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baozhen-education.com--教案】
第一篇: 小学心理团体辅导活动教案
活动目的:
1、让学生认识到自卑的危害性以及克服自卑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2、帮助学生调节不良的情绪,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起自信心。
活动过程:
一、 导入
在我们周围有一些同学总觉得什么也不如别人,比别人矮一头,上课不敢回答问题,参加活动也不积极,觉得自己什么也不行,看不到自己的闪光点,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自卑。
1、表演小品:王芳是一个热爱集体、热爱劳动的小女孩,学习成绩也不错,就是不善于表现自己,觉得自己什么也不行,和同学相处的也不错……
2、讨论:
(1)、你觉得王芳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2)、你周围有这样的人和事吗?
二、活动与训练
1、引导学生归纳自卑的危害性。
(1)、自卑可以导致自闭症,不愿意和他人交流。
(2)、自卑影响身心健康,心理很压抑,容易造成身心疾病。
2、让学生了解克服自卑的方法
问题引入:怎样才能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呢?
表演小品《他变了》:小翠今年11岁,她的脸上长满雀斑,她总觉得自己长得很丑,走路总是低着头,很少和小朋友玩,怕小朋友不喜欢她。一天,她买了一个美丽的蝴蝶结,别人看了都说她很漂亮。从这以后,她突然觉得自己变漂亮了,对积充满了自信……
3、归纳克服自卑的方法
(1)、能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我们应该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从自己成功的体验中获得自信和快感。
(2)、遇到事情觉得自己能行。任何时候,都要相信自己,我不会比别人差,这条路不行,我走另一条路。
(3)、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
三、自由交流
学生交流自己自卑的事情或者是自己克服自卑树立自信的事。
交流方式:小组讨论、集体交流、自由找伙伴谈一谈等。
四、教师小结
“我行,我能做到!”这是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有时候,从未做过的事会让我们害怕,不敢大胆的去尝试。遇到困难,我们可能会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我们要学会对别人表达自己的想法,真诚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做一个自信的人,因为自信能使我们从容面对一切。
第二篇: 小学心理团体辅导活动教案
辅导目的:通过本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相信自己,相信老师,相信同学,为了自己的进步,乐意接受老师、同学给予的帮助。
辅导对象:学习自觉性差的、不负责任的学生,特别是作业不完成的学生。
辅导者:
l、心理辅导员(要求灵活性、随机应变、组织能力等方面都比较强的教师承担)。
2、要有一位助手配合。
辅导场地:
活动室要相对大一点。
器材准备:
l、无线遥控扩音设备,如领夹话筒配语言座即可。
2、奖品(练习本、笔若干)抽奖纸条若干张。
3、蒙眼睛用的毛巾之类物品。
辅导过程:
一、跟我一起做(约2分钟)
师:同学们,我做一个动作,要求大家不评价。不思考,也学着跟我一起做,连续模仿做3遍。(师可选择做做3~4动作。目的是消除学生紧张心理,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二、结识新友(约5~6分钟)(自我介绍内容可突出个人的性格特点、特长、爱好、学习生活习惯等为主,让同学进—步了解自己)。
师:同学们,我们大家虽在—个班级多时,但相互之间不一定都十分了解。下面我们做个游戏,可以增进大家的了解,好不好?
师:这个游戏的名称叫“结识新朋友”,游戏的方法是:大家在这个圆圈里自由走动,边走边与同学握握手、问声好;然后再与别的同学握手问好。当老师说“停”时,每个人都必须要与人握住手、面对面。这时握住手的两个人,就是你的新朋友。然后对面而座,双方作自我介绍。(我是某某学校某某班的某某某,我喜欢(唱歌、打篮球、画画或爱笑)我的性格比较热情外向,活泼开朗,你愿意和我做朋友吗?)
师:游戏现在开始(经过10秒钟左右师叫停,学生自我介绍1~2)分钟,然后再进行一次或二次)
师:同学们,刚才我看到你们都认识了新朋友,我很高兴,你们高兴吗?谁来把你认识的新朋友介绍给大家?(请3~4位不等。讲完后让他们抽奖。先拿抽奖纸,活动结束前发奖。注:抽奖纸上写的是师对学生各种鼓励的语言;奖品是练习本和铅笔。)
三、信任之旅(8对~10对)(约20分钟)
目的:通过游戏,让学生体验助人与受助的感受,增加对别人的信任与接纳;同时培养乐于助人和接受帮助的意识。
师:为了加深朋友之间的友谊,我们大家做—个游戏,好吗?
