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论文 > 教学管理 > 实验报告 > 正文

立体构成的实验报告(通用9篇)

【www.baozhen-education.com--实验报告】

【篇一】立体构成的实验报告

立体构成训练空间设计论文

一、商业空间设计的特点

商业空间设计是室内环境领域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是公共空间中最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种。其包含四大基本特征:第一,商业空间具有一定的展示性,通过商品的展板、展台激发顾客的购买兴趣,设计者应创造出适应顾客心理的展示空间设计。第二,商业空间是一种信息传递的媒介,把最新型的商品信息传递给顾客,使人们参与活动时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精神快乐。第三,商业空间具有人流量大且复杂的特点,所以解决人流动线、交通流线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综上所述,在充分考虑商业环境基本特点的同时,设计者也应当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创造一个以人为主体、具有综合性生活机能的现代商业环境。

二、注重空间能力的培养

从最初的包豪斯,到如今各大院校纷纷开设立体构成课程,处处体现立体构成训练在当下仍然是非常重要的课程之一。包豪斯学院的诞生使设计教育纳入了一个良性而正规的发展道路,它有着许多颇具价值的教学理念。在伊顿的《初步基础课程》中,将培养学生的能力分为三点:释放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天分,重视材料和质感对学生的启发,了解创造性的构成原理。当下,许多院校仍在进行立体构成训练,如同济大学让学生做6×6×6厘米的立体构成训练,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学生练习4×7×7厘米的立方体组合等。在教学上,笔者此次训练方式与以往训练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别开生面——商业空间形体

形式主要体现在物体的"空间结构上,它决定着所构建物体的形态、布局及功能。形式是组成立体构成最主要的一个方面,本次设计课程以3×3×3厘米的方块组成8×8×8厘米的立方体,创造出立体构成的设计感,兼顾商业空间的实用性,同时要求空间具有灵活性、创造性、空间感,锻炼学生的感知觉能力。

(二)形形色色——材质丰富呈现

立体构成课程的材料是多元化的,例如泡沫、卡纸、石材、木块、塑料、金属等,这不仅体现的是建筑空间的质感,同时可培养学生对材料的再次利用。大多数学生以3×3×3厘米的泡沫方块或卡纸做成的方块为主,加以颜料上色,或者半透明塑料板与卡纸的结合、锡纸等。学生对于材料的创造表现不同材料纹理的结合碰撞,使得立体构成更为多变、生动有趣。便于学生在今后商业设计中使用材料时对新型材料的创造性、对环保材料的社会认知性都能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三)数不胜数——构造灵活多变

相较其他院校的6×6×6厘米而言,8×8×8厘米的立体构成讲究空间的多变、复杂,更高要求的思维灵活性。在500多个方块中,包含各种组合,以单个方块为单位,或以两个、三个方块为组合,进行两到三组的有序排列,设计组合成各种形式,由方块堆砌使其形成各种具有不同使用功能的空间。运用到商业空间中,既能让人们在浏览时保持其基本的人流动线,又能使人感觉空间扩大,改善体验环境。

(四)争奇斗艳——色彩各具特色

制作过程中,在色彩体现方面学生多以单色、多色为主,或者同为互补色或相近色来制作立构作品,互补色更能突显作品效果,同时也能吸引注意力,而相近色则强调的是统一协调的关系,多色的作品则是以活力的、丰富的色彩感取胜。在商业空间设计上,颜色在分布时应具有方向性、渐变性,使得空间多变且不繁杂。

(五)有无相间——空间合理利用

在建筑或是空间设计上,强调的是建筑的空间关系,整体与个别、单个与多个之间的联系。在设计时,从抽象的点、线、面、体的基本形态入手,考虑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打造立方体中所形成的空间,同时考虑空出的部分与实物的协调关系,让作品实体与虚体、阳与阴都能表现出特有的效果。在商业空间布局上,应分析空间的流线分布,从底部到顶部、从建筑外到空间内部,有良好的人流分布走向。

(六)浮光掠影——光影突显氛围

光感反应是人们在观察事物时最容易吸引眼球的一种视觉效果,通过物理灯光投射所产生的明暗变化后,所照射的物体面与面之间具有更鲜明的对比效果,增强物体的空间感、立体感、透视感,也使得空间更具有表现力。同时,在光感表现时,除了会产生明暗的变化外,不同强度的光感也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如在一间咖啡厅,设计较为幽暗的光感色调,空间会显得更为安静、优雅,而在一处办公空间设计时,选用较为明快、亮堂、高强度的光感效果,身处内部的人们也会更加提起精神、加快节奏的处理事务。

三、结语

本文从商业空间设计角度,从立体构成的训练价值解析室内的空间设计,包括材质、色彩、空间等,使学生在训练时的感受更加直观化、形象化。同时,在空间训练中,通过在教学中立体构成与商业空间训练相结合的独特方式,以求达到学生学习立体构成课程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效果,为日后学生融入社会打好基础,从而完成商业空间设计训练的目的。

【篇二】立体构成的实验报告

立体构成教学计划

【教学重点和难点】

立体感觉和空间构型。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时数】60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章 立体形态概论

一、立体构成的涵义

二、立体构成的概念

三、立体构成的起源

四、立体构成的三个条件

第三章 立体形态基本元素

一、形态的本质分类

二、形态的空间意识

三、形态的构成元素

第四章 立体形态材料构造

一、立体形态材料加工

二、立体形态制造工艺

第五章 立体形态形式感觉

一、立体形态感觉

二、立体形态形式

第六章 立体形态综合造型

一、几何形体构成

二、抽象形体构成

三、装置观念构成

第一章 立体形态概论

一、立体构成的涵义

立体构成是现代设计领域中一门基础造型课,也是一门艺术创作设计课。作为研究形态创造与造型设计的独立学科,如何才能尽快理解并掌握这门课程呢?首先,我们要明确它的实质内涵,才能做到行之有效。学习这门课程的重点,大致有以下五个方面:

1) 首先,它是以抽象的形式语言去表现社会现象和自然形态。在现代艺术美学中,这种构成的抽象美是传统艺术具象美的升华,是人类在总结了历史美术的发展规律基础上产生的;

2) 培养三维立体感觉,把握物体的体积量感。对各种形态的造型进行“简化”,以最简单的方式简化到几何形块中去,用立方体、圆锥体、球体、矩形体等形状来塑造实践。

3) 掌握立体形态中最基本的元素:点、线、面的造型手段。因为任何形体都可还原到点、线、面的构成中,并且从分割到组合或从组合到分割地去变化进行。既可表现形态造型实体,又可表现实体中的空洞虚体,

4) 运用综合材料,选择加工工艺,把握形态传递方式。从而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

5) 从造型审美形式拓展到装置观念设计。甚至还可以向造型之外更为广阔的领域渗透,融进数学、力学、文学、哲学、宗教、戏剧、音乐、电影等各种门类之中。

二、立体构成的概念

立体构成也称为空间构成,立体构成是以一定的材料,以视觉为基础,以力学为依据,将造型要素,按一定的构成原则,组合成美好的形体。它是研究立体造型各元素的构成法则,其任务是,揭示立体造型的基本规律,阐明立体设计的基本原理。

