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原创精品 > 小学原创精品 > 正文

小学道德与法治听课记录(通用3篇)

【www.baozhen-education.com--小学原创精品】

第1篇: 小学道德与法治听课记录

  思想品德公开课听课体会郭磊庄初级中学闫兴华3月25日,我们四位思想品德教师有幸到张家口市第十六中学听课.两堂教学观摩课和一堂说课结束后,感触颇多.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听课后的体会.

  首先,我发现每位老师都很有亲和力,上课感情都比较投入,我最喜欢史秀琴老师的课,她的姿态亲切而温柔,语言优美动听,上课情感投入,很放的开但也很严谨,和学生有语言的交流,还有眼神和一些肢体语言的互动,给人心情舒畅的感觉.她就像一面镜子,从她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虽然自己上课也很有亲和力,但激情似乎不够.本来以为声音响就是激情,但是我听了史老师和自己学校几位名教师的课,我觉得自己其实是不激情的,因为在和学生语言交流的时候,除了声音响(说话也很快),我所投入的情感是很少的.在这方面,我觉得自己经验比较少,拘泥于备课教案,想到的是我接下去该讲什么,我应该让学生讲什么才能一步步完成我的教学,而不是引导学生讲他的内心感受和想法,所以情感上的互动很少,也就没有激情可言.

  其次,我觉得各位老师的导入都很精彩.凡是导入比较顺利的,我这堂课也就完成的比较好,如果导入环节就引起了争议,那么学生的兴趣就不高了.比如以问题情境导入,学生的回答是希奇古怪的,他们有时候觉得自己的回答如果能博得同学一笑那就是成功的,是经典的.所以我往往是在很尴尬的情况下很勉强的导入课题,这时学生会质疑,然后是我们两三分钟的争辩,好在我已对每个班的课堂风格有所了解,所以对于他们的质疑我早有准备.但是我发现这些聪明的孩子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是口服心不服的.这堂课他们是不愿意认真听了.导入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备课时也可以做到精心的准备,但是如何导入到位,对整堂课起到真正的引导效果,这是我日后要多加揣摩的.

  第三,各位老师的教学目标切合学生的实际,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中有探究有讨论,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如郑老师她的课形式很简单,没有活动,表面看上去平淡不精彩,但细细体味,发现这堂课在知识点的落实上做的很到位.

  学生在探究在讨论中,掌握了知识,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方法也得到指导和锻炼.整堂课既体现了新课程的要求,也落实了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

  第四,各位老师的教与学、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有出彩的地方也有不足.发言少,很明显互动不够,那么发言多,是不是就代表着互动很好呢?我发现,课堂上,学生的发言比较多,但是对发言的点评似乎很少.自己上课有时也忽略对学生发言的点评,有时是反应不过来,特别是对于学生的异想天开.我觉得主要问题还是对教材吃的不够透,自身知识的匮乏,加上拘泥于详尽的备课教案,就等着学生一个个发言,把教材中的知识点说出来,或者说完整了.如果学生能够按着你的思路来完成教学,从表面上看,这堂课很顺利,但是学生的情感提升,学生深层次的想法是捕捉不到的,或者是根本没有激发出来,作为教师很轻松,但事实隐患也很多.如果学生没有按着你的思路来上课,从表面上看,这堂课乱乱的,重点难点不突出,知识点也落实的不理想,作为教师也很吃力,一直在“拨乱反正”,虽捕捉到学生的想法,但是不能让学生有深刻的体验.

  第五,课外拓展方面,缺少关注.

  一堂思品课也许你可以很好完成情感目标,c知识目标,但是能力目标也许很难完成.所以我觉得课外拓展很重要,但是学生的课外拓展缺少引导者,他们知道该做什么怎么做,但是就是做不到.

  有学生说,思品就是让我说虚伪的话,做做不到的事情,也有学生说思品学的是死道理,更多学生说思品太难了,对他们的要求太多太高了.我觉得这就是课外拓展没有完成好,一堂课,从表面上看到的,并不是它真正的结果.如果学生不知道怎么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那么课堂上学习的价值是不大的.

