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源分类 > 学案 > 正文

木兰诗导学案范文(精选4篇)

【www.baozhen-education.com--学案】

学案, 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木兰诗导学案范文(精选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 木兰诗导学案

七下语No.               主备人:         初审人:           复审人:

第     周  星期                   授课人:                 学生:

10  《木兰诗》导学案

第一学时

一、确定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并且能准确的翻译课文,背诵课文。

2、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木兰的形象特点,和文章详略得当的写法。

3、把握文章语言特点,学习文中排比、对偶、互文等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重点:准确的背诵及默写;古今异义的实词;互文句的翻译;木兰的人物形象;理解排比句式及其作用。

二、知识储备

1、《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乐府诗”,继《诗经》《楚词》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集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察政治得失。《木兰诗》与《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即《孔雀东南飞》,被成为乐府民歌中的“双壁”。

2、《木兰诗》产生的时代,应当是在西魏。那时正是南北朝时期南北对峙,战争是北朝社会一个最突出的现象,整个北朝的历史几乎与战争相终始,在初期“五胡十六国”的130多年中,战争尤为频繁。五六世纪间,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与柔然族在黑山、燕山地区进行过长期的战争。这与诗里所写的木兰出征路线正相吻合。这可能就是《木兰诗》的历史背景。

三、自主学习

1、初读:扫除生字障碍,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可汗(       )机杼(     )军贴(    )鞍鞯(     )辔头(    )鸣溅溅(     )燕山(     )胡骑(     )鸣啾啾(     )戎机(     )朔气(     )金柝(     )十二转(     )霍霍(     )红妆(    )云鬓(      )

2、再读:自读3—5遍,读熟。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3、三读: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字词(借助课下注释)

(1)重要字词的理解与识记。

惟     闻     愿为      市       鞍马    万里赴戎机___  ___    策勋     十二转    赏赐百千强          出郭    相扶将______,著    我旧时裳   对镜贴        花黄   出门看火       伴

(2)重要语句的翻译和理解。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写木兰深明大义,代父从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战争激烈紧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中描写边塞战地夜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突出木兰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品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男子的议论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合作交流

1、这是一首叙事诗,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来简单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

2、、人物赏析:再读课文,小组讨论交流。要求以:“我从课文        读到木兰是一个          的人。”的句式来说。以此概括木兰的人物形象特点。

3、、举例说说你所知道的我国历史上巾帼英雄的事迹。

五、展示点评

六、当堂练习

1、选择对字词理解正确的项。

①策勋十二转(   )A.次  B.回   C.转动

②赏赐百千强(   )A.多  B.大   C.有余

③愿为市鞍马(   )A.市场 B.买   C.集市

④愿驰千里足(   )A.希望 B.愿意  C.能够

2、选出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

B、将军和壮士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

C、将军在千百次战斗中死去了,木兰却在十年后回来了。

D、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将军死去了,壮士归来了。

3、对“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写征程的遥远和军情的急迫。

B、写战争到来的悲凉气氛。

C、以宿营地空旷寂凉烘托木兰离家思亲的情怀。

D、写行军旅途的欢快。

4、朗读下列语句停顿恰当的一项是( )

A、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B、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C、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D、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七、拓展反思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惑之处?

第二学时

一、检查复习

1、回忆一下文章各部分的内容。

2、回忆一下木兰的形象特点。

二、知识储备

修辞方法:1、对偶,把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或基本相等)的两个短语、句子或句子成分,相称的排列在一起,表达相似、相反或相关的意思。

2、排比,由几个(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短语、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组成。这种修辞方法用以加强语势,或表示逐层深入。

3、互文,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了解)

三、合作交流

1、内容研讨

(1)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第五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木兰的什么情操?

(3)第六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4)结尾附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从内容上和结构上来说)

2、结构分析

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这样是有什么好处(内容上、结构上)?