立体构成是由二维平面形象进入三维立体空间的构成表现,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的是:它们都是一种艺术训练,引导了解造型观念,训练抽象构成能力,培养审美观,接受严格的规律训练;区别的是:立体构成是三维度的实体形态与空间形态的构成。结构上要符合力学的要求,材料也影响和丰富形式语言的表达,立体构成是用厚度来塑造形态,它是制作出来的。同时立体构成离不开材料、工艺、力学、美学,是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体现。

立体构成通过材料、结构将形态制作出来,这与产品设计相同。立体构成只要变化一下材料本身就可成为产品。立体构成的原理已广泛地应用于工业设计、展示设计、环艺设计、包装设计、POP广告设计、服装设计等领域。

三、立体构成的起源

20世纪初,在印象派画家塞尚的方块风格和高更的原始主义神秘感召之下,一批反叛之士拉开了现代艺术的序幕。他们纷纷阐述自己的艺术观点,并强调个人内心世界联想,颠倒时序和空间,形成了一股现代意识潮流。其中最初的艺术流派是:原始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结构主义,达达主义和风格主义。

四、立体构成的三个条件

立体构成的因素,就宽泛意义而言,可分为视觉基本特征(关系因素)、环境条件(必要因素)、形态本身(对物像——条件因素)这3个方面。

1、视觉的基本特征

任何造型都是服务于人的。人的视觉条件具有特征性,涉及到视觉效应,而视觉效应往往与人的生理、心理、情绪、文化背景等有着紧密的联系。

人之所以能辨认某形状的存在,除了物体本身的外在因素外,全凭借人有着功能健全的视觉器官,通过视觉器官将形象反映于视觉中枢。但由于人的视觉器官的晶体结构并不完美,也使人在辨认形态的过程中,会有盲点、错视及错觉的现象发生,致使人所见的形态与物体本身的真实面貌有一定的差距。由于视觉的生理组织往往影响到视觉现象的准确性,因而成为辨认形态的表象的关键因素。所以探讨立体构成必将涉及人的生理与心理问题。

2、环境条件

在环境条件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为光、色彩、明暗、距离、大气等,它们都会影响视觉的判断。

光线与色彩是构成形态的必要因素。它不仅是视觉辨认的主要媒介,而且也是形态作用于人们的生理、心理的机能因素。人们看到的色相,是物体受到光线照射反射的结果,没有光线也就没有色彩的存在,同时也由于光线反应的强弱而有“明度”的差距。为了使人能知觉出浮现与背景的物象,形态本身的色彩、明度、应该和背景的色彩、明度有着最起码的差距,这样才能观察其存在、事实证明、光线、明暗、色彩与形态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3、形态本身

我们常说的对象物,主要是只形态。而想台的内在本质的因素,主要指形态自身所具有的机能、结构哦、

组织、内涵等,这些都是物体外在的现象成立的条件因素。

在立体构成的教学中,首先要使学生了解形态的分类、造型的发展、中华民族自身在造型上形成的特点、这一特点与西方民族在造型创造上的区别,较为基本地掌握立体构成的要素和这些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只有把握这些关系,才能由感性入手升到理性的分析。

第二章 立体形态概况

一、现代构成雕塑

1.超现实主义(Superrealism)二战之后,现代雕塑中超现实主义就像是黑暗之后的黎明曙光,引亮了艺术界。众多的艺术家憧憬着神秘的诗歌、梦中的世界和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境界。这些作品的特征大致是没有五官表情,朦胧状态和骨架式的构成。

2.集合艺术(Assemblage)美国的构成雕塑、废品雕塑在20世纪50年代起成为主要方向。评论家们把这种用现成品和废旧的材料,通过组合装配而成三维作品,称为集合艺术。

3.抽象表现主义(Abstract Expression)取用战后废弃的金属材料雕塑造型的另一流派是抽象表现主义,抽象的艺术在美国20世纪60年代已成为文化的主流。艺术评论家肯定了这种纯形式美的价值并称之为“前卫艺术”。

4.动态艺术(Kinetie Art )作为工业时代的回应,在金属构成雕塑的大潮中,动态雕塑也是其中一员。他们追溯继承40年前的未来主义、机械美学。对新的工业文明、速度、空间、材料和运动形式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5.波普艺术(Pop Art) 由于抽象艺术的文化垄断已成为新的权威,针对这种抽象中的“自我”概念,波普艺术诞生了。

6.极少主义(Minimalism)它和波普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处。他们都取消抽象艺术中的“自我表现”,也都用现成品来表现,强调作品中的“客观性”。唯一不同的是,波普艺术使用的是社会提供的图像,而极少主义拒绝社会图像在作品中存在。

7. 大地艺术(Earth Art) 后极少主义艺术的另一个流派是大地艺术。他们将艺术搬出画廊和社会,安放在空旷的大自然中,使之成为巨大的、固定的地景。把艺术搬到荒野去的目的意义,首先是改变了以往艺术行为只是在博物馆室内封闭的空间里的观念,其次目的是由现代世俗的社会,联想到原始宗教行为的神秘领域,意义在于呼吁挽救环境和挽救祖先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

二、后现代装置艺术

如果说立体构成与现代构成雕塑有着直接的关系,那么它和装置艺术也有着间接的联系。

装置艺术(Instal Art)又称“环境艺术”,在当今西方的艺术中已成为艺术家们热衷于表现的形式。它广泛存在于公共环境和室内建筑中,又展示在美术馆、画廊和许多媒体上,还在许多高等艺术院校教学上占据重要位置。它不受艺术门类限制,拥抱兼容造型之外,去表明人类的思想观念,已成为后现代艺术的象征。而今,我们学习立体构成这门课时,如拒绝发掘装置这个“宝藏”,似乎是一种损失和遗憾。

第三章 立体形态基本元素

一、形态的本质分类

立体构成中,形态元素的研究很重要。形态不等于形状,它是指立体物的整个外貌,由无数个角度、体面形成的形状,所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概念体。如果对自然界各种形态详加注意,从微观到宏观,还涉及到造型与环境之间的空间形态关系。形态的分类分为自然形态和人工形态两方面

二、形态的空间意识

什么是形态的空间意识?立体构成中除了造型形态的实体之外,还有一种虚拟的空间形态。这种空间形态几乎涉及一切艺术设计领域。中国古代老庄哲学中就十分强调“空”、“无”的美学观念,认为“无”形比有形更富有表现力。中国古典建筑中最讲究通透,这种内外合一把建筑的实体与空间自然融合的方式,可以丰富空间的层次和对景物的情思。

三、形态的构成元素

1.点的元素

点是立体构成中最基本的元素,它具有求心性和醒目性,在视觉艺术信息的传达中总是先取得心理的表象。点的体积有大有小,形状多样,排列成线,放射成面,堆积成体。点的空间表现:空为虚,实为体,两点含线,三点含面,四点含体。

2.线的元素

立体构成中线的语言是非常丰富的。就线的形态而言有粗细、长短、曲直、弧折之分;断面又有圆、扁、方、棱之别;线的材质感觉上有软硬、刚柔,光滑、粗糙的不同;从构成的方法看有垂直构成、交叉构成、框架构成、转体构成、扇形构成、曲线构成、弧线构成、乱线构成、回旋构成、扭结构成、缠绕构成、波状构成、抛向构成、绳套构成等。

