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档 > 正文

一辩稿格式 3篇

【www.baozhen-education.com--文档】

  辩论赛一辩陈词没有固定的格式,大致上就是阐述己方观点,进行论证,总结几部分。以下是保真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一辩稿格式 3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辩稿格式1

  我方观点是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何谓“不拘小节”?这是一个很泛化的概念,为了使讨论更有针对性,我们自然需要对其给出一个合理的界定。正本清源, “不拘小节”一词出自《后汉书·虞延传》,商务印书馆的解释是形容待人处世不拘泥于小事,不为小事所约束。多指不注意生活小事。在这里有两个词需要对方辩友尤其要注意:“拘”和“小节”。首先,“拘”在这里是拘泥的意思,形容被束缚其中。很明显,不拘泥并不等于不注重,不遵守。不束缚于小节,让我们做事的眼界更宽阔、更灵活。其次,“小节”是指无关大局的细枝末节,非原则的琐事。它的外延非常之广,小到生活琐事:衣着起居;大到自身利益:生死攸关。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整日蓬头垢面,可谓不拘小节;大文豪李白豪放不羁,当称不拘小节;伟大的雷锋同志,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不在乎己身利益,更是不拘小节啊!此外,“小节”不等于“细节”,“细节”是构成事物的要素,不可或缺。小节是事物发展的次要矛盾,把握事物的发展更应看方向和主流。

  那么,成大事者为什么不拘小节呢?我方认为原因有三:

  第一,从“成大事者”的主体特点看。成大事者,决非普通的成才。他必然在某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并对社会产生较大并持久的积极影响。纵观古今之成大事者,可以发现他们身上共同的特征:(1)具有长远的眼光,对事物发展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预见力;(2)他们善于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能够明晰“小节”的地位作用,不会拘泥于无原则的琐事上;(3)成大事者往往性格独特,不拘小节。小平同志的人才思想中就提到:要用人唯贤,不拘小节……包括一些有怪脾气的人(邓小平文选第二卷),这就从客观上肯定了人才与不拘小节的关系。

  第二,从现实角度分析。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欲成大事,必需洞察方向、把握大局。正所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只有心无旁骛,才能专心致志。若拘于小节,将精力和时间过度的投放在非原则的琐事之上,“眉毛胡子一把抓”,必然对成大事产生阻碍作用。

  第三,从理论层面判断:事物的矛盾可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方向”、“大局”是事物的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小节”是次要矛盾。处理问题不能舍本逐末。要知道,解决主要矛盾的同时,次要矛盾也能迎刃而解。

  综上三点所述,我方一致认为: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一辩稿格式2

  各位评委,各位同学,对方辩手大家晚上好:

  我是来自文传新闻专业的一辩熊璐敏,今天我方的观点是“高徒出自名师”,下面由我来具体陈述我方观点:

  座而论辩,定义现行。首先我方查阅字典、辞海等相关资料得出 “名师”的定义为有渊博的知识或高尚的品格或是魅力四射的人格,他不一定是全才,但一定在某些方面卓有建树,将他所拥有的东西传之以人,同时“名师”也有可能是一本好书,一句名言,一段激励人的视频,对一个人的发展有益处,那么他就是“名师”!而“高徒”的定义是指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在自己的所属的行业有所成就的人才。

  具体而言,我方辩论有如下几个论点:

  第一点

  与一般的老师相比,名师能提供给徒弟的是更专深的知识,施与徒弟更好的训练,也能把他所研究领域的最新知识更好的传授给徒弟,善于挖掘学生的潜力,同时为学生提供人脉,更多的社会资源;而像一本好书,一句名言,一段激励人的视频等这样的“名师”更多的提供的是一个契机,让看到他的人确立目标,树立理想信念,奋发向上成为一个更好的人,难道这样不是高徒吗?

  第二点

  古有孔子七十二门徒,比如说是颜回、仲由、子贡;孙膑、庞涓都师出鬼谷子名下,王献之师出王羲之,亚里士多德师出柏拉图,而

  柏拉图又师出苏格拉底。孔子、鬼谷子、王羲之、苏格拉底、柏拉图哪一个不是名师?颜回、仲由、子贡、孙膑、庞涓、亚里士多德哪一个不是高徒?

  所以我方认为“高徒出自名师”谢谢!