从军缘由         —(    )写

出征前的准备       —(    )写

出征中的思亲心理     —(    )写   写女儿情态

关山飞度,征战沙场    —(    )写   写英雄气慨

凯旋辞官           —(    )写

家人迎接           —(    )写

木兰改装           —(    )写

作用:内容上:

结构上:

3、语言品味

请同学们试着找出诗中语言精炼的句子,并感受其特点。

例:“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仅仅三十个字就写出了征途之遥,生活之苦,战斗之多,时间之长,战况之烈,从而表现了木兰十年艰苦的战斗生涯,可见语言精炼,字字千金。)

五、展示点评

六、当堂练习

1、对第3段中的“不闻……但闻……”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采用对比手法,反映战争紧迫。

B、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切怀念。

C、采用对比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刻思念,极大地丰富了女英雄的形象。

D、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与亲人分离极其悲痛的心理。

2、对“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一句中的“大”字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表明了可汗的积极性很高。

B、“大”就是大规模的意思。

C、显现战争紧张、频繁、涉及范围广。

D、意思是非常、十分。

3、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②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④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A、比喻 对偶 反复 夸张 B、对偶 对偶 排比 对偶

C、借代 反复 排比 对偶 D、对偶 反复 对偶 比喻

4、对“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写征程的遥远和军情的急迫。

B、写战争到来的悲凉气氛。

C、以宿营地空旷寂凉烘托木兰离家思亲的情怀。

D、写行军旅途的欢快。

七、拓展阅读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少习射(少年时)    B、市鞍马(买) C、长而益精(更加)    D、易男装(穿)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皆次当行(        )       数(         )建奇功

3、区别一词多义

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因:               )

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因:                 )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

②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

5、“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一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A、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建立的功勋数不清。B、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屡次建立功勋。

C、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屡次建立功勋。D、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建立的功勋数不清。

6、文中“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一句是全文所表达的主旨,在《木兰诗》中相类的句子是:

第2篇: 木兰诗导学案

10.木兰诗导学案1、 背诵诗歌,领会诗歌大意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2、 感受木兰这一艺术形象。 3、 体会民歌刚健清新的特色,掌握对偶、排比、互文等修辞手法及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4、 了解诗歌表现的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资料库 一、作者简介: 郭茂倩,宋朝人,编撰有《乐府诗集》一百卷。 二、关于《木兰诗》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是南北朝时北方民歌的杰作,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木兰诗》与南朝的《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二、关于《乐府诗集》 乐府诗集是继《诗经》《楚辞》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了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叫做“乐府”,它曾大放异彩,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 “乐府”本是官署我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 2.背景介绍《木兰诗》产生的时代,当在西魏。那时正是南北朝时期南北对峙,战争是北朝社会一个最突出的现象,整个北朝的历史几乎与战争相终始,在初期“五胡十六国”的130多年中,战争尤为频繁。五六世纪间,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与柔然族在黑山、燕山地区进行过长期的战争。这与诗里所写的木兰出征路线正相吻合。这可能就是《木兰诗》的历史背景。课前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机杼(    )  可汗(    )  鞍鞯(    )  辔(    )头  胡骑(    ) 朔(    )气  金柝(    )  铠(    )甲  策勋(    )  云鬓(    ) 2、把课文下面的注释写到原文上,反复细读课文至少三次,试着读懂课文内容。 3、用几句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4、形似字注音组词 拆(    )               柝(   )               析(   )             折(   )           戎(    )                戍(   )                戊(   )              戌(   )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木兰当户织(        )               昨夜见军帖(         ) 旦辞爷娘去(        )                 万里赴戎机(        ) 著我旧时裳(        )                 安能辨(        )(         )我是雄雌 6、填空。 《木兰诗》选自         朝           (人名)编的《          》,这是           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全诗通过叙述花木兰            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               的女英雄形象。 7、背诵全文 课堂学习、整体感知 一、字词积累 1、通假字 (1)对镜帖花黄       通    ,意思:           (2)出门看火伴       通    ,意思:           2、一词多义 市:(1)东市买骏马                    (2)愿为市安马               将:(1)将军百战死                    (2)出郭相扶将               帖:(1)昨夜见军帖                    (2)对镜帖花黄               机:(1)不闻机杼声                    (2)万里赴戎机               3、古今异义 (1)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古义:               今义:               (2)双兔傍地走。走:古义:               今义:               (3)策勋十二转。转:古义:               今义:               (4)赏赐百千强。强:古义:               今义:               (5)阿爷无大儿。爷:古义:               今义:               