3.面的元素

面的形态元素,在几何学中是线的移动的形态,也是由块体切割后而形成。面的感觉虽薄,但它可以在平面的基础上形成半立体浮雕感的空间层次,如果通过卷曲伸延,还可以成为空间的立体造型。

第四章 立体形态材料构造

在三维立体造型中,对材料的研究与使用非常重要。材料的种类很多,各种材料的材质、性能、形状会给人的视觉心理上产生不同的感受。

材料的构成可唤起时代的联想,如: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钢铁时代、塑料时代与合金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材料还在不断出现,丰富的材料也带来了丰富的信息,使材料的构成具有造型的生命力。既可在构思计划后去寻找符合需求的材料,也可先有材料,采取“相面法”审视材料,在玩赏之中得到灵感的升华。尤其是对现成品和废品材料的使用上更是如此。

一、立体形态材料加工

将各种材料按线、面、块 分类,然后进行加工制作。其造型手段大致有以下几种步骤:

1.破坏与解构是对原型原材料的初加工,也称“减法创造”。

这是人的有意识行为,形成一种特殊效果,给人的视觉新刺激。

2.组合与重建

将简单形体或是破坏、拆散后的材料重新连接组合,创造一个新的整体造型。这种手段也称“加法创造”,

3 .变形与扭曲

这是将规则的实体造型或原材料进行异化变形处理,使单调冷漠的形体变成复杂生动的形态,使平面形态变为曲面形态、凹凸面的形态,使立体造型更为丰富。

二、立体形态制作工艺

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制作方法,同时,材料又决定了立体构成的形态、肌理等视觉效果。下面列举几种比较适合在课堂中加工的材料,具体如下:

1. 纸类材料

纸是最方便、最基本的材料,它具有优异的定形性和可塑性,价格便宜,工艺简单,是学习立体构成的理想材料。纸的工艺有折纸、纸雕和纸塑三种。

2. 泡塑材料

泡沫块是立体构成练习中最方便的材料。

3. 布绳材料

各种布绳材料都是软性材质,可以构成千变万化的“软雕塑”造型来。表现手段有:折叠、镂空、包缠、剪切、抽纱、编织、系结、缠绕等。通过这些不同的手段,可以体现出二点五维半立体浮雕感和三维立体的装饰造型。

4.竹木材料

如果说纸、布是人工的造型材料,那么竹、木、藤则是天然的造型材料。其优点是加工容易,质量轻,既有硬性,也有柔性,拉伸强度大,外表美观。但由于竹、木是有机体,会扭曲胀裂、变形,因此加工时要注意适应材料特性,并可上蜡或油漆以防腐

5.泥石材料

这里指在立体构成练习中,使用较为方便的一些材料,如雕塑泥土、水泥、石膏粉、滑石粉,还有砖、瓦、沙、石等材料。这些材料除了本身的加工成型工艺之外,还可以与其它材料混合使用,使立体构成的造型充分体现出综合材料的表现力。

6. 金属材料

金属造型的形式变化丰富,也精致美观。这是因为金属有光泽、有磁性、有韧性、有较强的视觉感。金属的种类很多,但一般在立体构成与雕塑的联系中常以钢、铁、铜、铝、铅为主。金属材料的成型是以线、棒、条、管、板、片等形状。加工的工艺由于条件设备所限,基本上是五个方面,即切割、弯曲、打造、组接、抛光。而且由于教室场地狭窄,作品尺寸一般不宜过大,追求的是小巧精致,如同雕塑小样

7.废旧材料

废旧材料指现代工业中的各种垃圾,如:包装盒袋、各种瓶罐,竹、木、布、绳、碎玻璃、塑料的边角料及废五金材料、废机器零件等等。除此之外,还指各种废弃的轻工业产品、生活用品和现成品。然而,就是这些垃圾,却成为立体构成、雕塑装置中的“宝贝”,成为后现代艺术里的经典“垃圾文化”。因为,各种垃圾的形态结构、材料肌理和视觉语言都能触发我们创作的动机和灵感,所以,我们在进行这门课程时,首先要到废品收购站或铁工厂去,寻找材料,寻找灵感。有了这些废旧材料,通过“相面法”创作构思也就随即而来。

第五章 立体形态形式感觉

在立体构成与雕塑、装置的造型中,怎样才能体现出美的感觉?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心理的感觉,二是形式的法则。心理感觉就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是由感觉所受的刺激引起视知觉的兴奋传导,并且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对象的。比如:对点线符号的心理感觉,音乐家从中感觉到乐感,舞蹈家看到的是动作舞感,而雕塑家感觉到的则是造型中的美感。这说明了只有具备一定的审美知识,才能在符号的刺激感应之下产生心理感觉。

一、立体形态感觉

1.量感

立体构成中的量感,从物理现象上看,可以理解为体积感、容量感、重量感、范围感、数量感、界限感、力度感等。而物体的大小、占据的.空间、秩序与方向、单一与整体、聚合与分散等这些问题,会使我们在构成的感觉中,要“量力而行”。比如说,在杂技中走钢丝、顶碗、顶坛、叠椅倒立等,这些在表演之前都有“掂量”的适应感觉过程,有了这种量感,才能将表演发挥得极至。量感的另一方面受心理因素影响。

2.运动感

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但在人们的感觉中总把那些不可视的运动缓慢的物体当作是“静止的”。正因为如此,艺术家的兴趣与追求,就是要去表现那些“静止的”形态中的潜在内力变化关系。通过对物体材料的变形变质,去强调物体运动变化的本质。

3.空间感

我们多处谈及到空间表现问题。我们已知,在实体内的通透形式叫内空间,在实体外部与空虚的环境表现方式叫外空间。在这里主要指空间给人的心理感觉。这种空间心理感觉是来自于形体向周围的扩张而产生的。

4.肌理感

肌理感在造型的表现中也很重要。它可以丰富造型,加强立体感和质感,尤其是在装置构成表现中,可以使物体形态达到以假乱真的逼真效果。造型中肌理表现,有天然属性的本质肌理,也有人为加工的肌理。肌理按造型特点,又可分为以看为主的平面视觉肌理和以摸为主的凹凸触觉肌理两类。

5.错觉感

错觉不单指视觉上产生的错误感觉,还产生在触、味、听和心理的错觉。“瞎子摸象”的故事就是在触觉中所产生的错觉。一提起魔术或立体电影,人们知道这是一种错觉的反映,但还是被深深地吸引着,这也是错觉感的功效。在立体构成和雕塑装置中,同样也可以让错觉感发挥其魔幻般的魅力。比如:利用光影、重叠、视点变动、空间进深、静止和运动等这些手段都能产生错视。

6.色彩感

色彩感在立体造型和环境装置里是否存在?重不重要?应该说,他们是唇齿相依的关系,仍然不可忽视。比如,从一件小小的工艺品造型上,除了观赏造型图案之外,往往其中的色彩也会给人耐人寻味的感觉。在大的装置构成中,更是需要色彩的变换,它可以增强心灵的感受,调节不同的气氛和意境。

立体造型中的色彩不同于色彩绘画和色彩构成设计,它是在普通的色彩学基础之上,因为它存在于三维空间中,要受到空间环境、光影效果、工艺技术、材质本身等多方面的制约影响。它不但在物理学方面对形态的表现起着作用,还在心理学、生物学方面对形态的感觉也起到相当作用。所以,在造型天地里色彩有着相应的审美感觉和独特的规律性。

