力的形成也非一蹴而就,今后留给我探索的路还很长……)
这时,下课铃响了,学生还意犹未尽,有同学说怎么这节课这么短。我注意到下课后好多同学马上练起编谜语来,嚷着让别人猜;有一个大声念起自己组总结的小诗来,旁边几位紧随附和……?
(分析:从课后反应看,多数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形成了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基本达到了探究性学习的目的。这让我觉得特别快乐。)?
三 、反思?
1、教师在探究活动中的主导作用非常重要。体现在对教材的钻研、教学过程的设计、情感的激励、探究学习氛围的营造等各方面。如在本课中,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出现了拍手、拥抱、欢笑等场面;在讨论热烈时,课堂似乎有吵闹之嫌。以传统眼光来看,会觉得学生纪律不尽人意。但如在当时对这些行为进行批评,会打击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因此,只要学生的确是在积极参与活动中出现上述情况的,教师可宽容待之,营造出宽松的探究气氛。教师还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在学生思维受阻时巧妙引导,思维活跃时适时激励,有了思维成果后适当奖励……要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关键是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
2、要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本课我是抱着尝试的心态上的。设计时考虑到学生基础差,接受能力弱的特点,特意选了比较级、最高级这一较简单的课题。原先担心学生讨论时不热烈,思维不够活跃等。想不到课上竟出现了好几个出人意料之处:
A、发现为何在最高级句中有用in,有用 of 短语的。B、用小诗等总结出记忆规律的。C、运用时形式的多样性……。这些让我认识到每个学生都蕴藏着充分的发展潜能,关键是教师如何开发。?
3、我将本课与平时教法相比,觉得运用探究方式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密度更大,更易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策略。本课80%左右的时间是学生活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得到了发挥。小组学习的形式,又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这在编儿歌等过程中表现得特别明显。其中,最大的不同是学生的情感体验。从发现规则时的喜悦,到巩固规则时的兴奋,运用规则时的大功告成,学生体验到了探究学习的快乐。而这种体验,又促进了学生外语学习的积极性。他们下课了还不想休息,仍想着编谜语等活动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真正达到了外语教学“激励情意”的目标。?
4、在本次尝试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如何管理课堂,做到“放”而有“度”,“活”而不“乱”?如何在探究活动中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如何利用小组群体力量,使那些对学习不感兴趣、成绩差、注意力不集中的同学也至始至终较积极地参加探究活动?其中如何将研究活动设计成既符合外语学习理论,又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知识能力水平,是我感到最困难的。另外,我尝试的是语法教学,在词汇、课文等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能否可行,还待研究。
【篇3】初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学校组织了一次优质课竞赛活动,一堂课下来,感触颇多,以下对本次活动进行简单的叙述。
一、教学背景:在新课程理念下,英语课程教学目标及教学评价等方面都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引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堂成功的课,应该让学生掌握主动权,教师只是充当促进者、合作者、引导者等多种角色,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体现,自然就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也就是对英语的兴趣,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二、学生分析:农村的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但只要提起他们的兴趣,进行简单的小组对话或小组活动时,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参加,大胆参与课堂活动,同时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树立信心,在鼓励中也敢于表达。
三、教材分析:本课是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9whenwasheborn?sectionB1a-2c本节课的目标是
1.学习并记住本课时的单词
2.用形容词来描述人的特征
3.听力练习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合作精神和合作意识。
四、课前准备:课本、歌曲、带图卡片、小黑板、磁带和机子
五、教学设计
Step.1Greeting
和同学们打招呼,并提出本节课各小组间将要进行一个竞赛(简要说明比赛规则)。优胜组将得到神秘礼物。教学意图:开门见山,激起学生竞争意识。
Step.2Warmingupandlead-in
1.首先通过一首歌来导入新课,当《别看我只是一只羊》的音乐欢快地响起,学生们仿佛回到了童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脸,一曲结束,我趁热打铁,适时提问:你知道这首歌吗?都讲得是些什么故事呢?喜欢他们吗?为什么喜欢?(学生对熟悉、喜欢的东西都有话可说,并乐意去说,因为喜羊羊很聪明……美羊羊很……等,通过提问引入单词famous,outgoing,talented
2.学习并讲解单词,同时通过一个小游戏反复操练,朗读,以达到掌握单词的目的,同时各小组竞赛。
教学意图: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引出本课教学内容
Step.3Presentation
1.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单词,发现他们的共同点――形容词。这些单词都是用来描述人的,此时教师出示一张图片(周杰伦)引导学生用相应的单词来形容他famous,outgoing,talented…
2.让学生看到课文56页SectionB1a。看到这4幅图片。Whatdoyouthinkofthem?让学生用相关单词描述并用自己的语言谈论图片。
3.老师拿出更多的图片(精美的图片马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分小组让学生练习,学生小组讨论后,让小组推荐学生表演对话(对话比较简单,大家都比较勇于发言)。并对学生进行相应的鼓励和评价,
为本小组加分。
Step.4Listening
1.导入YaoMingismyfavoritebasketballplayer,Iadmirehimsomuch.Whodoyouadmira?Twopeoplearetalkingaboutpeopletheyadmira.Let’slistentothemcarefully.
