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论文 > 教学管理 > 学生范文 > 正文

大学生自传

【www.baozhen-education.com--学生范文】

大学生自传要怎么写呢?不知道也没关系,那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出来的关于大学生自传相关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哈

大学生自传:

大学生个人自传我叫xx,男,汉族,1984年10月8日出生于湖北省武汉的一个农民家庭。现就读于湖北省武汉大学法律系。

父母亲均为农民。父亲高中毕业由于家境原因,没有继续深造,而是在村中办起的自我的工厂。母亲家境贫寒,因而于初中毕业后辍学理家务农。

父母亲吃够了没有知识的苦,便把期望寄托在我等弟弟身上。现弟弟就读于河北工程大学。

自从1990年2月初进学堂,我一向严格要求自我,到高中毕业时为止,每学年,我都被评为“三好学生”。这是动力,吸引力。

1991年2月,我在村办幼儿园上学,担任班长一职,用心配合老师带领同学开展一些活动,并在上学放学路上极力为同学们的安全着想。或许在那个时候,我就觉得既然老师信任我,那么我就决不能够辜负她的期望,细心认真的帮忙每一位同学。小学期间,一年级我是学习委员,二、三年级我是班长。在此期间,老师不在的时候,我俨然就是一位正牌的小老师。此刻想来,或许,就应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习惯了严格要求自我,要让自我尽量做的完美,期望自我在别人的眼里是一个能够说话,有思想的人。

很快,由于村里只有小学一年级到四年级,于是,于1994年9月,我转入淮镇北街村完小读完了我剩下的小学五、六年级。在那一段时光里,我担任了卫生委员,一个或许不是那么显眼的职务,但我却干的那么认真!每一天,当我看到干净明朗的校园,我便会觉得阳光明媚!而当偶然的一次值日生忘了的时候,我便会自我拿起扫把送同学一个干净的游乐场。那个时候,我明白了,能够看到别人笑也是一种完美的感觉,因为其实在那一瞬间,我明白了自我存在的价值。散文阅读:

时光易逝。昨日我还在思考初中生活的丰富多彩,这天我已身临其境。就这样96年的那个金秋季节,我迈进了淮镇中学的大门。在那里,为了那一句“你的路,就是进一中,然后上名牌大学”,我一向努力着,因为我同样不想辜负了那个爱我如自我子女的数学老师的殷切期望。初一、初二,我担任班里的语文课代表,以及数学课代表;初三,我则是化学课代表,数学课代表。在担任这些课代表期间,我尽职尽责的工作着,及时向老师反映同学们的愿望,及时告诉同学老师的要求。在这三年的过程中,我在班里树立了自我的威望,因为我的表现赢得了同学们的信任。

三年一过,我如愿以偿考进了三中——那个我们那块小地方最出名的学校。名校或许真的有名校的风采,宽敞的校园,空气中洋溢着浓浓的学习气息,都时刻在提醒着我要牢记我的目标。平淡而真实的生活使我逐步懂得自我。高中时,当应对的是沉重的学习任务,我充分调动我的用心性,拟订了一套学习计划,我没有忘记我的至爱——书。我读名著,看历史,阅现实。我读完了《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乱世佳人》、《童年》、《我的大学》、《母亲》等名著。从这些书中,我让自我变的睿智,让自我的思想得到沉淀,我不再漂浮,因为我有了出发点,支撑点。

XX年我来到了湖北省武汉大学法律系,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法律院校。在大一的时候我加入了中国青年志愿者组织,认真的参加组织的每一次公益活动。在认真学习法律的同时我还学习了二级visualfoxpro)语言程序设计。在暑假期间我还学习了网页制作,并给我父亲的公司设计的主页。

