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原创精品 > 小学原创精品 > 正文

红旗渠感想小学生【汇编三篇】

【www.baozhen-education.com--小学原创精品】

红旗渠感想小学生1

    云台山之所以能够成为国家级的风景旅游名胜区,这与当时的焦作市委书记戚戚相关。大家知道,焦作是以产煤闻名,但当该书记上任时,整个焦作市的煤炭资源已近枯竭,经济开始陷入困境。如何寻求一条新的发展之路,如何振兴焦作经济,成为一道严峻而又紧迫的课题,摆在了这位新任市委书记的面前。他没有“坐、等、要”,而是带上相机,一个人几乎踏遍了焦作的山山水水。起初,人们根本不知道他究竟在干些什么,可是当他将云台山旅游开发规划摆在众人面前时,大家才恍然大悟。才明白他是在谋划焦作的未来。可是他的规划太过宏伟,宏伟得几乎只有他自己一个人赞成。毕竟十多亿元的贷款不是一个小数目。面对众人的置疑,这位市委书记没有退缩。他顶住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执着前行。功夫不负苦心人。云台山旅游风景区建成后,效益显著,仅用三年时间,就偿还了全部的贷款和利息。他用事实、用行动诠释了一个共产党人敢于担当、积极进取的高贵品质。如今,这位昔日的市委书记早已调离该市,但他却给焦作市留下了一座游人如炽的国家AAAAA级风景区。

  同样,我们赞扬红旗渠,歌颂红旗渠,因为它不仅是一笔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光岭秃山头,水缺贵如油。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这首民谣就是旧社会林县人民穷困潦倒生活的真实写照。穷则变,变则通。新中国成立以后,为彻底改变林县人民祖祖辈辈干旱缺水的生存状况,以当时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同志为代表的县委、县政府一班人,以大无畏的气概和卓越的胆识,带领林县人民,历十年之功,经千辛万险,才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建起了“人工天河”。这不仅仅只是一条河,这是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一座艰苦奋斗的丰碑。它体现了共产党人敢为人先、一往无前的坚定信念,也体现了共产党人一心为民、乐于奉献的高尚情操。

  不同的事迹,相同的感受。我们学习红旗渠精神,必须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当前开展的治庸问责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与创建全省中型水库管理工作一流水平和国家一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结合起来,“爱岗敬业,团结奋斗,科学管理,争创一流”。 以防汛抗旱为中心,责任考核为基础,项目建设为重点,规范管理为核心,学习教育为保障,进一步凝聚人心,提振士气,努力推动水库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向前发展。一是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红旗渠的修建,体现了共产党人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基本原则,是林县党员干部执政为民的光辉典范。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更要立足本职岗位,积极开展创先争优。要通过建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承诺书、结对帮扶等多种方式,加强党性修养,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二是要以目标考核为抓手,促进管理水平大幅提升。要全面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严格责任制考核,提高管理水平,使机关环境得到改善,使工程面貌焕然一新;三是要以基地建设为重点,着力改善办公和生活条件;四是要以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建设为基础,着力增强服务能力。要按照“四制”要求,以建设一流的精品工程为目标,确保工期和施工质量;五是要积极争取项目投资,科学谋划水库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要加强协调,积极申报,争取资金,确保项目尽快实施;六是要充分发挥水库区位优势,推动水库经济发展。根据水库所处的独特的地理位置,我们要按照局党委确立的“以政策项目支撑,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以资源的开发利用,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区位优势,开发新的发展项目;以深化思想解放、推动干部职工创业”的经济发展思路,进一步扩大城镇供水规模,抢抓机遇,认真搞好钱场工业园区供水技术方案的论证,确保该项目工程顺利实施;大力发展水利旅游经济,找准定位,通过招商引资、内引外联等方式,积极筹措资金,努力打造吴岭水库生态旅游品牌。要因地制宜,挖潜改造,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断壮大水库经济实力;七是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积极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选人用人环境;八是要加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深入开展以“知足、知恩、知荣、知耻、知法、知德”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传承 “爱岗敬业、团结奋斗、科学管理、争创一流”的吴岭精神,进一步弘扬正气,提升道德品质,争创省级文明单位。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红旗渠精神正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一定要继承并发扬这种精神,爱岗敬业,恪尽职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水库的改革和发展作出我们新的、更大的贡献。

红旗渠感想小学生2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面五星红旗这门课。其中有中国留学生,他漂流旅行,漂流旅行中受伤迷路,来到镇上,进入面包店,面包店老板想用五星红旗交换面包,被中国留学生拒绝。最后,中国留学生的行为感动了面包店的老板,面包店的老板给了中国留学生无私的帮助

  读到这里我很感动,这个留学生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宁可饿死,也不想拿着象征祖国尊严的国旗换面包。如果我拿着五星红旗,身上没有钱,我就用五星红旗换东西,现在学习这门课,我就不会。五星红旗是祖国的象征,我们现在还很小,不能为祖国献出最大的爱。只有爱五星红旗回报祖国。

  祖国,我想对你说:我爱你!

红旗渠感想小学生3

  星转斗移,岁月沧桑。红旗渠开始建设至今已45年。红旗渠建设开始叫“引漳入林工程”,动工于1960年2月,竣工于1969年7月。林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扬愚公移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奋战了十年时间,克服了重重困难和艰难险阻,付出了很大代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并创造了丰富的经验,充分显示了党领导的正确性、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人民群众无穷的创造力。

  1954年4、5月份调任林县县委书记的杨贵同志,在分析林县县情时,深刻认识到缺水是林县贫困诸多矛盾中的主要矛盾。人没有水不能生存,有水便有生命,有生命就能求发展。当时全县共有90多万亩耕地,只有1万多亩水浇地,其它耕地全是靠天种植。大旱绝收,小旱薄收,种麦面积很小,亩产仅有七八十市斤,秋粮也不过百把斤,群众仍过着糠菜半年粮的贫苦生活。全县550个行政村,就有305个村人畜吃水困难,有的跑5里、10里去取水,还有的跑更远路程去取水,群众说“吃水如吃油”,但是没有油吃能过,没有水吃,一天都不行。面对这些情况,1957年12月,杨贵同志作了发动全县人民“全党动员,全民动员,苦战五年,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动员报告。通过种种努力、克服重重困难,于1960年2月,在县委书记杨贵、县长李贵的带领下,以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敢想敢干、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开始了“引漳入林”的红旗渠工程。通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奋战十年,终于建成竣工。

  “引漳入林”的红旗渠工程,是林县人民在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力更生、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指引下,不断实践,不断认识,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从修小型水利工程到修大型工程的过程。兴水符合林县县情,兴水就是为林县父老乡亲办实事,兴水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群众从兴办水利实践中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党,从而更加热爱党,党指向哪里,群众就干到哪里。

  红旗渠的建成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体现;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解决突出问题、不等不靠的精神体现。红旗渠的建成是一批批冲锋在前、享乐在后、硬骨铮铮、一心为众、无私奉献的英雄起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结果;是党员领导干部深入第一线和群众同心干,并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展的结果。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今天,我们共产党人更应该为民所望,为民所急,办更多、更大的实事、好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无私无畏,创造性地工作,视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小学生红旗渠精神感悟 小学生红旗渠观后感

本文来源:https://www.baozhen-education.com/zixun/112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