二、立构形态形式

1.比例美

有关比例美的法则,经许多哲学家、美术家、数学家、心理学家的研究,在国际上一致公认为:古希腊时期所发明的黄金率1∶1.618长度比例关系,具有标准美的感觉,并还证明许多造型物体与空间,只要近似于这个数字,在视觉心理上就能产生部分与整体的比例美感。因而黄金分割率的实际应用为2∶3,3∶5,5∶8的近似值比例,即,矩形中短边与长边的比例为短边(a)∶长边(b)=b∶(a+b)。在整体与局部大面积比例上,也等于较大部分与较小部分之比,即,a大面积,b小面积,c整体,公式是c/a=a/b。

2.单纯美

单纯的含义是指构造材料少,造型结构简洁明朗,并非是简单和单调的意思。因为简单和单调的形体缺乏造型语言和内涵,而单纯美的形态能创造出丰富的信息内容和变幻莫测的立体造型。这就是追求单纯美的价值。如:包浩斯时期设计的几何型简洁化的产品,为什么至今还受消费者的欢迎?“IKEA”(宜家家居)的产品造型,就是延续这个单纯美的意旨设计的。

单纯美的原理一是将复杂的结构简洁化、秩序化,这是因为人的视觉心理比较容易识读秩序化的形态,二是将主要的结构特征突出化、强调化,这样可以引人注目,增强视觉感,这也是立体构成的基本原则。

3.平衡美

所谓平衡就是稳定的意思。在多种平面设计中都要求体现出这种美感。在立体造型中更是要强调这种法则,因为不单是在视觉上要有平衡感,在现实中还要有安全感和稳定感,所以在立体造型中平衡美的意义是双重的。它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两种,即对称、均衡(稳定)。

4.节奏美

节奏在音乐中就是节拍,有一种律动的美。在立体造型中就是秩序,有规律性变化美。

“节奏如筋骨,韵律似血肉”是指音乐中的强弱、快慢、长短、高低有序的曲调,在节奏的强化之下产生情调,唱之润之,琅琅上口,形成“韵律的美”。

5.韵律美

在造型视觉艺术中,线条的疏密、刚柔、曲直、粗细、长短和体块形状的方、圆、角、锥、柱的秩序变化、形式感和一致性则意味着“押韵”的概念,同样也产生“韵味”。音乐上有大调、小调之分。大调庄重、激昂,表现雄伟、壮丽的主题情调;小调轻快、欢悦,表现优雅、抒情的主题情调。由此看来,在造型视觉艺术中,大调稳定的符号在形体上表示方形、柱形、正圆形,在线性上表示直线与粗线的含义。小调不稳定、跳跃、变调的符号,在形体上则表示锥体、多面体和有机体,而在线性上则表现为曲线、斜线。由这些点、线、面、体的符号形象,在节奏的约束之下,造型中表现出静态、动态的趋势,也就形成了“旋律”的美感。

6.对比美

是通过两种不同事物的相对抗,在相对的矛盾中相异吸引,互相衬托而形成对立统一的现象,这种现象会在视觉心理中产生刺激的美感。

在立体造型中,为了使形态生动、活泼、个性鲜明,就可以运用对比的法则。对比的表现形式内容很多,有形体方面、空间方面、材质方面、色彩方面等等。在各类设计方面运用对比法就更多。然而,有时过于强调刺激缺少调和,形体空间就会显得杂乱。对比与调和的关系是:对比产生调和,矛盾的双方,越相近则越调和,越对比则越刺激。调和可使各要素之间相互产生联系,彼此呼应、过渡、中和。因此,我们在造型中,当突出对比时就要注意调和的一面。当过于调和、形态呆滞、缺乏生气时,又要辅以少许对比,使之真正形成对立统一的关系。

7.强调美

强调含有夸张的意思,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主题重点,让视觉一开始就注意到最主要的部分。运用强调手法要有节制,只能突出夸张一个重点,不能滥用,否则会喧宾夺主,以致失去审美价值。

8. 统一美

统一与调和的法则有相同之处,都是将矛盾对立的双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产生和谐。然而,统一可以理解为更完整,更确切。它使各种多样复杂的因素统一在一个完整、明快、圆满的意境之中,是完成作品的动力。统一除了在视觉上对造型的结构大小、色彩强弱、材料组成的整体风格分辨之外,还要在复杂的“感觉效果”上形成统一。这种“感觉”是由各种要素的特殊个性形成的,把这些复杂的个性要素统一在一个格调之中,这就是统一美的秩序原则。

第六章 立体形态综合造型

一、几何形体构成

在抽象形态中,几何形体块的造型是最基本的构成法。立体几何形的单独体可以分为:球体、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方柱体和方锥体等几种基本形体。可以是实心的单独体块,也可以是体现空间的空心体块。如果加以物理外力作用,进行拉伸或挤压,使这几种基本形态变形,便可以产生具有多种生命力的造型。让几何体块的增值或消减,再加以重构,是变形的又一种手段。如把这些相同的和不同的单体、综合体加以组合,将能变化产生出丰富的造型形态。

1.球体构成

立体造型中的球体,是圆点的放大,自然形态里的原始符号,它的美学价值象征着美满、团圆和凝聚力量。球体构成是自然形态向艺术造型的飞跃。

2.立方体构成

立方体有六个面、八个角点、十二个根边线。根据这种形态的基本元素,可以从中进行变形、分割、组合获得更多造型的构成形式。

3.柱体构成

柱体的造型有圆柱体和方柱体,又可以看成是放大的线和圆弧形的面。顶端平切为圆形,斜切为椭圆形。圆柱体的长短及不同的构成有着较大的潜在能力。

4.锥体构成

角锥体形状很容易让人想起原始石器时代的利器、哥特式教堂的尖顶和埃及的金字塔。锥体的造型特点尖锐刚劲,具有明确的指向性。

二、抽象形体构成

造型上除了几何形体的组合构成外,还有其它各种形态的综合构成。这些构成表现丰富、形式多样,还融合了造型之外的光学、力学、材料学、心理学等领域。所以,本章节把这些构成形式统称为“抽象形体构成”。

1.动态构成

现代立体构成中,动态构成是根据物理学中的动力因素构成。采用动态的造型方式很多,它可以依靠电力、机械力,风力、水力推动,还可以采取光的跳跃闪动。具体形式可以归纳为三类:a.支撑力臂式,b.盘旋滚动式,c.悬挂风动式。

2.力学构成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力学构成现象随处可见。它以各种稳定、平衡的模式体现,尤其是在建筑上,如:打桩地基,悬空的平台,圆形的拱门,大桥的斜拉索等。这些都是通过各种重心力、支撑力、拉力、压力、夹力来使建筑物稳定的,同时也给人的视觉心理上,产生一种“惊险”的视觉美感。

