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学科 > 生物 > 正文

[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

【www.baozhen-education.com--生物】

       [内容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更是明确了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设与利用是生物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内、外及网络资源,将一要有助于创造出学生主动学习和和谐发展的资源都加以开发和利用,为我们的生物教学活动服务。

[ 生物  课程资源  开发  校内  校外  网络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变化是拓展和整合了课程资源,要求学校“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因此,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验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这也就是美国课程论专家泰勒(TyerR.)所说的:“一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的资源;二要加强校外课程资源(the out-of-school curriculum);三要帮助学生与学校以外的环境打交道。”因此,《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更是明确了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设与利用是生物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应当结合本地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担负着为本地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后备人才的重任。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和结合本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经济状况于教学中来,基于学生各不相同的认知水平、学习情感,充分了解学生的现状与需要,开发课程资源。以下是本人在新课程改革以来,参与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经验,谈几点看法,供同行参考。

一、校内资源的开发

学校既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教师进行教学与生活的重要场所,这里的一切资源都是师生非常熟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好校内资源,信手拈来,既能使课堂气氛妙趣横生,又可联系生活实际,所以校内资源是最实用的。

1、校园环境的利用。校园环境是学生学习生物的重要场所,对校园环境的利用可以很直接和方便地与教学结合起来。我校是一所农村初中校,位于一座小山坡上,绿化不足,学校周边缺乏植被,风一刮尘土飞扬,所以有人说我们学校刮风就是“英国(闽南话)”,下雨就是“印尼”。此问题的直接体验,不仅让学生迅速和有效地理解了相应的知识点,而且使学生从个人情感上自然地提出了要植树种草、绿化校园以防止土壤沙化的建议付诸实践。又如对校园卫生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现状与原因,设想改进方法等。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加强了他们爱校爱家的情感。

2、课堂资源的利用。课堂是学生学习、探究的主渠道。在这里会产生很多问题包括出现偏离标准的“错误”,这就是很好的资源。如在显微镜的使用过程中,学生实验中遇到很多问题:目镜内一片漆黑、看不到物像……并及时提出来。又如人每天都要吃饭,吃可以带给人生命的动力,但是食物是怎样变成动力的?再如,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学生提出:“搬开石块后,鼠妇为什么会跑开?”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分析找出原因、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实事求是地对待问题。

3、学校教学设备和书籍的利用。学校的硬件设施,不同的学校水平差异很大,特别是农村中学购、添置教学设备、图书存在相当大的困难,而我们有的老师对这些教学设备和图书的利用观念淡薄,没有真正让这些可利用资源发挥作用。如我校已购置北师大版的生物挂图、幻灯片、标本等。这些对于一所农村中学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在课堂教学上我们不失时机地把这些整合上去,学生有了新奇感,而直观学习更有兴趣,理解知识就更快了,掌握就更牢固,此外,学校的图书室也是很好的资源,教师要做好调查进行分类,恰当的时机向学生推荐,甚至现在的音像材料,因特网多媒体教学手段日益丰富,这也是教师应多关注和积极利用的资源。

4、教师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各种课程资源必须通过教师进行有机整合,才能传达给学生,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教师必须摆脱“等、靠、要”的思想,做一个课程资源的“有心人”。我个人的经验是:随时随地留心身边的事物,遇到每一件事情都想一下对于课程教学是否有用,如果有用就及时记录下来,久而久之,无论是自己备课的时候,还是回答课堂提问的时候,即使是手边没有“高、精、尖”的设施,也能很好地解决教学上的问题。教师的敬业精神在这里也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我见到很多优秀老教师,即便在课程资源极度缺乏的情况下,也能“化腐朽为神奇”,实现课程资源的“超水平”发挥。

5、指导学生收集管理信息。很多生物知识在生活中广泛流行传播,在大众媒体上出现,教师和学生都接触过,但它们没有直接、集中体现,这就要求教师要用心收集、整理,如收集影视材料(如《人与自然》、《动物世界》、《狂野周末》等),收集杂志,新闻焦点背景材料(如泉州湾滩涂保护、泉州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三江源保护区等等)。对这些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展示,这对学生来讲是一个范例,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形成关注相关材料和新闻意识,并形成搜集、分析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这样,教学资源多起来了,学生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也提高了。

6、自制模型和小报。新课程改革下的生物教材有相当多的活动,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活动,指导学生进行设计、制作模型等。如指导学生自制肘关节模型,设计学校绿化图,编辑环保等生物小报和墙报。这些活动既落实基本生物知识,又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开拓了视野。通过评比激发了学生的成就感,又积累了一些教学资源。

二、校外资源的开发

农村学校文化氛围薄,社区活动少,因此,校外资源的开发主要是围绕本地的经济、生活来开展,教师充当指导者。由于教师的活动空间有限,学生活动范围相对较大,教师主要起着引导、协助、解决的作用,学生则是资源的提出者、开发者、使用者、受益者。

在实践中,有意识地把生物知识应用于生活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针对本地工业主要以石材业为主,讲到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时,要求学生对家乡的环境进行调查访问,写成小报告,经过近一个月的调查访问,写出了调查报告,报告的课题大多涉及石材废水、废渣等对环境的影响,有石材厂的附近地区的水域受污染的情况,堆放石材废渣的土地,农田受到污染的情况,等等,部分学生还提出了一些建议,该如何正确面对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污染问题。活动的组织进行过程,学生不仅需要相互合作,共同确定实施方案,而且要学会如何与外人接触、交流,以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这样一来,他们活动的触角就真实地伸入到了社会。最后通过知识的整理、分析,他们会对课本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对家乡有更广泛的认识,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爱我家乡的热情和美我家乡的豪情。

三、网络资源的开发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先进的教学仪器、因特网等走进了校园,然而对于这些多媒体教学设备,过去只是将其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而没有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来认识。新课程理念则认为:学校的校园网络、多媒体,交互化的网络技术,也是很好的实物资源,它为生物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课程资源,把信息技术、CAI课件等应用于生物教学,把原来枯燥的知识变成生动、通俗、有趣的内容,这样学生学学习更有兴趣、更轻松,知识更宽。例如,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收集有关生物学科与社会科技相关的资料,特别是音像资料,展示科学技术发展、生物技术发展的实况实像,让学生能够体会到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更加关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已成为课程实施的重要保障。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应性程度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都很难成为实际教育成果。因此,从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来看,凡是有助于创造出学生主动学习和和谐发展的资源都应该加以开发和利用,为我们的生物教学活动服务。

生物资源与利用论文

本文来源:https://www.baozhen-education.com/xueke/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