4、词类活用 (1)愿为市鞍马。市:                意思:                (2)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骑:                意思:                (3)策勋十二转。策:                意思:                二、翻译句子,疏通文意 1、本课学习一种新的修辞手法,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古文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请翻译下面互文的句子: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3)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4)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2、口头翻译全文 请写下在翻译中你遇到的问题:                                                                              3、背诵全文 探究、赏析 一、 探究木兰这一人物形象 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分析木兰 1、 木兰代父从军,屡建战功,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英雄,诗中哪些地方刻画了她这一形象的呢?请找出来。                                                                                                                                                           2、 木兰虽然是女英雄,但也是一位普通的女性,请找出中诗中刻画她这一形象的句子。                                                                                                                                                           二、 赏析诗歌写作特色 1、 叙事特色 诗歌描述了木兰从军前、征战、退役还家三部分,请观察哪些部分是详写的,哪些部分是略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详写:                 略写:                   目的:                                                                           2、 语言特色 从修辞方面分析,请找出相关的修辞语句,多读几遍,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质疑、释疑 如果你对本课还有疑问的,请大胆提出来,我们一起来解决 我的疑问是:                                                                             课堂小结

作业反馈    阅读《木兰诗》完成以下题目 一、默写填空: 1、木兰替父从军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2、描写宿营地空寂荒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概括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______。 4、表现木兰不贪图富贵利禄的句子___。 5、“_______,______。”用夸张的修辞方法描写了木兰的矫健雄姿。 6、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是_________。 7、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______ 8、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___ 9、描写伙伴惊奇的句子______ 10、表现木兰归乡心切的句子____ 二、选择题: 1、选出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B.将军和壮士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C.将军在千百次战斗中死去了,木兰却在十年后回来了。D.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将军死去了,壮士归来了。 2、对第3段中的“不闻……但闻……”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采用对比手法,反映战争紧迫。     B.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切怀念。C.采用对比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刻思念,极大地丰富了女英雄的形象。 D.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与亲人分离极其悲痛的心理。 3、对“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一句中的“大”字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表明了可汗的积极性很高。            B。“大”就是大规模的意思。 C.显现战争紧张、频繁、涉及范围广。     D.意思是非常、十分。 4、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②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④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A.比喻 对偶 反复 夸张    B.对偶 对偶 排比 对偶 C.借代 反复 排比 对偶    D.对偶 反复 对偶 比喻 5、对“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写征程的遥远和军情的急迫。        B.写战争到来的悲凉气氛。 C.以宿营地空旷寂凉烘托木兰离家思亲的情怀。 D.写行军旅途的欢快。 6、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B.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C.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D.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7、选出不是对偶句的一项(  )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B.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C.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D.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三、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 ①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 ②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 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 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2、有两个成语出自该文,它们是________和________。 3、“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是______描写?表现木兰______特点? 4、“爷娘闻女来…阿姊闻妹来……小弟闻姊来…”运用的是         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用的是        修辞方法? 改为陈述语气:                             6、选出与例句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 ①双兔傍地走(  ) A、走马观花 B、茶走味了  C、车刚走 D、走漏消息 ②安能辨我是雄雌?(  ) A、坐立不安 B、安敢如此 C、安的什么心 D、安营扎寨 ③木兰当户织(  ) A、捷报飞来当纸钱 B、当着大家谈一谈 C、他会当家 D、旗鼓相当 二、初读文章1.自读课文,掌握加横线字的字形和读音。机杼(     )    可汗(     )     鞍鞯(    )  辔头(     )燕山(  )鸣溅溅 (    ) 鸣啾啾(   )胡骑(     ) 戎机(  )   金柝(     )著(     )   傍地走(  )2.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三、疏通文意1.参照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问女何所忆(      ) 愿为市鞍马(     ) 北市买长鞭(     ) 胡骑(    )万里赴戎机(     ) 关山度若飞(      ) 朔气传金柝(       ) 策勋十二转(     ) 赏赐百千强(     ) 著我旧时裳(      ) 安能辨我是雄雌(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4)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四、深入探究  1.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木兰停机叹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旦辞爷娘去,……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一节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两句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什么作用?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4.“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表现出木兰的什么精神品质? 5.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6.学习完课文木兰给你怎样的印象?以“我从课文_____读到木兰是一个_____的人”句式来说。 五、积累迁移  1.按要求默写。  (1)《木兰诗》中表现军情紧急、将士奔赴战场行军急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句子---------------------------