3.空洞构成

在现代构成雕塑中空洞、空间的造型形式是一种虚拟形态的表现,技法上从实体向虚拟空间的转换突破。“空洞”是在实体中钻孔打洞,构成“有无相生”的造型。“空洞”又是实体向外延伸的心理界定范围,并且可与周围环境形成一个整体的构成体。这种虚空的存在,充满着活跃的生命力。中国古代老庄哲学中的“大音无声,大象无形”就是对虚空境界美的崇尚。唐朝诗人杜甫有诗云“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明代也有诗“一琴几上闲,数竹窗外碧;窗外寂无人,春风自吹入”的妙句,都是虚空里想象生命力的虚构体现。现代雕塑大师亨利·摩尔,他的雕塑风格演变过程也是在这虚空的造型艺术领域里不断探索追求。

空洞的大小、位置形状能产生多种视觉心理因素。在具象模仿的构成中,空洞的概念可以是一个挖空的乳房,一个注视的眼睛。在抽象的虚拟构成中,它又是意象的产物,包容着种种联想的内容。

4. 空间构成

空间在立体构成的形式表现上,向外伸延拓展的部分称外空间,是以实体的界定空间和视觉容括的感觉空间二者合一的体现。

5.仿生构成

它是对自然界、生物界的一种模仿形式,经过夸张、简化、变形和秩序组合等创作手段,可以构成各种装饰美的人工形态。

6.软雕塑构成

所谓“软雕塑”,就是与硬质材料团块造型截然不同。它是以纺织品材料及各种化纤软性材质构成,造型表现的方式除了编织之外,还可用缠绕、扎系、折叠、包裹等种种手法创造。

“软雕塑”的形态是室内理想的装饰。它可以作为立体雕塑立放中间或是悬挂空中,也可以作为壁饰挂在墙面,还可以装饰布置整体空间。选用的硬性材料有:铁丝、钢丝、竹条、藤条、柳条等。软性材料有:毛线、布条、麻绳、线绳、塑料等。

7.光立体构成

随着时代与科学的进步发展,光立体构成的现象也越来越引起艺术家与人们的关注。从城市夜景,室外的霓虹灯、建筑、街灯到室内商场、宾馆、舞厅的装饰照明,从节日欢快中的彩灯组合、烟火,喷泉水柱的激光交叉光束构成到清静悠闲的灯光、灯笼、星火构成,所有这些光的构成表现,虽然没有造型中的硬质和重量,但我们同样可以把它看成是材料元素,去把握构成三维立体的造型形态。当今世界,一些灯光、烟火设计大师,也正是运用其构成美的原理,才表现出光的种种神奇魅力效果。日本的朝仓直已教授曾有过《艺术效果的光构成》专著。

光立体构成,它有大小、形状、位置、形式的变化和色彩变化,另外,还有光与影的动感变化。所以,为了能认知解读方便,我们也将其归为两类:一类称光体固定构成,意指发光体依附造型本身,固定不动。另一类称投射动感构成,使光体以发射、交叉形成,并带闪烁动感变化。

三、装置观念构成

它代表了后现代艺术文化象征,也包括了构成艺术的形式原理。因为它是在形态构成之上,综合了各艺术门类及众多学科,是人的内心感觉视觉化,将真实的物体和真实的空间抽象地表现出来,并赋予了当代人的社会状况、精神状况和心理状况。装置艺术者的职能已不单是艺术造型者,还是一位能将废品“点石成金”的巫师,借助物体形象来传播思想观念。因此,由于时代文化发展的影响,艺术潮流的更新,本章节中特地融入了装置构成和设计构成两部分内容,目的为使我们在研究基础造型同时也在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方面都得以锻炼提高。

1.成品装置构成

2.室内装置构成

装置构成的形式多样,可以实体造型,也可以利用空间构成,可以是室内整体构成,还可以在户外环境整体装置构成,甚至是“艺术造街”。

3. 户外装置构成

户外装置可以结合地景与环境现场去考虑,也可以是行为艺术的表现。

【篇三】立体构成的实验报告

学 生 实 验 报 告 书

实验课程名称 开 课 学 院 指导教师姓名 学 生 姓 名 学生专业班级

200

-- 200 学年 第 学期

实验教学管理基本规范

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实验报告是反映实验教学水平与质量的重要依据。为加强实验过程管理,改革实验成绩考核方法,改善实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质量,特制定实验教学管理基本规范。

1、本规范适用于理工科类专业实验课程,文、经、管、计算机类实验课程可根据具体情况参

照执行或暂不执行。

2、每门实验课程一般会包括许多实验项目,除非常简单的验证演示性实验项目可以不写实验

报告外,其他实验项目均应按本格式完成实验报告。

3、实验报告应由实验预习、实验过程、结果分析三大部分组成。每部分均在实验成绩中占一

定比例。各部分成绩的观测点、考核目标、所占比例可参考附表执行。各专业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

4、学生必须在完成实验预习内容的前提下进行实验。教师要在实验过程中抽查学生预习情况,

在学生离开实验室前,检查学生实验操作和记录情况,并在实验报告第二部分教师签字栏签名,以确保实验记录的真实性。

5、教师应及时评阅学生的实验报告并给出各实验项目成绩,完整保存实验报告。在完成所有

实验项目后,教师应按学生姓名将批改好的各实验项目实验报告装订成册,构成该实验课程总报告,按班级交课程承担单位(实验中心或实验室)保管存档。 6、实验课程成绩按其类型采取百分制或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评定。

实验课程名称:__通信原理_____________

更多相关热门文章推荐阅读:

【篇四】立体构成的实验报告

立体构成是高级定制服装的制作形式,是高级定制吸引人的先决条件,它赋予高级定制以灵气,假设如果没有了立体构成,剩下的只是平面内容,平面的服装是没有价值的,因为它不能穿,那么高级定制也就失去意义了。因此,立体构成是高级定制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效地影响着高级定制的制作与发展。

立体构成元素让中外高级定制服装个性飞扬

(一)立体构成元素在前卫高级定制服装中的表现――从郭培的作品来看

中国的高级定制已走向世界,中国元素风靡全球。我国知名服装设计师郭培的“中国高级定制第一人”的称号,源于她惊艳世界的作品,代表极致奢华的女性梦想,成为国内一线女星最早接触的定制设计。作为一位中国设计师,她让高级定制的概念在中国传播,如今已成为一个阶层的生活方式,作为一个爱美的女人,她把对极致奢华的女性梦想注入她的作品,赋予其灵魂,中西合璧的特色受到国内明星及时尚界的青睐与肯定。其中《一千零二夜》的高级定制系列作品最具代表性。服装的制作需要用立体构成的知识去完成,在郭培的作品中所呈现的不只是一件简单意义上的服装,而是服装艺术品,高级定制中的艺术品。其造型夸张的立体构成元素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令人过目不忘。如图1以突出线构成为主,线构成是指:其所表现的效果,具有半透明的形体特质。由于线群的集合,线与线之间会产生一定的间距,透过这些空隙,可观察到各个不同层次的线群结构,这样便能表现出各线面层次的交错构成。这种交错构成所产生的效果,会呈现出网格的疏密变化,它具有较强的.韵律感,这是线材构成空间立体造型所具有的表现特点。这件作品中的线条随意穿插,不嗦,带有凌乱感,构成不规则造型。图2把圆锥体有秩序地围绕身体,从左手到右手,再加上渐变的手法,消除了生硬感。与图2相对比,图3是一个典型的多面体构成表现法作品,服装的亮点是由多个三棱锥体组合成的不一样的几何球体,球体分大小、整缺、疏密。用这样的构成方法可以使服装看起来不但没有笨重和累赘之感,反而具有活泼、灵动的感觉。上身的球体与下身的灯笼裤形成了呼应,方中带圆、圆中有方,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这个系列作品看起来还是有点另类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一千零一夜》,带有童话色彩,在立体造型方面用得极其夸张和出位,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一千零二夜》是以国外的题材设计的高级定制,而以本国传统文化为题材设计的作品又有另一番视觉感受。青花瓷是我国出名的瓷器,郭培把这个极具中国特色的元素加入到高级定制中去,利用立体构成把这个《青花瓷》系列作品发挥得淋漓尽致,“发扬中国风格必须要结合时代,要把过去代入今天,作品才能在未来延续。发扬中国文化并非去扒故纸堆,完全照搬过去,而是在时代发展的同时,将当代的东西融入其中”。图4所呈现的高级定制就像是一件瓷器,造型独特,以扇形为主,清雅脱俗的扇子与女性的温婉可人相得益彰。裙子前面几个三角形组合体,以中间最大的三角形向两边逐渐变小,组合里的立体元素单个看是扇形、整体看也是一个扇形,与头顶的冠、裙子下摆形成呼应,达到统一的效果。中国元素的融入让中国的作品走得更时尚和更长久。换位思考,如果把这些服装中夸张的圆锥、球体、扇形等立体元素去掉,所剩的只不过是普普通通的一件连衣裙,根本不值一提,并不能打破传统,不断变化的立体构成赋予高级定制以灵魂。高级定制凭借立体构成不同的元素,发挥出强大的力量,让世人为之倾倒,并在全球掀起了中国风。

