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学科 > 历史 > 正文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智慧]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www.baozhen-education.com--历史】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国家教育部指出:“要实施以培养思维能力、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这是党和国家的声音,这表明:在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创新教育的核心。作为基础学科的历史教学,面对世纪挑战,必须毫不含糊的作出自己的应答。必须通过我们的创新教育,开启学生创新的大门、唤起学生的创新个性、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教给学生的创新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使学生成为21世纪的创新型人才打好坚实基础。那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此问题发表一孔之见,以求教于教育界同仁。
    一、 要努力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
   学生的创新思维并不是靠教师给予的,而是在适宜的教育教学环境下培养的结果。为此,教学要给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每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禀赋和潜能的发挥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自己对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从本质上说,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合发展的统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教”是不能代替学生的“学”的。因此中学历史教师应该放下居高临下的架子,不要把自己当成权威的化身,应该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而不是压制学生的见解。即使学生的想法非常离奇、幼稚甚或偏激,教师也不能不加思索予以否定,封杀学生创新思维的大门,而是要进行启发引导,使其步入正轨。对主动发问的学生,要极力赞扬其敢于质疑的精神,即使所问的问题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成份,也应该看到其中蕴含着可贵的创新思维精神,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观点和看法,然后教师耐心细致地予以回应,让学生感到老师在认真对待他的问题。尊重学生发表的见解,这样就会激发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除此之外,要创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教师还必须做到和蔼可亲,不能给学生以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不能给学生以畏惧感,尽量少批评或不直接批评学生,绝对不能讽刺、挖苦学生,多加表扬,对创造民主平等的活跃气氛是大有裨益的。在这种气氛下,学生才能畅所欲言,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创新思维就会在民主与和谐的氛围中应运而生。
   二、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奠定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
   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说:“今天要获得力量,需要具备关于知识的知识”。此话讲的就是要创新发展,必须重视基础知识。中学历史教科书涉及的基础知识是指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人物、事件和其它重要历史现象的知识,即史实性知识和理论性知识。其中史实性知识是最基础的知识,它包括背景(原因、条件)、时间、地点、人物、过程(内容)、评价(性质、意义、影响、作用、经验或教训等)。夯实了这些基础知识,学生才有构建创新大厦的可能,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反之,缺乏这些基础知识,创新就好比“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即使学生的创新火花被激发出来,其创新也只能是低水准的创新,且止步不前。    三、重视运用史料,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创新意识培养靠的是教师创新性的教学启发。历史教科书叙述的史实与结论是相对固定的,这种单一的历史观点容易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不敢越雷池一步,因为在学生的心目中教材内容是极其神圣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不改变教材主体内容的形式下,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引入一些新材料,引导学生转换视角,对教材内容作新的视觉观察和分析,以利于诱导学生产生新的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如讲授“英国工业革命”,可打破教材的平铺直叙,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向学生提出“你若要创办企业需要做那些准备工作”的问题,引起学生兴趣后进而提出“工业革命为什么开始于英国?”这一问题,这样使课堂气氛、学生思维活跃起来。经过学生们思考、讨论,归纳出惟独英国当时具备政治前提、劳动力、资金、技术和市场条件,并进一步认识到“英国发生工业革命是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其实,历史学科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培养学生创新的素材。人类文明史本身就是一部创造史,从结绳记事到电脑录入存储,从鲁班的飞鸟到宇宙飞船的上天,每一项文明成果都是人类创造性劳动的结晶。人类从石器时代到信息时代,正是通过自身创造活动而不断提升着生命价值。通过对人类文明史的学习,可让学生认识社会发展的动力、发展的规律,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由此可见,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和善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了创新意识,才能使学生迸发创新动机,确立创新目标,发挥创新潜力。?
    四、精心设疑,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问题是思维的钥匙。苏霍姆林斯基说:“使你的学生看到和感到有不理解的东西,使他们面临着问题,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就是成功了一半”。历史教师的提问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准确地把握住难点和重点;设问要新颖,要有一定的深度、广度。比如我们仍然以英国工业革命为例,若问:“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原因是什么?”,就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深思,同时学生也会感到厌烦。所以教师要善于捕捉思维的训练点,提出可以促进思维活动的问题,在问题设计上巧妙地渗入思维因素,激发学生的思想火花,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同样一个问题若换个角度发问,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比如这样:“资本主义制度是工业革命的前提,而工业革命为何没有从尼德兰开始,反而在资产阶级革命稍晚的英国进行呢?”。比如在讲到《辛丑条约》时可问“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代替封建社会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要回答这些问题,学生必须有一个思考过程,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去寻找答案,这样学生的兴奋点就找到了。若在设问时能够环环相扣,就更能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索,层层深入地剖析使学生从中得到思维启迪,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五、 培养学生具有挑战权威的精神。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不错,做到这一点对教学工作确实很重要,我们中间的很多人对此也没产生过怀疑。但是这种教育学生的理论,也确实使学生养成了一种唯书、唯师的心理。不敢怀疑书本,不敢质疑书本,不敢向权威挑战,甚至把权威奉若神明。要知道任何科学都是人类认识研究的结果,都是随着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入而发展的,科学史上每个伟大发现都是向权威挑战的产物。比如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就是对“地心说”产生怀疑后而得出的结论。尽管我们现在都知道“日心说”并不科学,但在当时来讲却是历史的巨大进步,猛烈地震憾了科学界和思想界,动摇了封建神学的基础。历史不同于其它学科,一些历史问题往往没有定论,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所以说,历史事件的分析与评价应该说是没有唯一答案的,这就要求教师要诱导学生敢于挑战教材,要注意引导学生辨证地看待每一个历史问题,鼓励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去分析、评判每一个历史事件。所以在课堂上最好不要说“这是最好的方法”、“这是唯一的答案”、“这是标准答案”等字眼。尤其在阅卷时,千万不要用所谓的标准答案来衡量,对于有新意、有道理的回答即使不符合标准答案,也应该适当加分予以鼓励,让学生有机会阐述自己的看法。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具有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比如有的学生就会问:“落后就一定要挨打吗?”,“每个国家都是按照五种社会形态而发展的吗?”等等。
   六、 加强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推动思维发展。
   历史史实的联系表现为横向和纵向两种.就历史发展过程看,它表现为某一历史阶段的各个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是密切关联的,称为横向联系;就历史发展进程中某一方面看,自然呈现前后继承性,这属于纵向联系.历史知识是相处在联系状态中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尽量把孤立的知识点纳入到历史的整体发展历程中,尤其是板书要采用简明的知识结构形式.通过联系,学生头脑中形成了立体知识体系,大大增强了“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效果。
 
    总之,在创新教育日益发展的今天,教师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转变观念,教学民主,保护个性,加强课堂教学创新性,时效性的研究,把学生培养成为富有创新精神的新世纪人才。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本文来源:https://www.baozhen-education.com/xueke/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