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学科 > 地理 > 正文

【地理学著作】地理学习中易错问题的分析

【www.baozhen-education.com--地理】

地 理 学 习 中 易 错 问 题 的 分 析

                                                                                                                                                                                                     湖北省咸丰县第一中学  雷国强  445600

摘  要: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很多问题是一犯再犯,一错再错,一方面是这些问题学生理解起来较难,另一方面,也是我们在教学中,未将这些问题讲清,讲透,让学生在认知这些问题时,产生了误 区而导致的。

关健词:晨昏线  等值线  时间计算  统计图表  河流  环境

在多年的地理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很多问题是一犯再犯,一错再错,一方面是这些问题学生理解起来较难,另一方面,也是我们在教学中,未将这些问题讲清,讲透,让学生在认知这些问题时,产生了误 区而导致的,通过长期的摸索,下面就这些共同的问题,把它列出来,并加以一定的分析,让同仁们在地理教学中少走一些弯路。

一、     晨昏线的移动问题

   晨错线的移动,实际上是一个相对问题,如果从宇宙空间看,在较小的时间尺度里,它是不动的,在较长的时间尺度上,随着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也即与经线的夹角在不停的变化,这个夹角的大小等于直射点的纬度。如果从地球上看,由于参照物是地球,地球在不停地自西向东运动,故而,我们所看到的晨昏线是一个相对运动,即与地球自转运动的方向相反,为自东向西运动,而且运动的角速度自然就等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小。因此,在晨昏线的移动里面,我们必须要搞清的是相对位置关系,相对于太阳,只随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相对于地球,它是在自东向西运动。

二、     等值线问题

   等值线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因为很多等值线是将立体的东西平面化,而我们在认识它的时候,又要将平面的东西立体化,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是前一个认识方式,而在处理相关问题的进修,是后一个思维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前一个过程主要是通过等高线的教学,让学生能具体认识这一转化过程,后一个,主要是通过归纳等值线的共同特征,让学生较为容易地处理不同的等值线。对等值线共同特征的认识有以下几点:

①等值线数值大小的变化方向,这是我们认识等值线的基础,如果未注明数值,需从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来认识,如:山地,则等值线由中心向四周递减。地租,则城市中心区高,郊区较低。②等值线弯曲,不管是哪一种等值线,如果向数值大的方向弯曲,则弯曲处比两侧的值要小,如果向数值小的方向弯曲,则弯曲处比两侧的数值要大。然后,根据这一大小结论,再去分析影响大小的因素。③等值线的稀密,同样,不管是何种等值线,只要某处等值线稀疏,则表明该等值线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在此处变化较小,相反,如某处等值线密集,则表明该等值线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在此处变化较大。④相邻等值线数值差,要么等于等值距,要么等于零。

三、     时间计算问题

   学生在时间计算上,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图中找不到相应的地方时或者区时,二是运用公式出错。

  要在图中找到相应的地方时或区时,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可以把它归纳为以下几点:①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18时。②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2时,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12时,当一天之中太阳高度达最大值时为12时,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0时或24时。③刚好出现极昼的纬线与晨昏线的交点为0时或24时,刚好出现极夜的纬线与晨昏线的交点为12时。④自然日期变更线所在经线的时间为0时或24时。

在时间计算里,要抓住关健的两点,其一是经度与时间要随时能进行转化,即已知经度差,就能相应知道对应的时间差,反过来也是一样。其二是任何时间的计算,实则都是地方时的计算,如区时实际上就是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在区时的计算里,仍然还是要回到地方时的计算里来。在引导学生学习时间计算时,要尽量简化,不要把它搞得很复杂,也就是要让学生回归知识的本质上来。很多资料讲了很多很多这公式,那公式,这往往让学生有无所适从的感觉,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

四、     统计图表的判断问题

   地理统计图表是根据统计数据绘制的.用以直观地反映地理事物特点和联系的各类图像。形式上,包括数字表格、各种坐标图和各种结构图.由于地理统计图表包含的信息丰富,要求的读图能力高.考试的区分度较好,因而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较高,也是学生感觉头痛的问题之一,但它也是有规律可以掌握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所有任何一种统计图表来认识:

   1、搞清统计表中有相关的哪些地理事物,在统计图表里,常用一些图例来表示,在分析统计图表之前,必须了解统计图表统计的是哪些地理事物。

   2、抓住统计图表中的极值,即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极值出现的位置,在地理统计图中,这一位置常与时间,经纬度相对应。如在气候类型统计图表的判断里,气温和降水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常与季节相对应。

3、搞清统计图表中相关地理事物的联系。一个统计图表,经常表现多种地理事物的变化,而这些地理事物都是有一定联系的,或者有一定的相关性,出题者也从这些方面着手,来提一些相应的问题,如气候中的雨热同期与否的问题就是常见的例子。

4、用地理事物的变化规律来认识统计图表。统计图表现的是各种地理事物的变化,但这些变化是有规律的,在考查这些统计图表时,实际上间接考查学生对相关地理事物的规律的理解和认识。这就要求学生对主要的一些地理事物规律进行准确理解和掌握,然后,再用所学知识来判别统计图表。在中学阶段,主要掌握的地理事物分布规律有: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气温、降水、海水盐度和温度。

五、河流相关知识的认识问题

近些年来,高考中对河流知识的考查越来越频繁,究其原因,河流是一个地理事物综合体的表现,受地理环境中的降水,地形,地下水,湖泊,植被,土壤,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通过对河流知识的考查,能检测学生对相关知识掌握和运用的情况。学生在认知这个问题时,缺少联系,不能分析河流某一方面成因的形成到底是哪一个因素引起的。因此,在平时学习中,对相关知识之间的因果关系,要给学生作一个归纳。

1、影响河流径流的因素:降水量的大小,降水量的时间变化,气温的变化(主要针对以冰雪和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域面积的大小(流域面积的大小又与河流所在地形有关,山区河流一般较小,平原河流一般较大)

2、影响河流含沙量的因素:流经地区的植被状况,土壤状况,降水的强度大小,地形坡度大小。

3、影响河流水能资源的因素:河流径流量大小,流经地区的地形坡度。

4、影响河流运输能力的因素:河流径流量大小,流经地区的落差大小,径流量的变化大小。

六、地理环境特征的判断问题

地理的学习,最终都要落实到对地理环境特征的认识,很多问题,表面上看,是单一的对某个地理要素的考查,实则上是对这一地理要素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的考查,如06年高考中对中亚地区外力作用的考查,图中给出了一个湖泊咸海和两条河流,结果,大多数学生在主要外力作用的判别上,都认为是流水作用,错误的原因不言而喻,是没有判明该区域所在的地理环境特征――干旱,而在干旱环境条件下,外力的主要作用是风力作用。因此,在教学教程中,要给学生树立地理环境特征观,培养学生从宏观的角度来认识地理环境,尤其是地理环境整体性思想的建立,这也是地理世界观中一个核心所在。

地理学科排名大学 地理学专业 地理学法大视野七年级上册湘教版答案2018 地理学第一定律 地理学与生活 地理学具制作简易 地理学会官网 地理学家 最早地理学著作

本文来源:https://www.baozhen-education.com/xueke/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