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学段 > 小学 > 正文

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小学生范文三篇

【www.baozhen-education.com--小学】

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小学生1

向太行问路,引渠水欢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有幸在区委的组织安排下,于9月11日-13日赴太行山区的河南省林州市,参观了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被世人称之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一路走来,听红旗渠故事、观红旗渠视频、走红旗渠天路,感受红旗渠的宏伟,惊叹红旗渠的壮丽,敬仰红旗渠的气魄。无不为林州人民“蓝天白云做棉被,大地荒草当绒毡,高山为我放岗哨,漳河流水催我眠”的豪迈情怀和“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所震撼和感动。

身临其境,红旗渠是一条生命之渠,劈开太行引漳入林,解决吃水贵如油的历史,是林县党员干部执政为民的一个光辉典范。是一条发展之渠,在悬崖绝壁上建起了“人工天河”,弘扬了时代精神,为林州人民发展奠定了基础,极大改变了林县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是一条精神之渠,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蕴含着党的领导,群众基础和干部作风的丰富内涵,凝聚着民族振兴的伟大精神动力。

通过这次参观红旗渠,我身心倍受鼓舞,坚定了理想信念,激发了工作热情,坚持发扬红旗渠精神,在宣传工作中发挥一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热情的为党和人民服务,为开创鸡冠区发展新局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小学生2

5月中旬,我们来到位于太行山区的河南省林州市,参观了世界瞩目的水利工程红旗渠。红旗渠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时代建成的,被林州人称为生命渠,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在建设红旗渠的过程中,产生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合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在参观学习红旗渠的过程中,我知道历史上林县十年九旱,水是这里每个人梦想的。在林县,走几里甚至几十里取水是每个家庭每天必须做的事情。为了一担水,有些人需要半天甚至半天的劳动力。

曾经为了争夺河水和井水而引起的武斗在这里并不少见。面对这种情况,林州人决定改变现状,用自己勤劳的双手重新安排林州的山河。但是,在太行山的悬崖绝壁中,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特别是在60年代,面临的困难是我们今天无法想象的。但是,英雄林州人民实现了,创造了新中国的奇迹。

在参观学习的这几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什么是红旗渠精神,对林州人的这种精神也感到钦佩。最令人震惊的是青年洞的开凿。青年洞是600米以上的隧道,在悬崖绝壁开凿。太行山像钢一样坚硬的石英砂石,一锤子下来,只能留下一个斑点,可以想象青年洞的开凿有多困难。但林州人民做到了,他们用自己的双手,用自己的智慧,用自己的毅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在山里挖出了总长616米、高5米、宽6.2米的隧道。

在建设红旗渠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英雄模范人物。危险队长任羊成带着他的队员们,在悬崖上挥舞秋千,多次挥舞,进入虎口,除了危险的石头,放置自己的生命。此外,红旗渠总设计师吴祖太、吴祖太母病故时,他还在施工现场。他怀了六甲的妻子,舍弃自己救人牺牲了。不久,王家庄隧道工程塌方,当时罕见的水利学校毕业生又献出了自己年仅27岁的生命,他的尸骨也永远存在于太行山。像任羊成、吴祖太这样的英雄人物还很多,也有很多英雄的红旗渠的孩子,今天可以看到被视为奇迹的红旗渠。

通过学习红旗渠精神,人总是有点干劲,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复杂的环境,越是困难的事业,越是需要力量的支持,就越能磨练红旗渠精神那样顽强的红旗渠人。我们党辛苦奋斗创业,辛苦奋斗成长,成就伟业。没有艰苦的奋斗,就没有今天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局面。

身临其境地参观红旗渠,更深刻地理解红旗渠艰苦卓越的精神,使我更坚定共产党的信念,抛弃不良拜金主义和乐趣主义,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提高党员干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红旗渠精神联系自己,作为共产党员,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面对严峻的挑战和考验时,面对诱惑时,以红旗渠精神为动力,为榜样,做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永远保持自我完善、勇于奋斗的精神。作为共产党员,要时刻记住党员的身份,严格控制自己,对人宽广,时刻发挥模范的领导作用,爱岗位敬业,无私奉献,使红旗渠精神永远活在心中。

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小学生3

红旗渠,一条人工天河,虽没有长江的奔流不息,没有黄河的磅礴气势,但却是林县人民智慧的结晶,蕴含着林县人民的精神。红旗渠是林州的象征,也是林州人民的骄傲。

上世纪60年代,为解决林县人民的吃水问题,在杨贵书记的领导下,林县人民准备修渠,将山西漳河的水通过这条渠引到林县来,改变林县“十年久旱”的现象。电影中的叶儿说:“林县人一辈子只洗三次脸,出生时洗一次,成亲时洗一次,人死了再洗一次”。由此可见,当时的林县有多旱,百姓的生活有多苦。这也是为什么林县人民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修建红旗渠,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会硬着头皮勇往直前的原因。历时十年,红旗渠全面竣工,漳河的水顺着红旗渠流入了林州,滋润了林县干旱的土地,也滋润了林县人民心中的田地。

电影中,当年担任青年突击队队长的石头已随儿子到了国外生活,儿子在国外成家立业,有了孙子和孙女,看似一切都圆满了。可当他看杨贵书记去世的消息时,他无法忍受内心的悲痛,本就年迈的他因极度的悲痛进了医院。出院以后,他想回国的念头愈发强烈,他想回家乡再看一眼红旗渠,他想在自己还能动之前再看一眼家乡和故人。在他的眼中,乡愁是自己亲手修建的红旗渠。

他老了,但他仍然没有忘记红旗渠,没有忘记自己曾并肩作战的故人,可他没有等到叶儿,叶儿也没有等到能每天洗脸的那一刻,或许这就是老人内心最大的遗憾了吧。

红旗渠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但最本质的还是奉献与牺牲。为了修建红旗渠,有八十一人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充分体现了这崇高的精神。影片中的冯技术员虽是外乡人,但他仍为修红旗渠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他有着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

我们应把红旗渠精神铭记于心,我们都应学会在逆境中顽强生长。我相信,某天我们一定可以笑着面对世界。

小学生红旗渠精神感悟 红旗渠精神对小学生的启示

本文来源:https://www.baozhen-education.com/xueduan/113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