  辩论赛一辩发言稿 (二)

  谢谢主持人,各位老师,同学大家晚上好,很高兴在此与大家进行“研究生应更多参与学术研究还是实践”的讨论。我方的观点是“研究生应更多参与学术研究”。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证我方的观点。

  第一,“研究生”,顾名思义,就是搞科研、做学术的学生。其基本含义是,是从事研究工作的硕士或博士生。国家对研究生培养的要求是培养将来能够投身到科学研究中的研究型人才。而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和培养体制都是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打基础。如果读研究生但却不好好搞学术而一味的去实习、找工作,那将是对国家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也是对自己青春时光的浪费。如果读研究生不做好科研,试问质量何在?毕业也就是混一文凭。名为研究生,实则只是“本科后”。这是假的文凭。

  研究生就是学生,之所以要读研究生,是因为需要学习,而不是来“赚钱”,或“享福”,就得下功夫学到本领,到毕业后在社会施展才华。在研究生期间学得越扎实,越具有核心竞争力。

  既然选择读研,前提就是要一心从事科学研究,这样对于人生的发展才是最有利的。 第二,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连同专业方面的各种类型研究人员,成为国家迫切需要的高大尖精的人才。这样的高大尖精而不是一般的,不再是本科生带欣赏式的学习,研究性的学习与本科生要求不一样的。高大尖精的人才要培养这种人才,比较而言,他们的培养方式是什么呢?科研以这个为重中之重的学习方式结合高层次的课程学习来进行。研究生的培养,相对于本科生培养来讲,主要任务是培养研究型人才,其最终的目的就是使培养出来的研究生能针对一些客观存在的专业领域内的问题,能给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最后能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而并非从事简单的机械的程序性工作。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讲,这样的研究生才能实现个人价值的更大化。从社会需求的角度来讲,这样的人才才能解决一些我们国家在发展和转型时期出现的各种复杂的问题。

  第三,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高等院校的数量也居全球之首。但是,为什么各大院校学术研究成果在世界高校中挤不进前百强?论文抄袭、学术造假事件层出不穷?深层次的体制和机制原因我不想探究与评价。只叙述些普遍存在的、外在表现的内容,当今学术研究中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甚至背离,主要有以下现象或原因: 研究生忙于世俗事务。读书做学问是一件很辛苦的事,电脑普及化之前写文章又叫爬格子,稿纸上一个格子一个格子的写,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即便电脑普及了,一篇严谨的、较大篇幅的学术论文,从构思、收集素材、调查到撰写初稿、修改,至少也得数月甚至半年以上,可是现在有些学者、博士写文章快得很,一个月甚至一个星期就有一篇文章出手,写文章简直和写日记差不多,实在令佩服得五体投地。每日忙于实习,应酬,不知他又有何时间专心于学术研究?据说他发表的文章还着实不少,分身有术啊!

  在当前教育和就业不平衡的形势下,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将来慎重选择。 读研的目的是为了将来能够找个更好的工作,从中国目前的形势来看,研究生已经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也许等你毕业后,只能找到现在本科生能够找到的工作,而这份工作也许还不如你现在的工作。但那个时候你要面临的是各种各样的压力——-要养家,赡养父母,供孩子读书等等。

  研究生主要是为了培养学术型人才,研究生所学习的东西更偏重于理论,而不是实践。 读研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从时间上来说,自己还要在学校呆上3年,从金钱上来说,自己不仅少挣3年的钱还要增加家里的负担。从社会经历上来说,自己比同龄人的社会经历少了3年。自己的优势是什么,一个硕士学位? 从功利的角度去考虑此问题,很容易得出结论。如果在日后的发展中需要再次提高自己的学历,可以选择在读硕士、单位委培等方式提高。 如果是为了一颗学术的心来进行读研,那我感觉即使付出再大的成本也是值得的。毕竟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这本身已经抛弃了对与错。只要坚持下来,就是好的。 如果没有志于学术,在大学毕业之后应当赶快进入社会,抢山头、占地盘,为自己积累人脉、积累资源。大学毕业生在社会闯荡3年,收获远远比在学校多。人总是要同人打交道的,人总是要同社会打交道的。所以,如果想找工作,还是早点儿融入社会比较好,如果想提高学历,可以通过其他的途径,在职法硕等等,其实自己学习也很重要。

  综上所述,在校大学生创业利大于弊,谢谢。

  一辩稿格式3

  第一种的话通常是一些非常重要的点,不重点进行反驳,容易被对方蒙混过关,导致后续辩论不利于自己;第二种的话基本上是因为会有一些点与自己的陈词是完全矛盾的',那在讲完己方某个观点时,顺带而过,指出对方的某一论点是不对的即可。

  这样说来,格式基本如下: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各位观众,大家好!我方的观点是……首先指出对方几点错误:

  1.

  2.

  3.

  ……(这里点不在多,关键是一针见血,时间有限,基本一句话就要点出问题所在!)

  因此对方这样的论证是不具有说服力的,接下来我将从**、**、**三个方面对我方观点进行论证

  首先,……

  其次,……

  最后,……

  基本上如果是三分钟的陈词,30-50秒的反驳,其他应为立论,这样会相对合理些!

本文来源:https://www.baozhen-education.com/wendang/35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