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baozhen-education.com--小学原创精品】
【篇1】小学班级文化制度的好处
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在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对小学生的管理方式也在发生着改变。适应新时代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求,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管理,指导学生自主探究进行学习和生活,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是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重点。班级文化是小学阶段班级教育的重要部分,能够给学生的思想产生极大的熏陶和感染作用,因此需要引起教师的关注,积极加强对班级文化的建设,通过组织各种班级文化的建设活动,助推小学班级管理质量的提高,利用文化思想营造良好的班级管理氛围,促进小学班级管理的高效进行。本文首先对班级文化建设在助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然后重点对班级文化建设助推小学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进行积极的探究。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助推;小学班级;管理
小学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基础指导的阶段,也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一个重要环境,而小学生本身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不足,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管理,帮助学生探索学习和生活,从而有效地推动学生的教育发展。而班级文化作为现代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对学生可以形成有效的文化熏陶,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在小学班级管理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需要教师加强对班级文化的建设,采取各种班级教育措施,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促进良好班级风气的形成,实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一、班级文化建设在助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
(一)班级文化建设可以营造良好班级氛围
在小学班级教学中,虽然素质教育得到广泛认同,很多教師也在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对学生进行个人素质的培养,但是传统的教学观念依然有着极大的影响。班级学生学习成绩的优良与否,依然是学校对教师的主要评价方式,部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是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为主要目标,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良好班级氛围的形成,很多学生在班级中只知道学习,没有形成有效的互动沟通。而班级文化的建设却可以有效推动良好班级氛围的营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文化活动,给学生创造足够的自主空间,让学生可以进行独立思考,还可以促使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形成多样化的班级活动,实现良好班级文化的教育发展。
(二)班级文化建设可以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
目前的小学班级中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生活中没有自律意识,缺乏责任心,受挫能力弱,不利于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指导,影响班级管理的效率。而班级文化的建设,就可以利用各种文化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可以利用民主的方式进行引导,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到班级互动中,对各种班级事务进行了解和管理,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良好班级管理的进行。
二、班级文化建设在助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有效策略
(一)重视教室文化的布置,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在小学教学中利用班级文化进行教育管理,教师需要重视对教室的布置,教室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场所,在教室进行文化氛围的营造,可以对学生产生重要的熏陶作用,为班主任教师的班级管理奠定基础。在小学教育中教师可以在教室的墙壁上进行有效的装饰,结合独特的空间,创设出生动的文化环境,从而陶冶学生的个性情操,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拉近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而促进教育管理的发展。
作为班主任,我在一年级孩子入学伊始,就发动家长和孩子们商讨班名,设计班徽、班旗和名片,选定班歌,编写班诗,将我和学生的合影、孩子们的生活照张贴在班级文化墙上。同时也将各科教师的寄语和班级口号进行创意布置。
班主任也可以在黑板上方布置国旗、班旗,在两边粘贴班风班训,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自己周围的墙壁上张贴班级荣誉奖状,定期更新班级文化园地。在学校举办体艺节、义卖会、课本剧展演月等活动中,号召家委会成员和孩子设计班级口号,组织创意出场等,用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促进教师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让学生在班级中找到归属感,形成凝聚力,这样更能有效助力班级管理工作。