  上述,是我在外听课以及在校学习请教的一点体会.其实感触很多,只是有些是心领神会了,但很难用言语表达出来.总之,我非常感谢教研组给我们这种听课学习的机会.通过互相听课,不仅增加了我们教师之间的互相了解和交流,也让我们从不同风格的优秀教师中取到了“圣经”,帮助我们在以后的日常教学中能够精益求精,朝着新的高度不断前进.同时也让我感受到构建有效的思品课堂教学很难,路漫漫,其修远,希望每次的相聚能让我们有更多的收获,对思品有更多的信心.

第2篇: 小学道德与法治听课记录

  初中思想品德听课心得体会本周三参加了在文华中学听课学习,听评了一节课改观摩课,感触颇深,下面就这半天的听课情况谈点自己的感受.

  本节观摩课有以下几大亮点:

  一、教学思路清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三大板块:一、畅所欲言;二、探究篇三、收获篇.在这三大板块的引导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如地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

  二、恰当地运用了多种媒体手段利用了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手段,增强了课堂的感染力,恰当地运用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中的事例,具有较强的教育效果.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达到了很好的教学目的,有效地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三、教师的教学设计十分注重学生实际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否则会使这门课成为空洞的说教,让学生厌烦,本节课教师在问题的设置上十分注重了学生自身的实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觉得所学的东西是鲜活的,不是教师在说教,从认识上自然地能接受,增强了学习效果.

  四、恰当地运用短剧,首尾呼应短剧的设置起到了创设情境的作用,引发学生思考,而在课程结束时的短剧表演又突显了本节课学生的收获.

  充分体现了本节课的教育作用.这样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c五、板书设计巧妙,独具匠心本节课的课题是《走向自立人生》,授课教师将本节课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如自立的重要性、必要性、表现等巧妙地拼成一个“立”字,使学生对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一目了然,起到了很好板书效果.

  以上是我觉得本节课的一些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不过思想品德课有它的特殊之处,就是说课设计得好,可是与现在的考试有时候是不能完全挂钩的,如何能解开这样的困惑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总之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要努力向具有前位思想的同行们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争取在课改大潮中不落伍.

第3篇: 小学道德与法治听课记录

  今年8月17日至19日,我参加了市教育局组织的七年级道德与法治部编教材全员培训。专家的讲座以及一线优秀教师的交流与互动,让我受益良多。

  以前初中政治教材叫思想品德,现在改为道德与法治,这一变化,响应和贯彻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要求,强化了法治教育(尤其表现在八下整册为法治专册)将依法治国理念根植于中学教育之中,推进“依法治国”这一治国方略真正落实到从娃娃抓起。

  康利教授就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实施做了精彩的讲座:从课改的缺憾谈到课改的方向再谈到有关课程实施的基本思考,真正让我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与反思。下面摘录对我触动较大的与各位分享:

  其一:一个学校的产品是学生?(不,应该是课程。)

  其二:能力=?素养(素养特别考虑自我的态度,要喜欢。)这里康利教授特别强调了核心素养,并做了注解,即为中国未来20~30年发展需要的品格和能力。(1个、2个,不能太多)也即创新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

  其三:“道德”在教材内容板块(心理、道德、法律、国情)中是基础,是根本,是中轴。通过精彩片段的展示,让所有参训人员印象植入大脑深处的一句话是:“问心的道德胜于问理的道德”。这是部编教材改版的一种指向,要让学生,让所有人有一种“问心”即所谓的信仰;这也是做为一名教师自身积极向上的一个突破口;也将会是今后考试的一种导向。

  其四:教材“超越知识,指向价值教育”,这是部编教材之魂。有旗帜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方向却又润物无声地渗透于其中。

  除此之外,实验中学杨肖利老师对七上教材的解读也甚为赞之。尤其思维导图的建构值得借鉴,不仅可也帮学生建构相对完整的知识框架,更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还有忻州市教研室高培仁老师对山西近年来中考的导向进行理性分析并给出了科学的备考方案,打破了我固有的认识,尤其表达交流上“分点式”到“组织化”的答题为我指点了迷津。

  培训虽已结束,但于我来讲学习专研才刚刚开始。只有不断专研教材才能把握教材的精髓,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才能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更好地落实课标,进行高效的课堂教学,达到真正育人的目标。

小学道德与法治听课记录20篇 小学道德与法治听课记录及评析

本文来源:https://www.baozhen-education.com/zixun/11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