(二)立体构成元素在经典的高级定制晚装中的表现――从世界大师范思哲作品来看

经典的高级定制晚装同样离不开立体构成元素。它虽然没有前卫高级定制服装的张扬个性,却表现出女性含蓄而庄重的韵味,中外作品呈现出不同的美感。范思哲,一个在服装界无人不晓的名字、时尚教主、设计后辈争相模仿的对象。当年,范思哲每出一件新品都让人有心跳加速、欲罢不能之感,至今,这些作品仍是经典中的经典,其作品已经形成一个富有范思哲特性的风格――范思哲派,单看作品就可以知道是出自他的手笔。他的作品中立体构成的元素随处可见,特别是以几何体造型为常用的设计手法。如图A连衣裙上身是一个由面材屈折的加工手法制作而成,有切割面和折屈面,以一个对称的半立体型呈现,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使服装看上去除有造型外还可以使布料表现出正反两面的不同颜色的特点,打破一个颜色的单调;腰间采用仿生花造型,以放射状设计,同样利用布料的两面颜色,使之更具有立体效果。图B整件作品采用面群结构的表现手法,以大中小的宽条形体来集聚,形成发射状,有规则地排列;腰间也是采用发射状带有渐变让花形变得不古板;整体效果显得有重量感和时代感。图C典型的综合表现手法,猛一看服装整体的造型线条简单、整洁大方,细看却发现有许多相同的单个体集聚在一起,单个体用仿生的表现手法,做成鱼鳞的样子,板材结构里的曲线折屈也运用在其中,让人有着对美人鱼的遐想。图D、E用同样的三角形体单个集聚,却有着不同的风格。长裙是带有尾巴的三角体一个套一个地往下排列,像风在吹动一样,韵律感十足,端庄中带点俏皮。短裙则用相同大小的三角体围绕着身体集聚,散发出清新、活泼、年轻的魅力。这就是立体构成的作用,利用无生命的布料制作出灵动的作品。

两者的高级定制服装用立体构成中同样的几何体元素,演绎出不同的风格。其不同表现在中式的服装整体看起来比较硬朗,外国的整体感柔软;它们同时又存在着共性:如图4和图D都使用三角形元素为主体,做出不同的地域风格,这是由各自的历史与文化决定的。“中国高级定制与外国高级定制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最重要的是服务的对象不同,中国高级定制更突出中国特色”。郭培还认为,我国已涌现出大批才华洋溢的设计能人,在中国风的流行时代,只要凭借着立体构成元素的加入,做出中国的流派,高级定制必会走出一条光明之路。

对中外作品做出对比以后发现,显然世界大师的作品会更显成熟,本土的或略带点青涩,但在笔者看来,只是每个设计师想要表达的内涵不同而已,就拿世界大师范思哲来说,从全世界来看,现在似乎还没有服装设计师能真正超越他,他仍然是公认的时尚教主。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郭培的作品已经打破了高级定制的传统风格,在立体造型元素的运用上,不仅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还让中国元素为世界所熟知,她实际上已经走在了时尚的前沿。立体构成元素千变万化的表现手法为世界创造出令人惊喜的服装作品,让爱美之人梦想成真,放眼未来,必将大放异彩,为我们打造更五彩斑斓的时尚世界。(本文作者:利莹莹 单位:广州市花都区职业技术学校)

【篇五】立体构成的实验报告

随着时代的激变,经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更新的不断加速,在当今信息媒体的数码时代,后现代艺术潮流,全球化的语境,多元化价值观念又劈头盖脸的扑面而来。原有的价值观现已难以复命,是固守往日精英模式,还是拥抱兼容主流文化,新的问题又摆在了面前。为改变传统教学手法存在的弊端,为艺术设计教育适应新时代的发展,现代立体构成课堂教学应该突破传统,做一些新的尝试。

2.1多媒体介入立体构成的教学与学习中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讨式学习

立体构成课堂教学应采用电脑操作与手工艺相结合,使得学生能够先虚拟的实现自己的设计方案从而增加信心度。正像装饰装修一样,先用电脑制作好效果图,然后按照效果图进行施工制作。课堂教学上,先让学生用电脑表达自己的创意,也就是创造新形态,然后确定新形态的材料表现,还可以确定光、色、势等。

2.2注重对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的培养

加强立体构成创意构成的训练,掌握点,线,面,体空间构造的基本原理后,提升观念,把纯粹的构成组合再转升为有意味的创作形式,锻炼创新意识思维,完成基础训练向专业设计的过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一些动态的素材观看,我会经常找一些比较优秀的影片让学生分析,根据情节进行立体构成的作品创作,深入挖掘学生的想生力和创造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意识到,一门专业基础课,也能设计出生动的作品来。

立体构成课程应不拘形式,重在发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及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点、线、面空间构造原理是最基本的要求,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观念。鼓励采用多元化的思维方式,避免成为纯技术训练,其中教师引导和理论指导作用至关重要。可以与现代雕塑造型和后现代装置观念衔接,从材料学、心理学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使学生更深地理解这门这程的意义。

2.3学校应该适当增加创新基础课程

目前,国内的设计专业,特别是艺术设计专业缺乏开设材料课,学生对材料的品种、性能、力学等特性不了解,缺乏多元化的.创作思维训练,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一个开阔的想像空间,而材料实验课正具备了创意所需的条件。材料实验表达课在培养学生在创作与设计过程中的艺术感受力和表现力,始终强调材料的实验性和研究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养成一种善于表达个人感受体验的良好习惯,而这一做法恰恰是培养学生创作原创性艺术和设计作品的根本。