师:游戏的要求:两人一组,不准说话,只能用动作去帮助别人和接受别人帮助,按照规定的路线走,大家都要体验当时各种感受。其他同学在一旁观看,也要谈体会,看哪组配合最好,方法最好。
步骤:
1、邀8~10位同学参加游戏扮“盲人”。(可选几位最不守纪律的、作业常不做的学生在其中,男生、女生数不均等),排到走廊里(这些人不要让其他同学看到,或集中到高一层楼的走廊蒙上他们的眼睛(以上请助手完成,然后让他们原地转3圈(目的:失去方向感)。
2、师:(神秘而紧张地语气)同学们:我估计,外面这些同学目前有困难了,而且肯定有很大的困难。谁愿意做好心人,去帮助他们?(选8~10位)要求:在帮助他们时也不能说话,只能用动作。
在他一对一结对完成后,进行一段艰难的真正的:“信任之旅”。
师:宣布“信任之旅”开始,请好心人帮助“盲人”走好客观存在艰难的历程。(线路可以曲折点,在“信任之旅”活动开始之前,这些障碍不要布置,待参加游戏学生出门后,再布置起来,尽量就地取材,请学生帮忙,同时以最后一对学生到终点为游戏结束。)
3、情感交流:(围成圆圈状)
师:①先问蒙住眼睛的学生:
a、当你蒙住眼睛看不见什么时,心里什么感觉?此时心里最希望什么?
b、在好心人帮助下,你说说在通过各种障碍时,心里有什么感受?
c、你对帮助你的朋友满不满意?(2~4位学生)。
②问好心人:
a、你看到“盲人”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b、你是怎样想方设法帮助你的朋友的?
c、通过对朋友的帮助,你有什么感受?(2~4位学生)
③问观看的学生:看了这个游戏,你有什么想法?(这里要求教师抓住以下重点区组织提问:当你有困难时,渴望得到朋友的帮助;当朋友帮助你时,你要乐意接受;当你帮助了朋友,或在朋友的帮助下,战胜困难后,心里感到欣慰。)(时间允许的话,可以换一批学生再做,再交流)。
4、小结:
师:同学们,游戏结束了,我发现大家今天交了新朋友,而且敢于说出自己心里的感受,虽然有的同学没有说,但相信他们也已经有了新的感受和想法。特别是当自己碰到困难需要帮助时,同学、老师、朋友会向你伸出友谊之手,真心诚意的、耐心地给予帮助,他们认为这是一种责任,你就要愿意、乐意接受老师、学生、朋友对你的帮助。接受别人对你的帮助,是自己不断进步,也是有责任心的表现。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了解了很多平时接触不多的同学,交了新朋友,而且敢于说出自己心里的感受,虽然有的学生没有说,但相信这些学生也已经有了新的感受和想法。特别是当他们碰到困难需要帮助时,同学、老师、朋友会向他们伸出友谊之手,真心诚意的、耐心地给予帮助。这是一种责任,我们要愿意、乐意接受老师、学生、朋友对你的帮助。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帮助,是自己不断进步,也是有责任心的表现。
第三篇: 小学心理团体辅导活动教案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知道什么是“情绪”及它与我们工作学习的关系。
2、认识到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能控制自己,不然就会自己给自己背上思想包袱,影响学习和工作。
教学重点:
认识到“良好的情绪”与我们工作、学习的关系。
教学难点:
要学生学会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过度高兴,也不过度悲伤。
教学过程
导入
想一想自己过去在遇到成功和失败的时候,是怎样控制自己的。
师:同学们?什么叫做“情绪”?
生:简单的说,情绪就是心情。
师:当你心情好或者说情绪好的时候,你的表现什么样? (生交流)
师:是啊,不少同学都有这样的体会,当一个人情绪好的时候,干什么事都特别有劲。可见良好的情绪不仅对工作、学习有利,对人的健康也有利,不是吗?相反,当一个人情绪不好的时候,整天无精打采,好象在生一场大病似的,对健康当然也十分不利了。你在情绪不好的时候是怎样的?