(3)表现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家人喜迎木兰归乡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比喻的修辞赞颂木兰机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木兰代父从军是一种孝,在战场上拼杀是爱国。那么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又是怎么样来体现自己对家人的爱、对国家的爱呢?   附参考答案和思路提示二、1.zhù kèhán  jiān  pèi  yān   jiān  jiū róng  jì tuò  zhuó  bàng   2.(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三、1.思念;买;集市;战马;战争;过;北方;记功;有余;穿;怎么。   2 .(1)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      (2)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跨过一道道关,越过一座座山。北方的寒风中传来打更的声音,清泠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铁甲战袍。      (3)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了,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4) 记功授爵木兰是最高一等,得到的赏赐千百金以上。(5)据传说,兔子静卧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爬搔,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雄雌两兔一起贴着地面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四、1.引起读者悬念——木兰为何忧愁。能使文章简洁。 2.在荒凉夜间环境烘托中,揭示出木兰乍离家乡,思念亲人,离乡愈远,思念愈切的心情,从而细腻地透漏出木兰少女思亲的情怀,活生生地刻画了一位少年英雄女郎的 形象,形象地写出了木兰奔驰遥远征途的豪迈气概。 3.是对上段描写的奔驰征途情景高度的、形象的概括,表明驰抵战场,引到描写战场上的生活和战斗,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两句诗,夸张地表现出木兰身跨飞驰战马,万里奔赴战场的矫健雄姿。4.表现出木兰功成身退、眷恋家乡的耕织生活、不募荣华富贵的纯真性格、高贵品质。

第3篇: 木兰诗导学案

主备:                  班级:七年级  班     姓名:

【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工具书学习生字词,把握文章大意,理清故事脉络。

2.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难点】

1.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2.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第一课时

【目标引学,预习展示】

1.知识链接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木兰歌》,选自宋代          编的           ,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是南北朝时北方民歌的代表作,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2.给加点字注音:

机杼(    ) 可汗(    )鞍鞯(    )(    )  胡骑(    )赏赐(     )

朔气(    )金柝(    )铠甲(    )  策勋(    )云鬓(    )辔头(    )

3.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出门看火伴(     同      ,      )      对镜贴花黄(     同      ,      )

4.古今异义

卷卷有爷名(古义         今义          )

但闻黄河流水呜溅溅(古义         今义          )

双兔傍地走(古义         今义          )

5.一词多义

东市买骏马(         )          愿为市鞍马(       )

   6.词类活用,解释加点词,并感受词语的用法

愿为市鞍马(        )         策勋十二转(             )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导入新课:中国(古今中外)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

2.诗歌诵读

(1)听老师诵读,点评一下,学习一下。

(2)自由朗读,读准字音,疏通文义,把握情感。

(3)比赛阅读,互读互评。

【展示反馈,释疑解惑】

一、自主学习: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利用注释和工具书,试着读懂课文内容。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3.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与结构。

(1)这是一首叙事诗,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来简单概括每一部分内容。

(2)用几句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当堂训练,分层实施】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文中表现木兰代父从军原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木兰深明大义,代父从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现军情紧急和木兰矫健英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中描写边塞战地夜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突出木兰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品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男子的议论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8)表现战争持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梳理归纳,检测达标】学生用知识树总结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木兰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2.通过各种方式反复诵读,体会文章的节奏美和音韵美,培养语感,提高记诵能力。

3.体会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目标引学,预习展示】

1. 检查木兰诗的背诵情况

2. 检查练习册基础积累部分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木兰停机叹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 “旦辞爷娘去,……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一节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两句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什么作用?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4.“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表现出木兰的什么精神品质?

5.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6.学习完课文木兰给你怎样的印象?以“我从课文_____读到木兰是一个_____的人”句式来说。

7.诗中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详细?

8.你对木兰从军一事是如何评价的?

【展示反馈,释疑解惑】

1.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除了老师和同学的理解,你在与《木兰诗》进行心灵的碰撞时,你有什么创造性发现吗?(困惑处或者不同见解处) 

2.木兰归来后,因战功赫赫,于是“可汗问所欲”。可木兰的回答是什么呢?“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为什么做出这种选择呢?一般的看法是:木兰不慕荣华富贵,愿回家与父母团聚。但我认为这里还有别的更深层的原因,你能否结合你对中国封建社会的了解来挖掘一下?

3.读最后一段的附文,你能领悟到什么?