(二)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增强小学班级的凝聚力
小学生的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对于各种新鲜事物都非常感兴趣,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的课下时间都被压缩,没有足够的自由时间,只能进行机械化的学习,因此需要我们重视对学生的组织引导,给学生创造一些空间,让学生可以自由表现。教师可以利用学校活动或者传统节日带领学生开展一些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让他们在这种活动中进行良好品格的培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比如,一年级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每天早晨的课前三分钟进行才艺表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爱好,让学生唱歌、跳舞、演讲、朗诵、讲故事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自信心,促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感受到班级的乐趣,提高班级凝聚力。
(三)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制度文化教育
在小学教育中教师不能一味占据主导,压制学生的课堂主动性,需要给学生足够的独立空间,或者让学生能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主体地位, 设计一些班级制度,引导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进行实施,从而培养学生的主人翁心态。比如,教师可以开展分组管理制度,根据学生的特长、个性和爱好对学生进行分组搭配,将班级学生进行分组,由组长进行负责,对于班级中的学习、劳动、生活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管理,鼓励成员之间相互帮助和沟通,从而实现对集体文化的教育。
当然,班级文化的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完善和沉淀,作为一名班主任,班级文化建设对班级管理的助推作用还有待于在实践中继续探索。
【篇2】小学班级文化制度的好处
积极的班级文化,对学生具有很好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能让一个班集体有凝聚力。因此,加强班级文化的建设,对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培养朝气蓬勃的班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下面我将以班级文化的建设为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班级文化建设在班级日常管理中所产生的作用。
制定民主的班级班规。班级制度的文化分为两种,一种是有形的文化即班规,一种是无形的文化,它是实现班级目标,维持班级正常运行的基本制度保障。好的班规的制定,可以起到约束班级学生行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记得刚当班主任的时候,因为老师的变动,我接手了三年级三班。由于是中途接班,我对学生很不了解。考虑到孩子年龄小的特点,为了让孩子尽快适应我的教学和教育方式,我采取了大包大揽的教育方法。把《小学生行为规范》张贴在教室的墙上,只是带领学生进行了简单的学习,并没有根据我们的班情制定适合学生自己的班规。因此,每次学校不论查路队制还是卫生各方面总是扣分,每月的红旗班级也和我们班级无缘。偶然读到华东师范大学刘耀明教授在《课堂文化的诠释与重塑》一文中指出:“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场所,课堂学习是儿童继承人类文化的基本形式……”读完这篇文章我幡然醒悟。开始在班级里施行新的管理方式。由班里学生自主选出班干部,师生共同讨论制定适合本班级学情特点的班规。划分成几个小组,采取小组竞争的方式激励学生遵守班规,并利用每周一次的班会课,公开各小组评分情况。对违反班规的同学小组内进行教育督促,对做得好的小组提出表扬,无形中对学生进行结果导向引导,让学生分清对错,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矫正。在这一过程中,无形的班规在形成,班级也更加具有凝聚力,良好的班风学风正悄然形成。
加强班级物质和精神文化的建设。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进入五年级后,学生的思想起了很大的变化,电子游戏和漫画书充斥着学生的内心世界。正值学校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合唱比赛之际,我鼓励学生们为班级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出谋划策。而学生们也都非常踊跃乐于参加。根据自身特长,有擅长舞蹈的学生编排了伴舞,有学习口才课的孩子主动担当起朗诵的重任,从主角领唱到细小的道具,事无巨细,同学们考虑得非常周全。课堂上团结一致练好合唱歌曲,课下众志成城商议怎样让演出更加完美。付出必有收获,在合唱比赛中我班最终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班里和谐向上的氛围也在悄然形成。我并以此为契机在班上开展各类学习竞赛,英语单词竞赛,语文古诗词朗诵比赛,数学计算能力比赛、爱国主题演讲比赛……通过比赛,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世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建设了优良和谐的班风。
班级文化的建设至关重要,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强和改善学校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要从班级实际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建设适合班情,学情的班级文化,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潜力,让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篇3】小学班级文化制度的好处
摘要:小学是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自律能力的发展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设良好的班级制度文化对于帮助小学中年级学生实现从"他律"到"自律"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小学中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为建设有利于促进学生自律能力发展的班级制度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班级制度文化;自律能力;小学中年级学生