为了培养学生探究材料的热情,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得到发现问题的乐趣,我们不能太注重探究结果的正确性,而要强调过程的正确性。因为结果之前所经历的漫长时间,是探索,体验,思考的过程,这个过程所隐藏的设计灵感,智慧的火花,正是设计师所需要的。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对材料学、心理学的角度使学生产生新的认识和发现,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使学生更深地理解这门课程的意义。

2.4立体构成课授课方式也应有所创新

针对专业特点,以深度为主,广度为辅,深度是增设主体性课程,使立体构成与后续课程在内容上相互渗透,互为补充,使它们相互间有效地结合起来;广度指课程涵盖所有基础知识,包括构成要素、构成方法和美学原则。要打破传统教学的死板模式,把立体构成的基础设计课程发展成为一门充满生机活力的形态造型艺术设计课程,教学采用课题设计的形式,用多媒体教学,运用演绎法、归纳法、推理法等逻辑思维进行联想,向造型之外扩展的方法讲解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上把原来框架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改为启发式、引导式、发射式,以造型基础原理为基点,向社会学、哲学、材料学、心理学等领域发射,与学生一起共同探讨,去进行联想创造,结合课程设计进行创造思维的训练。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听讲为主动参与,从而把所学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去。近年来,如美国洛杉矶艺术中心,芬兰赫尔辛基艺术学院,正在整合整体设计教育模式,打破基础与专业界限,力图建立立体构成教学在新世纪的新模式,以便更好地适合新时代的需要。

3结论

教育一直都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发展进步着,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联动性必将对教育体系改革提出更高要求。中国的教育体系落后主要体现在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的落后上,而在立体构成中缺乏的是一套科学的、符合人文环境的教育思路以及观念。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手段上要先强调“学”与“思”,探讨信息环境下,立体构成教学怎样迎合时代的发展,使得自身与时俱进,营造一个寓教于乐的课程,让学生发挥积极性与潜在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当然无论教育的模式和方法如何更新变化,设计教育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宗旨永远不会改变。加强立体构成教学的手段多种多样,而且可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这里我只是提出自己一点浅显的看法。

【篇六】立体构成的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要用最简练的语言反映实验的内容。如验证某程序、定律、算法,可写成“验证---”;分析---。

学生姓名、学号、及合作者

实验日期和地点(年、月、日)

实验目的

目的要明确,在理论上验证定理、公式、算法,并使实验者获得深刻和系统的理解,在实践上,掌握使用实验设备的技能技巧和程序的调试方法。一般需说明是验证型实验还是设计型实验,是创新型实验还是综合型实验。

实验原理

在此阐述实验相关的主要原理。

实验内容

这是实验报告极其重要的内容。要抓住重点,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考虑。这部分要写明依据何种原理、定律算法、或操作方法进行实验。详细理论计算过程。

【篇七】立体构成的实验报告

商品包装设计中一个较重要的设计元素是:包装的造型设计。与其它诸如建筑设计、工业产品设计的道理一样,包装的盒型设计、容器造型设计都是由其本身的功能来决定形态的,是根据被包装的产品的性质、形状和重量来决定的。将立体构成的原理合理地运用在解决包装的造型结构中,是较为科学的一种设计手段。

一、包装的纸盒形体设计

纸盒是一个立体的造型,它的成型过程是由若干个组成的面的移动、堆积、折叠、包围而成的一个多面形体的过程。立体构成中的面在空间中起分割空间的作用,对不同部位的面加以切割、旋转、折叠,所得到的面就有不同的情感体现。平面有平整、光滑、简洁之感;曲面有柔软、温和、富有弹性之感;圆的单纯、丰满,方的严格、庄重……而这些恰恰是我们在研究纸盒的形体结构时所必需考虑到的。立体构成中关于多面体的研究,在于寻找多面形体的面与面之间的变化规律,探索形体的面的变化与材料强度的关系。

比如:面的接合在纸盒造型中通常以点接、线接,面接3种方式出现在盒盖、盒身和盒底结构之中。以盒底为例:盒底部分是承受重量、抗压力,震动、跌落等因素中影响最大的部分,较适宜于面接。利用各面的互相栓结和锁扣等方法,使盒底牢固地封口、成型,这种结构能包装多种类型的产品,以中小型瓶装产品居多。此外,多面体中的6大基本几何形体以及它们的变异体在实际生活中与商品的复杂多变的外部形态有异曲同工之处。纸盒包装结构在针对商品的功能、特性上,应充分发挥多面体的成型特点,巧妙地运用形体语言来表达商品的特性及包装的美感。

目前市场上的不少食品包装,其外包装盒的成型依据正是多面体中柏拉图或阿基米德定义:各面由重复的形组成和各面采用不相同的形组合而成,组合的面越多,越接近于球体,如日本一“巧克力”包装,其外观刚好对应了柏拉图球体的定义:由8个相同的正三角形纸板经折叠后互相穿插,围拢成一个正八面体,封口采用一根朴素而简单的丝绳巧妙地连接起8个面,起到紧固功能的作用,造型严谨,带有日本独特的民族风格。

二、包装的容器造型设计

容器造型设计同样是一门空间艺术,是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和加工手段在空间创造立体的形象。在确定一个基本形时,往往采用“雕塑法”为基本千段,然后进行形体的切割或组合,而基本形的定位,是来源于几何形体,如球体、立方体、圆柱体、锥体等。化妆品的瓶型通常以圆柱体为基本形,而立体构成中的柱式结构主要体现在柱端变化、柱面变化和柱体的棱线变化3个方面,采用对各部位的切割、折屈、旋转、凹入等手法。如:“露美”化妆品成套设计,瓶形沿用了圆柱体造型,但在柱端(瓶盖)上,以切割的手法削去4块,造成4个平面。弧形面与平面的结合,使得电化铝盖金色的亮度更为强烈,增强了对比的视觉效应,感觉新颖。很多香水瓶的设计,往往也是在方形、椭圆形的基础上切割或扭转,从而形成多角型的瓶型,加强了玻璃的折光效果。

此外,“模拟法”亦是容器造型的一个设计手段。即直接模仿某一具象形态,以增强商品的直观效果,吸引消费群体。立体构成中的仿生结构,对于我们反映五彩缤纷的现实生活,丰富和完善我们的表现能力提供了较好的帮助。例:苏格兰威士忌酒瓶型,被设计成一个铃的形象,因为该酒的牌号就是铃。达到了宣传产品牌号的效果。法国“HARMONY”甜酒瓶型设计成一把占它的形象,表示酒的性质温和,喝酒后令人心身愉快。模拟法的设计形态虽较为具象,但应切题、合理、模仿的对象要力求形态美。包装造型设计还是一个抽象形态的语言表达。如何运用抽象语言去表现包装设计的艺术感染力,同样需要进行立体构成的辅助练习。

1、生命力我们所研究的形态本身是处于静止状态中的形态,而自然形态中有很多是以其旺盛的生命力,给人以美感的,吸取自然形态中的一种扩张、伸展的精神加以创造性地运用在包装设计中。

2、动感意味着发展、前进,均衡等好的品质。运用“渐变”的方法形成视觉上的时间变化,可形成“动的构成”。在设计中通常依靠曲线以及形体在空间部位的转动来取得。

3、体量感指的是体量带给人的心理感觉。设计时关健要处理好同等体量的形态如何给以不同的心理暗示。采用局部减缺、增添、翻转、压屈都能体现较好的效果。

4、深度感自然形态中有很多具有深度感的形式,能引人入胜。用抽象形体去体现深度,诸如:对比与调和、节奏和韵律方面;形态的整体造型,诸如:统一与变化、对称与均衡方面都能给以精神上的美感。