4.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

5.木兰代父从军是一种孝,在战场上拼杀是爱国。那么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又是怎么样来体现自己对家人的爱、对国家的爱呢?

【当堂训练,分层实施】

1.请同学们试着找出诗中语言精炼的句子,并感受其特点。

2.试想你就是木兰姑娘,请你说说替父从军的前前后后的心理活动。(用自己的话归纳)假如“我”就是木兰姑娘(请发挥合理的想像),说说自己的战斗生活。

假如你是木兰的亲人,十几年没见面了,见到木兰会做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

3.互动释疑:小组提问释疑,组内交流解决。

【梳理归纳,检测达标】

学生用知识树总结

【当堂检测】

一、课文内容理解检测

1.选择对字词理解正确的项。

①策勋十二转( )A.次  B.回   C.转动

②赏赐百千强( )A.多  B.大   C.有余

③愿为市鞍马( )A.市场 B.买   C.集市

④愿驰千里足( )A.希望 B.愿意  C.能够

2.选出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

B.将军和壮士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

C.将军在千百次战斗中死去了,木兰却在十年后回来了。

D.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将军死去了,壮士归来了。

3.对第3段中的“不闻……但闻……”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采用对比手法,反映战争紧迫。

B.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切怀念。

C.采用对比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刻思念,极大地丰富了女英雄的形象。

D.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与亲人分离极其悲痛的心理。

4.对“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一句中的“大”字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表明了可汗的积极性很高。

B.“大”就是大规模的意思。

C.显现战争紧张、频繁、涉及范围广。

D.意思是非常、十分。

5.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②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④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A.比喻 对偶 反复 夸张 B.对偶 对偶 排比 对偶

C.借代 反复 排比 对偶 D.对偶 反复 对偶 比喻

6.对“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写征程的遥远和军情的急迫。

B.写战争到来的悲凉气氛。

C.以宿营地空旷寂凉烘托木兰离家思亲的情怀。

D.写行军旅途的欢快。

7.朗读下列语句停顿恰当的一项是( )

A.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B.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C.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D.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二、对比阅读:根据课文内容,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少习射(少年时)               B.市鞍马(买)

C.长而益精(更加)               D.易男装(穿)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皆次当行(        )       数(         )建奇功

3.区别一词多义

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因:         )

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因:         )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

②.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

5.“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一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A.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建立的功勋数不清。

B.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屡次建立功勋。

C.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屡次建立功勋。

D.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建立的功勋数不清。

6.文中“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一句是全文所表达的主旨,在《木兰诗》中相类的句子是:

第4篇: 木兰诗导学案

十、木兰诗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  

2.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3.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2、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一、文学常识: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2、给划线的字注音:

机杼(    )  军贴(   )  可汗(    )  鞍鞯(    )  辔(    )头  胡骑(    )

朔(    )气  金柝(    )  铠(    )甲  策勋(    )  云鬓(    )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中国(古今中外)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

(穆桂英、刘胡兰、秋瑾、邓颖超、撒切尔夫人、花木兰等)

二、自主学习

1、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考:

①利用注释和工具书,试着读懂课文内容。

②用几句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③读完全诗,你觉得木兰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2、教师范读,学生模仿,品味诗歌语言。

①找出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②运用多种描写手法,扩写第四段,并当堂交流。

三、合作探究

1、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除了老师讲的理解,你在与《木兰诗》进行心灵的碰撞时,你有什么创造性发现吗?(困惑处或者不同见解处) 

2、第三段,写木兰紧张地做准备工作,迅速从家出发和奔赴战场途中的见闻感想。先就“愿为市鞍马”做文章,用排比的句子,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要啰嗦地写呢?为什么不写在一个地方买齐?

3、赴边途中是详写还是略写?详写什么?

4、木兰归来后,因战功赫赫,于是“可汗问所欲”。可木兰的回答是什么呢?“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为什么做出这种选择呢?一般的看法是:木兰不慕荣华富贵,愿回家与父母团聚。但我认为这里还有别的更深层的原因,大家能否结合你对中国封建社会的了解来挖掘一下?

5、读最后一段的附文,你能领悟到什么?