(师生交流)
师:我觉得你不该这样对自己,这不是明摆着要影响自己的健康吗?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论遇到高兴的或不高兴的事,都不要影响自己的情绪,这就是控制住自己。
(教师讲范进中举的故事)
总结
课后小结。
第四篇: 小学心理团体辅导活动教案
虽然我国中小学团体心理辅导近些年有所发展,但仍存在较多问题,如辅导的模式单一;效果的评价比较模糊,评价方式及量表针对性不强;团体心理辅导的局限性问题等。
1.团体心理辅导模式问题
目前团体心理辅导的模式基本还是传统的四阶段:初创期:相互认识、目标与结构、建立契约(1-2次);过渡期:分享感受与经验、相互信任、觉察他人;(1-3次);工作期:检视自我困扰、觉察有效社会行为、学习、解决问题、激发自我的改变与成长;(3-5次);结束期:总结已有改变、巩固适应行为,制定成长、计划。(1-2次)。
建议:这四个阶段得到大家的公认和借鉴确实存在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结束期只有1-2次,结束后大家各奔东西,没有后续的跟踪、指导,导致心理辅导的效果和效果的评价都不理想。所以基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个体辅导和团体心理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在团体心理辅导的工作阶段及结束后,对于个别问题较重的学生采用个体心理辅导,并进行效果和评价的追踪访谈,这样既可以解决后续不足的问题,也可以适当弥补团体心理辅导不能照顾个体差异的缺陷。
2.团体心理辅导的评价问题
总体来说,对于团体心理辅导后效果的评价问题,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国内研究的比较少,评价方式比较杂乱,没有相对客观的评价工具。目前,团体心理辅导的效果评价主要依赖于量表测试及辅导后学生的社会适应情况,但是这两种方法都有很大不足:1、量表对于辅导效果的评价,对一些治疗性团体或矫治性团体比较明显,但对于发展性团体,并不显著;另外,量表使用过于单一,基本限于SCL-90,SDS,SAS,16PF等,而某些问题现有的量表针对性并不强,所以测出来的结果并不具备解释性。2、对于辅导后学生的社会适应情况的评价,多是描述性的,比较含糊,说服力不强。
建议:针对这个问题,建议在制定评价方案时,一定要有评价的基本原则或指导思想;评价的主要内容要体现综合性,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外显行为表现,也要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转变;评价的方式要体现多样性,以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相结合的形式为主,对于发展性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更多的采用质性评价,量化评价主要是以各类量表的前测后测的对比分析,质性评价则可以是行为观察,情景测验,表现性评价,成长记录袋评价等;评价的主体要体现多元化来以减少评价的片面性,比如采用学生个人、同班学生、班主任老师、专业心理教师、学生家长综合评价的方式,就可以从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各个角度来观察其被辅导前后的表现,如果大家一致发现学生的表现确实进步很大,那么证明辅导取得了效果。
3.团体心理辅导的局限性问题
传统的团体心理辅导有很多局限的地方:a、个人深层次的问题不易暴露;b、个体差异难以照顾周全;c、有的成员可能会受到伤害;d、某些个人隐私,在事后有无意暴露的可能;e、端内向者不宜参加。
建议:对于这些局限性,或许也是我们值得探讨的地方,比如第一条和第二条可以通过加入适时的个体辅导,采用团体心理辅导和个体心理辅导结合的综合辅导模式解决,那么对于其他不足或许可以成为我们突破的要点。
总结
21世纪以来,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研究在我国处于发展时期,而实践研究则是刚刚迈出一大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对心理健康教育会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将看到团体心理辅导的优势,心理行业引导者“”与团体心理辅导领军人物“吴秀碧”老师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小学生的团体心理辅导,中小学生的团体心理辅导必将蓬勃发展。
第五篇: 小学心理团体辅导活动教案
一、 教学目的:
教育学生正确评价自己,树立自信心,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克服自卑心理,学会欣赏自我和悦纳自我,树立“别人行,我也能行”的思想。
二、 教学准备:
事先挑选一名高一点的男同学扮演乌龟爷爷,另外选好扮演乌龟丁丁、小伙伴儿的同学各一名,旁白一名。
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同学对胜利充满信心,面对困难,不怕挫折,不怕失败,最后使自己获得成功;也有的同学面对困难,丧失信心,失去了进取心,结果以失败告终。我们今天学习新的一课,很重要,题目叫《树立自信心》。
(二) 学文明理
1、 教师以讲故事的方式,叙述戴洪祥是怎样克服困难,做成“戴氏小提琴”的,明确告诉学生是“自信心的力量”!
2、 然后教师要简介自信心的概念以及如何培养自己的自信心。
(三) 活动明理
1、角色扮演(15分钟):
让同学表演童话剧《我不行与我能行》,从演出中让学生领悟到:只有不怕困难,树立自信,才能获得成功。
2、 议一议
师:小龟丁丁为什么开始不敢爬坡?
生:过低估计自己、自卑心理作祟、怕自己笨手笨脚,被人笑话……
师:后来,丁丁怎么做的?成功了没有?
生:在龟爷爷的帮助下,获得了成功;在龟爷爷的帮助下,大胆地尝试;他不怕困难,大胆去做。
师:你知道丁丁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生:有同情心,愿意帮助别人;勇敢的孩子;知错就改的孩子。
师: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生:在做事之前,就认为自己不行,是自卑的表现;后来他做了勇敢的尝试,获得了成功,是自信的表现。
指点迷津:我们应该克服自卑,树立自信,才能获得成功。
(四) 总结全课:
可请同学归纳总结,使同学们看到树立自信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正确地评价自己,树立自信。
小学心理团体辅导活动教案设计 小学心理团体辅导活动教案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