一、班级制度文化的内涵
班级制度建设文化建设属于班级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吴立德先生在《班级社会学》一书中将班级文化定义为:“班级成员在班主任老师引导下,朝着班级目标迈进过程中所形成的被班级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行为规范。”叶书文将班级文化定义为:“班级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班级形象、班级行为规范和意识等。它对班级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建设良好校风和学风的基础。”本文中的班级制度文化,主要是指班级的各项制度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二、班级制度文化的重要作用
班级作为创造和传播班级制度文化的重要载体,在班级的教育过程中,班级制度文对班级的重要主体——学生,具有重要的塑造作用,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同时,班级制度对班级体的主要管理人班主任也是一个很有效的管理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和健全完善的班级教育管理制度,并通过保障制度的实行,在班级内营造出遵纪守规的班级氛围,督促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自律能力的发展。
三、构建良好的班级制度文化的策略
(一)以生为本,鼓励学生成为班规的制定者
培养自律能力的关键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班级规章制度是全校学生一起遵循的行为准则,分为文明礼仪、课堂常规、基本守则等几个基本方面,是班集体活动的行为准则。班级管理制度的建立、内容以及执行过程中都要表现出学校以生为本的宗旨。而班级体制度文化的构建也必须围绕着学校、关注学生、服务学生,以学生为出发点。所以,班级制度的建立与健全必须引导每一个同学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广泛倾听每一个学生的意见与建议,民主公平公正的制定。如此可以赢得学生的心理认同感,并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以便把共同制订的规则内化为其追求的目标,使学生以积极性主动性的心态去实施,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工作。班集体管理制度的建立可通过班队会认真讨论,首先由班主任给出一个基本的制度框架,然后再由同学們通过集体讨论等方法加以补充、调整,最后再由班委和同学们共同商议后做出决议。此外亦可由同学们提交若干建议,由老师通过收集整理、扩充,然后交由同学们共同商议。同时,小学中年级班级制度文化要进行多方面的考虑,尽可能设置详细,将班级的每件事物责任到人,并尽可能地为学生建立展示、锻炼的平台。例如可实施班级职务轮岗制度为每位学生提供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或者拓展小职务,例如设立每日的值日小班长进行班级事务统管、小列长管理班级座椅摆放、午餐监督员负责就餐文明礼貌监督、班级文明监督员监督学生学校生活文明礼貌,以及其他角落负责员,如多媒体协助员、能源监督员等。
(二)因材施教,分层执行制度
在学校规章制度的落实上,班主任要意识到班级管理言传重于罚教。言教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必须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才能达到教育管理工作所要取得的成效。总而言之,教育最终目的就是帮助同学意识到问题,并找出正确解决问题的思路,对其发展具有长效的作用。在班级制度的执行中要做到因材施教,宽严相济,灵活多变。一些同学责任感很强、平时态度严谨、如果不谨慎犯了错,教师也只须以善意提醒。针对一些内向、个性比较强烈的学生,应注意方式方法,讲究语言的艺术,循循善诱。帮助学生其意识到错误后,注意安抚学生的情感,并指导学生切勿因自身的失误而过多自责,引导学生其积极调节情绪。针对习惯性犯错误的同学,要按制度管理,但同时,要了解这些同学也并不是故意犯错误的,要通过和学生交流查明问题所在,是由于家庭环境导致或是学生自身个性问题等因素所导致的。例如,家中父母关系不和睦等因素影响了该同学安心读书,这事教师应主动与学生父母联系,共同处理。如有上课时不认真听讲,不爱劳动的学生,而这样的学生也有其特长,应注意长善救失,发挥其所长。如一些同学的特长是舞蹈、演唱,班级可以通过举办一些活动,使这部分同学的才能得以展现,发泄负面情绪,从而培养自信,转换消极思想把学生引领到正常发展的道路上来。有些学生组织纪律不好,除了要对其耐心说明组织纪律的意义外,还可以让这些学生加入组织规章制度管理中,使之感受其重要性,进而改善自身的意识与言行。
(三)言传身教,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
正如一位外国著名教育家所说的,思想只能通过思想来培养,品德也只能通过品德来培养。教师具有多种社会角色,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学生美好人生的引路人,是父母的代理人,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怀者。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未成熟性和依赖性及其强烈的向师性,决定了教师在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中的巨大示范作用。而且在小学生心目中,教师更是自己的榜样。教师总是作为一个榜样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小学中年级学生自律品质的培养。因此,要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首先应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在教育管理中,班主任的身教重于言教。孔子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班主任把自己言行与班级管理相融,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则班级管理制度将得到有效的执行, 起到行为示范的效果。
【篇4】小学班级文化制度的好处