四、当堂检测

[基础巩固]

1.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机杼(     )  鞍鞯(     )   胡骑(     )  金柝(    )  策勋(    )  赏赐(    )      云bìn(    ) pèi头(    )  扑shuò(     )  雄 cí(     )   阿zǐ(     )

2.形似字注音组词

拆(   )              柝(   )            析(   )          折(   )           

戎(   )              戍(   )            戊(   )          戌(   )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木兰当户织(          )               昨夜见军帖(         )

旦辞爷娘去(        )                 万里赴戎机(        )

著我旧时裳(        )                 安能辨(        )(         )我是雄雌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愿为市鞍马   市:买                  东市买骏马     市:集市

B.出郭相扶将   郭:外城                木兰不用尚书郎   不用:不愿作

C.朔气传金柝   朔:北方                策勋十二转     策勋:记功

D.军书十二卷  十二卷:十二本           赏赐百千强     强:有余

5.填空。

①《木兰诗》选自          朝          (人名)编的《          》,这是          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全诗通过叙述花木兰          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             的女英雄形象。

②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                                                    

③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                                      

④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                                       

⑤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⑥写木兰一家人高高兴兴迎接她回家的情景的句子:                                            

⑦诗中的“                、              ”一句,用           和           的修辞手法,十分概括地描写了战争的旷日持久,激烈悲壮。

⑧.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诗中的“                 ,                ”一句诗文。

6.对诗句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

A.“万里赴戎机”:“万里”极言征程之远,“赴”表现动作之迅速、果敢。

B.“关山度若飞”:跨越飞和山,像飞一样,展现了木兰的矫健雄姿。

C.“朔气传金柝”:朔,指北方。用打更的声音在寒气中传送,表现军旅生活的单调、无聊。

D.“寒光照铁衣”:用寒光和铁衣,展示边关将士的英武风采。

7.写出下面诗句的大意。

①.爷娘问女来,出郭相扶将                                                                   

②.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                                                              

[能力提升]

(一)阅读课文第六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段意                                                           

2.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动词填写

①描写爷娘:                                 ②描写阿姊:                        

③描写小弟:                                 ④描写木兰:                        

3.选文中连用四个“我”的作用是什么?

4.品味“开”、“坐”、“脱”、“著”、“理”、“帖”这6个动词的表达作用。

5.分析“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这两句诗的表达作用。

(二)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少习射(少年时)               B.市鞍马(买)

C.长而益精(更加)               D.易男装(穿)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皆次当行(        )       数(         )建奇功

3.区别一词多义

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因:         )

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因:         )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                                                

②.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                                                       

5.“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一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A.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建立的功勋数不清。

B.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屡次建立功勋。

C.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屡次建立功勋。

D.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建立的功勋数不清。

6.文中“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一句是全文所表达的主旨,在《木兰诗》中相类的句子是:

《木兰诗》 “教学过程”参考答案

二、1、②木兰停机叹息、代父从军、奔赴战场、征战沙场、还朝辞官、会见亲人

③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性情)       爱国、渴望和平(巾帼英雄)  

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概)

4、 例举:①、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吗?并找出其它互文的句子。  

(明确:a渲染战前紧张的气氛。b战事紧迫。c家人对木兰从军的重视。d乐府诗常用的一种写法——互文。)  

②“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介绍对偶、夸张、互文)  

(仅仅三十个字就写出了征途之遥,生活之苦,战斗之多,时间之长,战况之烈,从而表现了木兰十年艰苦的战斗生涯,可见语言精炼,字字千金。)  

③第5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木兰的什么情操?  

(运用夸张,写出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木兰辞官不就,表现她不图功名利禄,向往和平的劳动生活的高尚情操。)  

④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排比、表现她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渲染了团聚、欢乐的气氛。) 

三、1、如:①第一段中“唧唧复唧唧”声与“不闻机杼声”的矛盾。  

(“唧唧”声有三种说法:织机声、叹息声、虫鸣声。)  

②从《木兰诗》中“爷”的称呼看中国古代的称呼与地位。  

(现在在西南地区还有这样称呼父亲的。“爷”也作“耶”)  

③木兰去时是应“可汗”之征,而归来却受“天子”之赏,那不是前后矛盾了吗?  

(“可汗”是古代西北民族对君主的称呼,“天子”是封建社会汉族对君主的称呼。可是在这首诗中“可汗”却成了“天子”的同义词,不能再按照《广韵》中所谓“蕃王称”的本义了。这只能看做在《木兰诗》时代汉语里已有了外来语的成分。——是北魏汉化的结果)  

④木兰不当官是不慕功名富贵吗?  