教学意图:承上启下导入听力。
2.播放磁带,完成1A,2B部分,然后让学生回答相应问题并订正他们的错误。
3.再听并复述句子(强化听力的效果)。
Step.5Pairwork
1.教师出示一个表格,
AdmireWhoBornWhenshewas……
MidoriAfamousviolinistIn1971ShetouredtheU.S
LauraAkindandlovinggrandmotherIn1932ShestartediceskatingShebecomeaskatingchampion
2.让学生完成填空,并订正答案
3.根据表格编对话。学生可以用下列句子提问:
Whodoyouadmire?/Who’sshe?/Whenwassheborn?/Whendidshedo?
4.结对练习,学生两人一组练习对话
5.拓展对话,拿出教师提前准备的卡片,用卡片上的信息对话,并检查相应的小组。
教学意图:直观的教具和卡片让学生操练语言容易许多
Step.6Summary
1.总结本节课的单词和相应句型。
2.公布对抗结果。(学生为自己的胜利而欢呼,感受快乐和成功)
Step.7Homework
用本节课学到的形容词,描述和谈论自己喜欢的明星等人物
六、教学反思:针对上述教学设计和具体的教学活动,本人事后有以下几点思考:
1.通过学生耳熟能详的歌曲导入,能让学生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激发兴趣,并快速地进入课堂角色。
2.竞赛是学生比较喜欢的学习方式。以竞赛形式贯穿整个教学活动是该部分教学设计的亮点。在竞赛过程中,学生反应积极,讨论热烈,思维活跃,竞争激烈,教学效果比较令人满意。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配合直观教具――卡片,小黑板,使学生直观易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穿插游戏,让整个课堂气氛活跃,不知不觉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习知识,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4.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并合理安排学生的小组合作活动,让他们在合作探究中共同提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篇4】初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设计理念〕
以任务为中心的任务型语言教学是目前交际教学思想中的一种新的发展形态。它倡导“在做中学,在做中用”的教育理念,将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运用学习任务组织教学,强化了语言实践的过程,充分体现了语言的交际本质。 “新目标英语”是一套好教材,然而,在我们的英语课堂上,实施任务和开展活动具有很大的挑战性,需要在实际操作中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并要根据学生的环境和接受能力来开展行之有效的任务和活动。同时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帮助解决教学难题。这样,既能为学生创设真实可视的英语学习环境,也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为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Section A 。学习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学习有关人物特点的单词:tall, thin, short, heavy, calm, wild, long hair, short hair, outgoing, quiet, funny, serious, smart, athletic, ect.
2、学习人物比较的重要句型:
(1) Pedro is funnier than Paul.
(2) Tina is taller than Tara.
(3) Tom is more athletic than Sam.
3、掌握语法点:the comparative and superlative degrees of adjectives (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
〔学生分析〕
1、利用多媒体课件上英语课,学生视听感受明显,表现出极大兴趣,在欣赏和享受中学习,学习效果很明显。
2、学生以前已经学过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但掌握的强度不够,对单音节和多音节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表达上总是出现错误。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掌握用正确的语言结构表达人物特点和人物比较。
〔教学目标〕
1、谈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指导学生学习有关人物特点的单词、人物比较的表达及语法知识点“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
2、学生根据班级的真实情况,采用“名人专访”、“公众投票”、“明日之星”的游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3、通过学习本课,增强师生、生生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
4、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
Step 1 Lead-in
T:I have a sister. Can you guess what she looks like and what she is like? (Show them you are waiting.)