XX年我向党递交了申请书,此刻已经是一名用心分子。我必须会用我的行动来证明此刻的我。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我很明确的明白自我肩负的职责,我亦很明白明天对我们的厚望及呼唤,我不敢忘记,当我离家求学之时父母对我的反复叮咛,我没有忘记,我所追求的党对我的期望和要求。而我自认为,在每一份的思想汇报中,我都会脱壳而出一个新的我,而在此之后,我又会在不断的思考中成就一个更加完美的我。我始终坚信的就是,无论如何,完善的性格是我一生的追求。人无完人,但只要我能够做得更好,只要我能够凡事先为别人着想,只要我在每一个细节上都能够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我就能够在不断的磨练中成就一个新的我。

XX年在我们的模拟实习期间我有幸被选为我们班的第四小组组长,在人组长期间我即使传达老师布置给我们的任务,协调每一位组员之间的工作。并成功了开了四次庭。其中的一个模拟法庭还获的了优秀奖,并产生了一名优秀法官。这次模拟实习使我的组织领导潜力上升了一个层次,并得到了老师的高度评价。

三年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舍不得的人简直太多了。舍不得所有以前关心帮忙过我的老师、同学;舍不得所有以前在我背后支持过我的朋友们;更舍不得4号楼126的和我朝夕相处四年的兄弟们,是他们给予了我最大的关心和支持,是他们让我在远离家乡的城市感受到了家的温暖。真心地祝愿她们早日实现自我的理想!

大学生自传(二):

我1937年生于云南省临沧县,男,汉族。1958年毕业于云南省昆明农业学校农学专业。现为玉溪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研究室主任、高级农艺师、中国农学会会员、云南省作物学会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参加工作以来,刻苦钻研业务,自学完成大学主要相关专业课程。三十七年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长期扎根农村和边远山区,在困难艰苦的条件下,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进行农业科技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并主持和亲自执行小麦育种、地麦种植制度改革等重点科研项目和课题。1969~1979年在新平哀牢山工作期间,进行桔杆还地、增施有机肥固定耕地的试验、示范,解决了“刀耕火种、广种薄收、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促进了山区粮食的稳产高产。与此同时,针对山区有丰富的腐植土资源,对腐植土进行开发利用,研制成功腐铵、腐磷等多种腐肥,并采取就地取料、就地制作、就地施用,解决了山区“买肥难、运肥难、施肥难”的问题,在大面积生产上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我自1982年主持小麦育种课题以来,先后育成兴杞1号、兴杞2号、兴杞1一4、“8334”、“283”等优良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30万余亩,增产粮食6500万余千克。其中“8334”良种成果被收入《中国科技成果大全》。自我十分重视深入生产实际,虚心向老农请教学习,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常规地麦经常受干旱、霜冻、高温逼熟致使单产低而不稳的问题,于1986年,创造性地提出“地麦改制”试验研究,透过改品种、改播期和栽培技术的“三改”措施,把常

规地麦的生育期缩短、前移,充分利用秋末冬初湿润半湿润和温暖光足的气候资源,变时段气候优势为产量优势,获得产量、收益翻番的显著效果,解决了地麦生产上长期存在的产量低而不稳的老、大、难问题。该成果在“七五”初,在全省累计应用推广面积达260万余亩,增产粮食1。37亿余千克,被收入《中国科技成果大全》、《中国实用科技大辞典》、《中国经济文库》。1993年又用自我育成的高产胖市÷罅贾?ldquo;283”,创造滇中地区田麦单产789。27千克的历史最高纪录。自我先后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三项,地厅级科技进步奖和技术改善奖七项,县处级科技进步和技术改善奖三项;发表的主要论文和科普文章66篇,其中国家级刊物采用的11篇。1990年被评为玉溪地区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993年被联合国中国国家分部授于《发明创造科技之星》的光荣称号。

至今,我并不满足于现状,严格要求自我,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吸收新的信息,更新知识,更新观念,用心进取,开拓创新,力争为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和市场经济作出新的贡献。


本文来源:https://www.baozhen-education.com/lunwen/11072/