(木兰的还乡,决非什么不慕功名富贵的问题,也不是什么热爱劳动的问题,而是封建社会压迫、歧视妇女的必然结局。)  

A、古代女子的三从四德  

B、从《木兰诗》中看中国女性的命运!  

(可以与“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法国的女英雄贞德的故事等进行比较)  

(无论是花木兰、梁红玉、穆桂英,还是“奥尔良姑娘”贞德,她们“幸运”地跃出历史地平线的机遇,无论是在历史的记录里,还是在传奇的虚构中,其背景都是烽烟四起、强敌犯境的父权衰微之秋。换言之,除却作为妲己一类的亡国妖女,女人以英雄的身份出演于历史的唯一可能,仍是是父权、男权衰亡、崩塌之即。)  

⑤从《木兰诗》中看中国古代女子的打扮。  

(“帖花黄”是北魏妇女的面饰。有两说:一说“元魏时禁民间妇女不得施粉黛;自非宫人,皆黄眉黑妆。故《木兰诗》中有‘对镜帖花黄’之句。”(《谷山笔尘》)另一说,将金黄色的纸,剪成星、月、花、鸟等形状,贴在额上。) 

2、这样写有以下几个作用:

①写家人对木兰从军的重视,要采买上好的用品。

②战事紧迫,时间紧张,渲染出一种紧锣密鼓的气氛。

③这是乐府诗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诚如谢榛所说:“若一言了问答,一市买鞍马,则简而无味,殆非乐府家数。”(《四溟诗话》)联想我们曾学过的一首乐府歌辞《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东西南北的铺排,看似重复,却写出了鱼在莲叶间嬉戏的情景和人们采莲时愉悦的心情。

3、略写。心情。通过几个地名的转换,便概括了整个行程:家——黄河——黑山。两次在“黄河”和“黑山”宿营的描写极婉转地形容出一个初离父母出征的少女的新奇感受,听到黄河流水,听到燕山胡骑,都不由让她想起父母的呼唤,对父母的思念情深意长。

4、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男主乎外,女主乎内”是封建礼法定下的一条戒律。木兰可以在非常时期秘密地代父从军并发挥她那潜在的智谋和才能。然而,她却不能随着战争转入和平,继续在朝廷为治理国政而做出贡献。封建礼法加在妇女身上的镣铐是难以解脱的。木兰的还乡,决非什么不慕功名富贵的问题,也不是什么热爱劳动的问题,而是封建社会压迫、歧视妇女的必然结局。其他的故事也反映过这一点,如黄梅戏《女驸马》等。木兰只有辞受封爵、解甲归田这惟一道路可走。

5、最后一段是木兰对战友们的“惊煌”所作的回答,也是作者对木兰的深切赞美。这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和互文见义的手法,说无论是“雄兔”还是“雌兔”,都是“脚扑朔”、“眼迷离”的,它们在一起跑动的时候,你怎么能分辨雄雌呢?这幽默风趣的比喻,表现了木兰的稳重机智,又使这首诗的结尾余音袅袅,悠扬不尽!更给我们提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女子若有施展抱负的机会,她们的智慧、谋略和才能并不比男子逊色。你还能再举几例吗?穆桂英,李清照,武则天……女同学不宜妄自菲薄。

“当堂检测”参考答案:

[基础巩固]

4.D

5.①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代父从军,不慕名利  ②东……西……南……北……  ③朔气传军柝,寒光照铁衣。  ④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⑤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⑥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⑦“将军……壮士……”,对偶、互文   ⑧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6.C    7略

[能力提升]

(一)1.木兰回家的欢乐情景。  2.①扶将 ②理 ③磨 ④开 坐 脱 着 理 帖  3.与家人团聚、重温和平的女儿生活的喜悦心情。  4.归家的喜悦和故物的亲切。  5.不仅写出了伙伴惊讶情态,还从侧面写出了木兰的英雄气概。

(二)1、D   2、háng   shuò    3、  因为   因而(所以)  4、①木兰是古代一位民间的女子。 ②凡是男子可以做的事情,女子未必就不能做。   5、C   6、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

木兰诗导学案及答案 木兰诗导学案及答案第一课时

本文来源:https://www.baozhen-education.com/ziyuanfenlei/45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