S:She is tall. /She is thin. / She has long hair./She is easygoing./…(Students use their imagination and express themselves freely.)
T:Let’s look at our photos. (Show them on the screen.) Please talk about us.
S:She is shorter than you. /She has shorter hair than you. /She is thinner than you. /… (Students get information from the photos.)
T: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Lead in the class subject.)
〔 1、平时师生间接触多,但学生与老师的家人接触甚少,利用学生的心理和想象空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师生间的相互了解。2、了解学生对已学过的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掌握程度,为下一步巩固学习做好铺垫。〕
Step 2 Revision
1、Revise the adjectives describing people’s appearance and personalities:
Divide the class into four groups and have a competition. See which group of the students can get as much as possible. Write down on a piece of paper prepared before class. (Students must collect them before class.)
2、Show some photos about famous persons and talk about their personal traits, using description words, such as short hair/long hair, curly hair/straight hair, tall/short, heavy/thin, funny/serious, outgoing/quiet, smart/foolish, beautiful/ugly, intelligent/lazy, friendly/unfriendly …etc, on the screen.
〔1、复习已学内容,自然延伸到新课学习,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2、开展竞赛活动,既可调动课堂气氛,又可提高求知欲望,一举两得。〕
Step 3 Presentation
1、Learn some new words about personal traits: calm/wild, athletic/weak, using the pictures of 3 pairs of twins in Section A.
T: Who is calmer, Tom or Sam?
S: Tom is calmer than Sam. Sam is wilder than Tam.
Tom is more athletic than Sam. Sam is weaker than Tom.
2、Do Section A-1a.Match each word with the opposite. Check the answers.
3、Get students to introduce the rules of the comparative and superlative degrees of adjectives.(Show them on the screen.)
〔1、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和网络资源,进行词汇教学,词不离句,形散而神不散。2、让学生归纳总结语法知识点,因势利导,有利于开启思维,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特点。〕
Step 4 Listening
1、Listen to the tape and number the pictures in 1b.
2、Listen to the tape and complete the chat in 2a. Listen again and fill in chat in 2b.
3、Check the answers.
〔听力训练既是对知识的巩固,也为下一步的任务输出提供了输入材料。〕
Step 5 Practice
Task 1: Interview famous persons(Pair work)
1、Demonstrate the activity with one student. (Imagine he/she is a famous person. The teacher acts as a reporter.)
eg.T: Hello, Susan. May I ask you some questions about your family?
S: Yes.
T: Do you have a brother or a sister?
S: Yes, I have two brothers and one sister.
T: Who is taller, your sister or you?
S: I’m taller than my sister.
T: Who is the most athletic of you?
S: My oldest brother.
(Show an example on the screen.)
2、Ss work in pairs. Then ask some pairs to act them out in class.
Task 2: Public vote (Group work)
1、Divide the class into 4 groups and then work in groups. Fill in the chat.
In class Name
Who is the tallest?
Who is the shortest?
Who is the heaviest?
Who is the thinnest?
Who is the most outgoing?
Who is the most athletic?
…
2、Each group choose one student to do a report. Show the results in class.
Task 3: Super star (Individual performance)
T: Suppose you are a super star in the future. What will you look like and what will you be like?
S: I’m better than now, of course.
1、Show an example on the screen:
I want to be a super star. Now I’m tall. Later I’m taller. Now I’m a middle school student. Later I’m a college student.…
2、Get Ss to design their future and have a free talk.
3、Ask some Ss to share with others.
〔1、设计的活动既突出互动合作,又体现个性化发展,有利于调动各个层面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位同学的参与意识。2、活动的主题难易顾及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操作具有可行性。3、教师导演,学生主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积极能动性。4、“名人专访”、“公众投票”、“明日之星”这些活生生的生活场面,活现在课堂中,完全改变了以往“直截了当向学生传授语言”的传统教育模式,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
Step 6 Reading and Writing
1、Teach “look the same”、“look different”、“ be as good as”、“be not as good as”、“a little”,using some pictures and comparing some Ss in class.