班级文化建设对良好班级形成和学生的主体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环境造就人。”一个班级的文化环境对学生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它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班级文化是一门隐性课程,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有助于培养正确的审美观、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对于如何建设和谐的班级文化,我谈两点体会:
第一点体会:建设和谐班级文化离不开领导的高度重视
建设和谐班级文化,关键在于学校领导是否重视。“德育为首”,这不仅是一句口号,而且是对学校的要求,对老师的要求。但是,当教育质量压力越来越大,老师们越来越追求学生成绩的时候,德育就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有的班主任就忘记了“德育为首”,一心一意抓教学,甚至于我们一周只有一节的班会课也会被 “充分利用”,被用来上语文或者数学。于是,感觉学生越来越难教,越来越不听话,学生的成绩也跟着下滑。其实,这就是忽视德育工作,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没有跟上,导致了学生“军心”涣散、学风不浓,在这种情况下,教学质量当然要下降。学生成绩越差,老师越容易忽视德育工作,越需要“挤”时间来补课,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为杜绝这种现象发生,我校对德育工作非常重视,在班级文化建设上大力支持,要钱给钱,要时间给时间,只要是能够办到的,可以说是要什么给什么。
第二点体会:建设和谐班级文化离不开班主任的大力支持
班主任是和谐班级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建设和谐班级文化离不开班主任的大力支持。班主任工作是繁琐的,除了管思想、管学习,还得管生活。教他们生活常识,培养好习惯,有时连清洁都得自己做。但是,学校不管搞什么活动,班主任总是认认真真、尽最大努力完成。从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和班会课都可以看得出来,我们学校的老师非常支持德育工作,也抓得比较扎实。
(一)以班级物质文化为切入点,让班级焕发生命力
班级物质文化主要包括班级的教育环境布置、班级规划以及班级卫生状况等。整洁、明丽、温馨的教室环境可以激发性情、陶冶情操,给人以启迪教育。因此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
1、 布置好教室。教室布置应该体现出一种温馨、和谐。教室门口墙壁上张贴着各班的班名、班训。室内布置除规定的栏目如国旗、校风、名人名言、中小学生守则、行为规范等统一张贴外,提倡自我创作,体现自我特色。开学后,班主任第一件事就是组织班级学生装饰自己的“新家”,这时候往往就是学生最忙碌、最快乐的时候。班主任根据学生特长,将学生分成栏目设计、绘画、书法等小组,负责班级文化建设。
教室里各个栏目都设计了人性化的语言。学习园地是反映学生生活和特长的园地,张贴学生书画作品、习作等,我校班主任设置了“我的舞台我做主”、“我丰收了”、“成长的足迹”、“星光璀璨”等栏目。
让学生在展示中张扬个性、表现自我,让他们有一种竞争和挑战的意识,从而使他们的个性不断地得到发展。学习园地是班级文化的重要阵地之一,是班级的“活报刊”。它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对学习起着促进作用。因此,各班把学习园地办得丰富多彩,有声有色,生动有趣,为学生的生活、学习加油添料。在竞赛台的设计上,班主任用一些温馨的标题代替如“我最棒”、 “旭日东升”、“快乐大比拼”、“你追我赶”、“争星台”等。每个班都有奋斗目标,如“展翅欲飞永不停歇”、“我快乐我成才”。还设置了“班主任寄语”、 “温馨提示”、“布告栏”等栏目。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生活,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还可以启迪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加深了班级学生感情的融合,使全班学生能更加和谐地相处。
2、 办好黑板报、小报。这是是学生施展才华、倾诉心声、掘取知识的“宝库”。那么,怎样激发学生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参与热情。每一期黑板报,都提前指导学生设计好版面,画好版头、插图;确定所需文章的篇数、题目、内容、字数等,然后让学生选择抄写。
(二)以班级制度文化为抓手,促进形成良好班风
如果说学校是一个大家庭,班级就是一个小家庭,班级管理是直接关系到每个学生能否健康快乐成长的大事,班级管理与学校管理和谐与否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是班级良好班风形成的保证。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校班主任在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中,首先引导学生根据班级的实际制订一系列的班级规章、制度、公约和纪律等,在经过全体成员 集体表决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实施,坚持“依法治班”,在班级制度的各项条文中,突出精神风貌、价值观念、作风态度等人文气息的条款,给制度以灵魂,共同发挥规章制度的强制作用和激励作用,使班级形成“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良好局面。
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制度化的法制环境,还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和行为的尺度,班内注意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引导学生对班级生活中一些现象进行议论、评价,形成“好人好事人人夸,不良现象人人抓”的风气。班主任加强和学生的讨论、交流和沟通,常问学生“对不对”、“有没有道理”、“这样做好不好,行不行”,努力和学生形成共识、共鸣,从而培育一个正确的舆论导向,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给学生一双 “慧眼”,让学生明辨是非。
(三)以班级活动文化建设为载体,促使学生和谐相处
班级活动文化建设,是班主任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和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健康的文化活动。班主任开展富有童趣的活动,力求班级活动健康有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结合学校安排,开展讲故事、演讲、读书等比赛,开展轻松活跃的趣味游戏。
小学班级文化制度的好处和意义 小学班级文化制度的好处和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