[立体构成与包装设计]

【篇八】立体构成的实验报告

立体构成教学计划

一、课程的性质及设置的目的要求:

1、课程性质:

《立体构成》是电脑美术、装潢艺术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基础课程。

2、设置目的:

是使用各种较为单纯的材料来训练造型能力和空间构成能力的一门学科。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对立体形态进行科学的解剖,重新组合,创造出新得形态。以此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艺术思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为设计活动提供广泛的构思方案,使学生今后在空间艺术设计造型、包装结构设计方面打下一定的基础。

3、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其前期必修课程是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与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不同点在于,立体构成侧重于对学生空间意识或空间直觉的培养,要求能通过抽象的立体形态体现形式美的法则,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

4、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空间的想象力及空间设计能力。通过对立体构成的学习,学生能够按照形式美规律,进行组织线、面、块的空间构成,并且使其构成元素的色彩及材质与创意相符合,包装结构、包装容器科学合理。

5、学时分配:

装潢艺术专业开设于第四学期,96课时。电脑美术开设于第三学期,80课时。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知识要求:

理解线、面、块三大构成要素及其构成规律,掌握立体构成设计的基本技能、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2、技能要求:

掌握立体构成的各种基本表现手法,按照一定的形式美的构成原则使用各种基本材料,将造型要素组成新的立体。能够科学合理的设计制作包装结构和容器造型。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立体构成设计主要从抽象的点、线、面、体形态入手,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空间感觉,以及在立体构成形态方面的创造性。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立体构成作品范例,讲解有一定抽象性的立体构成形式要素等内容。必要时还要用教师自己制作的立体构成作品辅助讲解,以帮助学员理解抽象的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还需要通过一定数量的立体构成设计制作练习,帮助学生逐渐掌握基本的立体构成设计规律。在制作立体构成作品所用的材料方面,可以尽量使用简便易寻的材料,如硬纸、塑料吸管等等,使学员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较多的立体构成设计练习,掌握规律,达到增强学员空间意识和空间感觉,提高学员立体构成创作意识的目的。

四、课程考核方式

本课程实行随堂作业考核。每阶段课程结束时,学生须按教学要求呈交课堂作业,并由任课教师评分,同时进行随堂评讲。教师结合学生平时作业评定课程考核成绩。学期总成绩为平时成绩40%,考核成绩60%。

五、教材及参考用书:

教学辅助教材:《立体构成》,辽宁美术出版社,赵殿泽主编。

六、资和教学条件要求:

1、师资要求:必修专业基础课程,要求主讲教师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师生比为1:30。

2、教学条件:理论教室、媒体演示教室、手工制作间。

【篇九】立体构成的实验报告

0引言

立体构成起始于20世纪代格罗皮乌斯创建的德国包豪斯(Bauhaus)设计学院。建校之初,它以建筑为主干,逐渐扩展到工业设计领域,树立起技术与艺术新统一”的主导思想与理论,废除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开设了处于雏形期的三大构成”全新课程。包豪斯艺术教育家们曾提出了“艺术技术相结合”的设计驾驭理念,认为造型美应该由内而外地通过材料、技术、功能自然地传达,包豪斯的许多成就就是通过构成教学奠定了基础。这一崭新的教育方法在战后迅速向欧美各国扩展,在艺术与设计诸领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立体构成是研究三维空间形态塑造的基本要素、规律、培养空间形态塑造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的一门课程”。立体构成是一切立体造型有关专业的基础课。如建筑专业、工业造型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设计等都需要对此门课程进行学习。在中国设计教育中,立体构成已经被引进多年,但是它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方面正面临着考验,立体构成教学必然要经历改革创新之路,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设计师。

本文对立体构成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从多媒体介入、创新能力培养、开设辅助课程与实践相结合和教学模式多样化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改革的新思路,力图建立立体构成教学在教学中的新模式,以便更好的适应时代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

1立体构成教学现状分析

我国的设计教育是在前苏联现实主义画派和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真正引进设计教育基础课程才30多年,它由大学里的一门造型基础必修课发展到一些中专、职校也开设这门课,甚至连小学也有类似的纸工课,然而从我们的高等艺术学院的立体构成教材和授课内容方面看,似乎千篇 一律,就是完成几个点、线、面、体的构成作业而已。不少是以折纸操作为主导,在教师的灌输要求之下,学生集体统一去折一个球体或切割一个柱体,再就是线的组合、方块的组合。学生的学习任务就是在这框架的规定之下做好这件作品,无须过多地思考和发挥想像。由于立体构成的特殊性,我在上课的过程中发现存在不少问题,现在的很多学生在上立体构成课时,缺乏创造性,缺少积极性,主要表现在:

1.1学生缺乏对新材料的挖掘

随着科学的进步,各种新型材料已被用到各个领域,包括艺术创作,而我们的学生在作立体构成作业时,仍停留在一般材料的使用上,不愿意对新材料多加研究。能恰当的运用新材料做立体构成作业,是取得好效果的关键。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艺术设计的要求不再是单纯的停留在艺术形态的视觉美上,还要考虑到材料的运用,因为材料与环保息息相关。环保材料的开发与应用就是其中很重要的内容之一,而立体构成对材料的运用也有其独特的特点。如:在对材料的加工体验过程中,看重追求形态创造的可能性,特别是对新型材料:特别重视人类感官对材料的刺激反应等。由此可见,立体构成对培养学生良好的用材观念是有很大作用的,我们一定要把牢这一环节。

1.2学生作品缺少生命力感,缺少空间感

包豪斯教师克利认为,所有复杂的有机形态都是从简单的基本形演变出来的,如果要掌握复杂的自然形态,关键在于了解自然形态形成的过程,同时赋予自然形态的生命力感。要创造一个立体构成形态,首先要赋予它设计意念,赋予它生命,这样它才具有美感,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而我们的学生所做的作品恰恰没有达到这种效果,作品看上去缺少积极向上的精神依托。

1.3学生在做造型设计时兴趣度不高相对较循规蹈矩

美术功底不扎实,艺术领悟力和审美水平有限,在立体构成这个要求在三维空间里设计是比较困难的,如果让他们一下子应对立体构成中大量抽象元素,并用这些抽象的元素来设计是有一定难度的。

1.4学生缺乏时空观念

现代的时空观念不再单纯是三维空间,人们已把时间作为空间的延续、生命的跨越。一件好的立体构成作品,让人们看了之后,能产生广阔的联想,而这种联想是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它是源于生命而又高于生命的精神满足。而我们学生的作品远没有达到这一步,需要在以后的课程中不断的训练学生的时空观念。

1.5学生的创作与实用脱离

艺术家创作设计是为了创造美好生活、陶冶情操、故强调健康美好的形式,并使艺术性与实用性统一在一件作品上。学生目前却处于仅仅去完成作业。这也和我们现在的教育模式有关,统一的教学模式内容、纯粹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的练习,使得学生无法将所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脱离现实容易让学生产生学无至用的心理。

本文来源:https://www.baozhen-education.com/lunwen/97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