2、Ss read the article. Then read the statements (1-5) about the article. Write “T”、“F” or“DK”.
3、Check the answers. (Ask Ss to give reasons.)
4、Ask Ss to write another letter.
T: You are Isabel now. Write a letter to reply Liu Li. Talk about the same and different between you and one of your friends.
5、Choose two or three to share the replies with the whole class.
〔1、这一环节是基于听说训练之上,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在课堂内强化目标语言。2、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既有效地控制了难易梯度,又不失时机地为学生创造了互相学习的机会,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能力。〕
Step 7 Consolidation and Sum-up
1、Give Ss a chance to sum up what have learned in this class.(Ss can talk about it freely.) Then T makes a brief sum-up.
2、Get the Ss to do some consolidation exercises. T goes around and gives some help to Ss.
〔1、让学生来做课堂小结,抓住了学生“敢于开口说英语”的心理,突出主动学习的重要性;教师作综合陈述,犹如给学生一颗定心丸,给学生增添了信心。2、强化练习,重点训练听写能力,进一步巩固本课所学内容。〕
【篇5】初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在新课程理念的背景下,英语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由传统的关注老师的“教”逐步转变成研究学生的“学”。如何让学生有兴趣地学以及如何教学生高效地学成为我们一线教师的研究问题。根据单元特点,我认为Unit7Teenagersshouldbeallowedtochoosetheirownclothes.的第二课时,即阅读课,本课时的学习是学生在学习完Unit5一般现在时的被动语态和Unit6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的基础上学习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学生已基本掌握被动语态的结构,所以能够比较容易的理解并掌握本课时的语法项目。但是本课时学生初次接触诗歌这种阅读题材,要让学生掌握通过学习诗歌这种有节奏、韵律的语言来提高阅读能力会有一定的难度。
1、教学片段一:
文本以诗歌为载体,语言教学目标是帮助孩子们巩固使用should(not)beallowedtodo句型表达自己的要求;能力教学目标是鼓励孩子们理解和欣赏诗歌,并初步尝试创造诗歌;情感教学目标是引领孩子们理解妈妈的爱,乐于向妈妈表达感激感恩之情。因此,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提前准备了歌颂母亲的歌曲和诗歌导入本节课。
评析:听歌(周杰伦的《听妈妈的话》)的时候,学生跟着一起唱,课堂气氛活跃,由于学生有话可说,加上前面的情景创设,学生很快进入状态,通过小组合作形式,学生互助和集体讨论,扫清了阅读障碍,提高了学习效率。通过本节课,我体会到了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前提是要围绕教学目标设置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活动和真实有趣的情景,使学生做活动中使用中学习,在使用中学习,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较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
2、教学片段二:
让同学们跟录音朗读小诗,一边跟读,一边揣摩、模仿,Ishouldbeallowedtold...目标句型在反复操练中得到巩固,原本枯燥的语音练习瞬间变得活泼、生动、有意义,朗读的过程充满了爱的温暖和乐学的情趣。
评析:在英语学习中,我们通常强调语音语调的模仿学习,诗歌也可以进行模仿学习。阅读过程中诗歌的重读和非重读,朗诵时的快与慢,都给诗歌带来了音乐律动般的节奏美感,可以让孩子们跟随朗诵慢慢领会。枯燥的阅读课,在优美的音乐中,让学生听录音跟读,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感受诗歌韵律。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还可以纠正学生的发音,感受英文诗歌的韵律。
3、教学片段三:
如小诗的第二部分,正是孩子们刚刚度过的年龄段和现在的样子,逆反的情绪比较重,嫌妈妈唠叨,有顶嘴现象。这部分设计成了活动的形式,让孩子们分别扮演妈妈和孩子的角色。
评析:慢班的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通过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教材内容与生活相结合,将部分内容以不同的形式展示给了学生,使知识的呈现方式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充分考虑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孩子们在角色的扮演中去感知妈妈的爱,反思自己对妈妈的误解,孩子们对小诗的内涵有了更高层次的认知,对文本的理解又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但这节课仍存在很多的不足,如:1、可以尝试让孩子们试着去翻译一下小诗,让孩子们分享他们的翻译成果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孩子们学习语言的热情。2、教学语言稍快,如若放慢些会更好。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继续改进,争取更大的进步。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报告范文6篇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